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智慧工廠將在未來5年為全球經濟增加5千億美元

2017年5月12日, 巴黎訊——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資訊技術與外包服務提供者凱捷, 今日公佈了《智慧工廠報告》中的一些研究發現。 凱捷數位化轉型研究所的研究表明, 據製造商自己的預計, 他們在智慧工廠領域的投資將在未來五年推動生產力增長27%, 為全球經濟增加5千億美元[1]。

智慧工廠常被看作是“數位化工業革命”的重要環節, 它利用物聯網、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和先進的機器人技術等數位化技術, 提升生產力、生產效率和靈活性。 智慧工廠的特點是採用協作式機器人, 工人會使用增強現實裝備[2], 機器會在需要維護時發出提醒。

製造商預計至2022年, 21%的工廠將成為智慧工廠。 在航太與國防、工業製造和汽車製造等行業, 人們與智慧型機器協同合作, 這些行業預計將引領數位化轉型。

工廠數位化是必經之路

得益於生產力的提升和靈活性的加強, 智慧工廠也能從大幅削減的運營成本中獲益。 例如, 該報告稱, 一般的汽車製造商通過改善物流和物料成本、提升設備效能和生產品質, 營運利潤[3]估計可提升40%。 同樣地, 大多數工業企業都已啟動工廠的數位化變革, 以保持自身競爭力;僅16%的受訪者稱尚未開展智慧工廠行動計畫或近期尚無實施計畫。

而包括美國和西歐工廠在內的率先採用者將獨領風騷;半數來自美國、法國、德國和英國的受訪者已經落實了智慧工廠,

相比之下, 印度僅28%, 中國僅25%。 各行業之間也有差距;67%的工業製造和62%的航太與國防企業開展了智慧工廠行動計畫。 而僅有三分之一以上(37%)的生命科學與製藥企業利用了數位技術, 開放自身業務迎接行業顛覆。

據保守估計, 智慧工廠可為全球經濟增加1.5萬億美元

資金正在源源不斷地湧入智慧工廠;超半數(56%)受訪者在過去五年裡已在智慧工廠行動計畫上投資了1億美元或以上, 有20%的受訪者甚至投資了5億美元或以上。 然而, 據凱捷數位化轉型研究所的分析, 僅少數企業(6%)站在數位化生產的前沿。 此外, 僅14%的受訪者表示對所取得的成功感到“滿意”。

目前, 製造商預測至2022年, 21%的工廠將成為智慧工廠。

隨著製造商在智慧工廠上持續加大力度和收益不斷提升, 該報告預計數位化方面的投資將進一步加大。 據數位化轉型研究所的預測, 至2022年, 最多將有五成工廠實現智慧化, 生產效益的提升將為全球經濟增加1.5萬億美元。

智慧工廠將顛覆全球勞動力市場

向智慧工廠的轉變將導致直接人工成本的大幅削減;據凱捷的調查發現, 製造商預計至2022年, 智慧工廠的人工成本將減少25%。 雖然對低技能/低薪酬崗位的近期展望並不樂觀, 但是許多製造商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 並在積極解決技術問題。 超半數(54%)受訪者正在為員工提供數字技能培訓, 44%的受訪者正在投資數字人才的引進, 以期填補技能空白。

Faurecia首席數字官Gregoire Ferre表示:“在Faurecia,

我們目睹員工與智慧技術協同合作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例如, 我們在一些存在人體工學問題的業務上使用智慧型機器人, 最終為工人創造了更為安全的環境, 給予他們更多時間來關注其他更重要的任務。 ”關於Faurecia的智慧工廠規劃, 他還補充道:“在格林菲爾德開設智慧工廠, 並推動300多家工廠的數位化是我們數位化轉型工程的重要環節。 我們也看到了在‘改進’舊流程以提升效率方面的成果。 例如, 工作車間無紙化, 或將技術運用於我們的預見性維護方案——這一切都節省了我們員工的時間。 ”

凱捷《智慧工廠報告》的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於2017年2月至3月採訪了1,000位元製造企業總監或以上級別的高管, 每家企業財報收入均超過10億美元。

本次調查針對六大行業:工業製造、汽車製造與交通運輸、能源與公共事業、航太與國防、生命科學與製藥, 以及消費品。 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義大利、印度和中國的高管分別接受了定性和定量調查。

關於數位化轉型研究所

數位化轉型研究所是凱捷諮詢的內部智庫, 提供數位化業務的專業意見。 研究所發佈研究報告, 揭示數字科技對大型傳統企業的影響。 團隊成員均為來自凱捷全球的專家, 此外, 研究所與高校和技術企業也有密切合作。 研究所目前在美國和印度設有研究中心。

[1] 據製造商預計, 在未來五年, 智慧工廠將顯著改善績效, 遠超以往水準:

生產力的年增長率將是1990年的7倍

重要成本項目的合理化程度預計是1990年的11倍以上

品質指標預計將提升到1990年的12倍以上

2 裝備可能包括安全帽、投影裝置、防護鏡、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

3 一家擁有10億美元收入和5%營運利潤率的中等汽車製造商,在使用智慧工廠後,利潤可增長40%,即利潤率增加2個百分點,達到7%。

品質指標預計將提升到1990年的12倍以上

2 裝備可能包括安全帽、投影裝置、防護鏡、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

3 一家擁有10億美元收入和5%營運利潤率的中等汽車製造商,在使用智慧工廠後,利潤可增長40%,即利潤率增加2個百分點,達到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