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抓住變化中的機會,依託上海優勢打造綜合化平臺

杭州4月的一個雨天, 我們在浙商銀行的總部見到了浙商銀行董事長沈仁康。

隨和儒雅, 是沈仁康給人的第一印象。 在隨後的採訪中,

其輕緩的語速, 清晰的邏輯, 乃至侃侃而談時把玩名片的小動作, 都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原定一個小時的採訪, 整整超出了快一個小時。 要不是工作人員屢次在門外探頭張望, 我們可能還會繼續聊下去。

2014年7月, 時任衢州市市長的沈仁康調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書記, 之後出任董事長, 可謂由政轉商。 雖然進入銀行業不過數年, 但他敏銳地感覺到, 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銀行只有主動求變, 才有繼續發展的機會。

用沈仁康的話說, 浙商銀行是銀行界的“00後”。 相對于那些老大哥, 浙商銀行只有針對新經濟、新業態主動創新, 打造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 才有可能向他們的目標穩步邁進——成為最具競爭力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對於浙商銀行來說, 現在的變化中有困難, 但變化中也有機會, 抓住了機會就可能實現快速的發展。 ”沈仁康如是說。

上觀新聞:浙商銀行近期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 您如何評價浙商銀行在H股上市一年來的表現?下一步有什麼計畫?

沈仁康:總的看來, 浙商銀行2016年全年繼續取得了較好的經營績效, 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 可以概括成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業務規模快速增長。 年末, 全行表內資產、各項存款、各項貸款餘額分別為13549億元、7362億元和4599億元, 增幅分別達31.33%、42.67%和32.85%, 增幅居同業(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下同)前列。

二是業務特色逐步顯現。 在全資產經營戰略推動下, 浙商銀行業務結構持續優化, 業務品種不斷豐富,

為客戶提供綜合化服務的能力快速提升, 並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競爭優勢。 其一, “流動性服務銀行”品牌打造初見成效, “湧金”系列池化平臺產品市場反響良好;其二, 全價值銀行持續深化, 創新運用“商行+投行”、“表內+表外”等綜合金融服務方式和各類金融工具, 為客戶直接投融資、產能整合、並購重組等提供系統化的金融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資本市場業務競爭能力快速形成。 其三, 小企業業務在市場疲軟的大背景下仍實現高速增長, 特色產品多點開花, 行業領先地位愈加鞏固。 2016年年末國標小貸餘額1436億元, 申貸獲得率超過80%;同時浙商銀行創新推出“雙創貸”、“菁英貸”等特色產品, 有效支援了創新創業群體的融資需求。

三是經營效益穩步提升。 在銀行業盈利增速普遍趨緩的大背景下, 浙商銀行通過加大貸款投放、優化同業投資以及交易類資產配置、壓縮高成本的負債、大力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等, 有效緩解市場利率下行及利差收窄對營業收入增長的壓力。 2016年, 營業收入336.53億元, 淨利潤101.53億元, 全年稅款繳納入庫72.46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33.91%、44.00%和67.31%, 經營效益增速居同業前列。

四是資產品質保持優良。 在全國不良貸款率持續攀升的大環境下, 浙商銀行資產品質仍保持較優水準。 2016年末, 全行不良貸款餘額61.02億元;不良貸款率1.33%, 較年初上升0.10個百分點。 年末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雖較年初有所上升, 但仍居同業最低水準。

實際上, 為了統籌解決資本補充難題,

建立長效資本補充機制, 早在2015年初浙商銀行就擬訂了“私募增資+H股IPO+A股IPO”三步走的整體資本運作方案。

2015年4月, 在股東的大力支持下, 第一步私募增資工作順利實施, 共募集約人民幣86億元, 較好地支撐了2015年的業務發展;2016年3月, 浙商銀行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第二步H股IPO圓滿完成, 共募集約133億港元, 大幅提升了我行的資本充足水準;2017年3月, 我們成功發行了21.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9.89億元)境外優先股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 較好地優化了資本結構。 下一步, 我們將全面啟動第三步A股IPO事宜。 2017年3月10日董事會已經審議通過了A股發行上市方案等相關議案, 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44.90億股的A股股票。 相關議案尚待5月底召開的股東大會審議及銀監會、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核准。

上觀新聞:在利率市場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您怎樣看待當今銀行市場環境的變化?

沈仁康:第一個變化,是銀行所處的金融市場格局在變化。過去,中國經濟高度依賴銀行。從2013年的資料來看,整個社會融資規模裡80%左右的份額是銀行提供。反觀美國,其在2013年銀行體系提供的資金在整個融資規模裡大概只占12%。可以說,過度依賴銀行,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所以國家現在開始推動整個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等。這意味著銀行原來經營中依賴的主要收入來源或者利潤來源,變得不確定了。

同時,國家在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無論是證券市場、債券市場、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都旨在改變過度依賴銀行間接融資的局面,希望直接融資佔有更大的比重。這意味著銀行在整個金融市場裡的空間和份額一定是一個下降的趨勢。如果銀行完全依靠原來的業務,那麼在未來市場中必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第二個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支撐中國幾十年發展的模式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發生了重大變化,於是市場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開始出現重大變化。幾十年來,中國經濟依靠低成本、大規模的生產優勢,在全球形成了很強的競爭力。過去,蓋工廠需要資金,不斷的擴大生產需要資金,銀行此時提供的服務是契合企業需求的。但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傳統企業的趨勢在出現變化,對銀行來說風險在增大。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經濟、新業態,也就出現了很多新的金融服務需求。比如行業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行業整合。此時它的金融服務需求是不一樣的,它不需要傳統的貸款,而需要資本市場的服務。

過去,企業的初創期傳統銀行不敢去服務,但是現在的新經濟、新業態跟以前的經濟成長路徑不一樣,一旦成長起來就很強大,你再想參與進去機會就很小了。所以銀行不得不去思考,在這樣一些新經濟、新業態成長時,要不要服務?如何去服務?這就需要跟PE、VC合作,需要投貸聯動的方式,在企業成長階段切入,培養企業忠誠度。

第三個變化,是中國處在一個消費升級換代的時代,消費需求出現了重大變化。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旅遊、文化、娛樂、體育,這樣一些產業在未來幾十年裡可能會有快速成長的空間。這些行業以前銀行不太關注,現在該如何去提供服務?

第四個變化,是中國人的財富增長到了一定階段,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理財是一門學問。所以對理財服務的需求,包括家族整個資產的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第五個變化,就是金融科技,也就是fintech的快速發展。起初銀行沒什麼壓力,覺得可能會有衝擊,但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是我個人判斷金融科技對未來金融業態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這些技術經過再二十年左右的發展會越來越成熟。從規律上講,二十年的基礎積累未來會帶來三十年產業的快速發展,會使得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比如從蒸汽機開始到電力。實際上,金融科技未來對行業的影響,我認為會比以往要大得多。

所以總的來說,銀行是處在這樣一個變化的階段。首先銀行肯定面臨著困難,但我們認為變化中一定是有機會的,如果抓住了這樣變化的機會,就可能在這樣一個逆週期裡面實現比較快的發展。

上觀新聞:市場環境變化了,想要抓住變化中的機會,是不是自身也得做一些轉變?

沈仁康:對於浙商銀行來說,首先要轉變的就是我們自身的理念。

第一,要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就是要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中心。只有給客戶帶來價值創造,你的服務比其他銀行的服務更有價值,你才可能獲得一個優質的客戶。對銀行來說,你為什麼樣的客戶服務,決定著你有什麼樣的未來,或者說過什麼樣的日子。

第二,必須要創新。銀行的創新就是圍繞為客戶創造價值來創新,從需求出發,化繁為簡,不是亂創新。

第三,必須認識到現在是合作的時代。銀行和企業,銀行與銀行,銀行和其它的金融機構,銀行和互聯網企業,都是一種合作的關係。銀行以前比較自我,比較封閉。現在必須秉承合作的理念,開放共贏。馬雲有一句話我一直給員工們說,大家要記在心裡。馬雲說,銀行你不改變自己,我們就改變你。

理念轉變了,戰略也要進行調整。我們將過去以公司業務為主體,小企業業務和投行業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調整為現在的“全資產經營”戰略。從這兩年的發展成績看,可以說圍繞著這一發展戰略,浙商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得到了提升,服務方式得到了擴充。

上觀新聞:剛才您多次提到了創新,那麼浙商銀行在創新方面都有哪些嘗試?

沈仁康:剛才我提到,創新,必須圍繞著為客戶創造價值,歸根到底是為了形成浙商銀行的差異化競爭力。

第一個創新,是企業流動性服務。這項業務圍繞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和提高服務效率兩大需求,創新推出了包括票據池、出口池、資產池等在內的池化融資模式,也就是“湧金”系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動性服務解決方案。據測算,票據池等池化融資方式能有效盤活企業金融資源,相比傳統模式減少企業融資成本約20%。同時通過全程線上化操作顯著提高企業融資效率。

眾所周知,所有企業都有流動性需求管理的問題。企業對於流動資金的需求是波動的,比如最高峰時可能需要2億,平時只需要1.5億。但企業為了安全和便利,一定會貸2億。這對企業來說,是選擇一個較高的成本。實際上,企業擁有大量非常優質的流動資產,比如票據、理財等。我們認為,企業的應收款也是優質的資產,國外應收款是主要的抵押貸款來源,只是中國因為信用環境不好,很多流動資產銀行是不大認帳的。

於是我們在這方面著手創新,以票據為例,企業的大金額票、小金額票、大銀行票、小銀行票,我們來幫你打理,你的票據入了我們的票據池後,貼現我們會去幫你貼,真假我們會給你去分辨,大票、小票的安全性我可以給你去鑒別。同時,所有這些操作都互聯網化,讓客戶從繁瑣的傳統管理方式裡解放出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在不斷升級配套。比如,開啟了客戶對信用產品定制化的時代。簡單來說,作為一個有計劃的企業,你要用錢,可以提前一天,可以提前一個月,你是一天后用,一個月後用,或三個月後用,用一天,用五天,用十天完全可以由你計畫。你提前告訴我們越早,利率越低。我們可以半天計息,你上午用了,下午就可以還。這樣,客戶負債率降低,資金時間成本也下降,所以現在這款服務有很多大央企會主動找上門來。可以說,在流動性服務銀行這個領域,浙商銀行在全國範圍內是領先的。

第二個創新,是全價值服務。這項業務致力於通過“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雙輪驅動,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貸、債、股、顧”聯動的全價值銀行服務,以多樣化的金融工具支援企業的資金融通、轉型升級、兼併收購和市值管理。

從成長階段服務來看,首先,我們給大學生貸款,為他們創業創新提供一些支援。其次,對於新的領域,我們跟PE、VC去合作,實行投貸聯動。第三,我們也在探索直接投資。

從轉型階段服務來看,首先是服務智慧製造。從製造業來講,迫切需要通過智慧製造來走向中高端,改變中國現在低成本競爭力喪失這個格局,增強國際競爭力。我們聯動了很多資訊化工程公司,給大中小不同的企業量身定制智慧製造方案,銀行再根據你的需要提供專項的建議服務。我們稱之為融資、融物、融服務。舉個例子,浙江新昌縣有大大小小近千家軸承企業,除了幾家核心企業外,大量小企業設備陳舊,勞動力成本高,已經喪失了原來的競爭力了。浙商銀行於是在新昌試點,與新昌縣政府、有關社會資本方共同出資成立了總規模達2億元的新昌智慧製造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成長基金,全部投資於新昌當地“精密製造、先進裝備製造、工業4.0、工業智慧化”等領域優質企業。這種模式通過產業鏈整合、相關多元化並購,不斷助力新昌縣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我們力爭為新昌縣培育3-5家在A股上市的新昌智慧製造中小型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再者是服務行業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進行行業整合、並購重組。這是使中國經濟走向有序化健康化的關鍵一步。浙商銀行現在把貸款、投債、投資、顧問幾個方面聯動起來,依託債券市場、證券市場等多種工具來給企業提供服務和支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它行業並購重組的能力。目前,不僅國內的並購很活躍,中國很多優秀企業還在全球進行並購,所以這是銀行未來要去服務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截至去年,我們服務了一大批成長型企業,更服務了400家左右上市企業,到2020年,浙商銀行希望能服務1000家優秀的上市企業。

第三個創新,是個人資產服務。舉兩個例子:零售板塊裡有一項增金寶業務。客戶的錢在浙商銀行帳戶裡,只要開通增金寶,不需要任何操作,就會自動開始理財。如果要用錢,不需要申請贖回,隨時可用。可以說,這項業務收益性方便性都較以往的同類產品領先。還有項特色業務叫財市場。這是一個能夠滿足客戶理財產品收益率和流動性之間矛盾的平臺。比如客戶購買了半年期的理財產品,但四個月的時候急需用錢,但是由於理財產品無法提前贖回,怎麼辦?客戶可以通過在財市場轉讓的方式發起理財轉讓,其他客戶可以購買客戶轉讓的理財產品。從而使轉讓雙方都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第四個創新,是服務創新。浙商銀行緊緊依靠金融科技的發展,把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和場景。2014年以來,浙商銀行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大資料雲計算技術,對傳統產品和業務模式進行徹底的改造和提升。目前除了老年人理財,或者法律規定的首次簽約、開通、拍照等業務,浙商銀行96%以上的業務都是在PC端和移動端完成,需要到櫃面辦理的業務比重已經很低。同時,我們還儲備了諸如遠端人臉識別這樣的技術,隨時可以上線。

上觀新聞:目前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都已經在上海佈局,浙商銀行在上海發展如何?今後會怎樣佈局?

沈仁康:上海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長三角中心城市,歷來是銀行必爭之地,當然也是浙商銀行重點支援和發展的區域。在我的概念裡,要把上海分行發展成浙商銀行裡最好的分行之一,做出自己的影響和特色。

首先,我們打算依託上海優勢加快我行綜合化平臺建設。依託上海金融中心的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和政策優勢,加強研究我行體系內專營機構和法人金融子公司在上海的落地工作。不久前,浙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已經整體搬遷到了上海。為什麼呢?因為金融方面的一流人才在上海,上海的金融環境也更加優質。目前看來,金融市場部各項業務開展很順利,員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無論是交易活躍度、市場影響力,還是經營業績,都較過去有了顯著的提升。現在,我們也在研究將規劃中的其他金融子公司平臺註冊在上海,一方面,擴大我們對上海的服務與支援,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我們業務的發展。

第二,我們肯定要加大對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援。我們要根據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四個中心,以及科創中心的定位,來規劃業務的發展。未來將適當對上海區域經營資源的給予傾斜,擴大對上海區域社會經濟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滿足上海當地政府、企業、居民等各類主體、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第三,繼續提高浙商銀行在上海的機構覆蓋。目前,浙商銀行在上海共設立10家分支機搆,按照上海的金融市場體量,和我行對上海區域的發展規劃目標,還有較大的空間。在2020年之前,在監管允許的前提下,我們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分行轄內分支機搆數量,豐富支行網點類型,以加大對上海小微企業、居民個人的金融服務。

此外,對於服務在上海的浙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目前上海分行為上海市浙江商會副會長單位。今年1月4日,上海分行與上海市浙江商會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約定,上海分行將給予上海市浙江商會和在滬浙商企業500億元意向授信金額,向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包括資金歸集、支付結算等全方位現金管理服務,合作設立股權債權投資基金等資本市場服務,定制專屬小微融資產品和個人金融服務,以及票據池、出口池等特色資產管理服務等。目前,上海分行已與複星、美邦、均瑤等在內的各類大中小在滬浙商企業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今後,浙商銀行各分支行將更加貼近實體經濟需求,以創新的池化融資產品等,全力支援上海區域以浙商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及新行業,推動各地高端製造企業轉型升級。

前不久,浙商銀行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也已獲准籌建,預計今年三季度左右開業,屆時浙商銀行支援自貿區建設的力度將進一步增強。擬設的上海自貿區分行將以公司業務、跨境類業務、投行業務等為主體,通過交叉行銷、產品組合、商業模式創新等方式,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優惠的優質金融服務。總的來說,一方面,通過自貿區分行更好地服務客戶走出去。另一方面,圍繞自貿區企業運作的需要,為進入上海自貿區的企業提供有價值的金融服務。

上觀新聞:在利率市場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您怎樣看待當今銀行市場環境的變化?

沈仁康:第一個變化,是銀行所處的金融市場格局在變化。過去,中國經濟高度依賴銀行。從2013年的資料來看,整個社會融資規模裡80%左右的份額是銀行提供。反觀美國,其在2013年銀行體系提供的資金在整個融資規模裡大概只占12%。可以說,過度依賴銀行,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所以國家現在開始推動整個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等。這意味著銀行原來經營中依賴的主要收入來源或者利潤來源,變得不確定了。

同時,國家在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無論是證券市場、債券市場、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都旨在改變過度依賴銀行間接融資的局面,希望直接融資佔有更大的比重。這意味著銀行在整個金融市場裡的空間和份額一定是一個下降的趨勢。如果銀行完全依靠原來的業務,那麼在未來市場中必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第二個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支撐中國幾十年發展的模式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發生了重大變化,於是市場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開始出現重大變化。幾十年來,中國經濟依靠低成本、大規模的生產優勢,在全球形成了很強的競爭力。過去,蓋工廠需要資金,不斷的擴大生產需要資金,銀行此時提供的服務是契合企業需求的。但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傳統企業的趨勢在出現變化,對銀行來說風險在增大。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經濟、新業態,也就出現了很多新的金融服務需求。比如行業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依靠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行業整合。此時它的金融服務需求是不一樣的,它不需要傳統的貸款,而需要資本市場的服務。

過去,企業的初創期傳統銀行不敢去服務,但是現在的新經濟、新業態跟以前的經濟成長路徑不一樣,一旦成長起來就很強大,你再想參與進去機會就很小了。所以銀行不得不去思考,在這樣一些新經濟、新業態成長時,要不要服務?如何去服務?這就需要跟PE、VC合作,需要投貸聯動的方式,在企業成長階段切入,培養企業忠誠度。

第三個變化,是中國處在一個消費升級換代的時代,消費需求出現了重大變化。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旅遊、文化、娛樂、體育,這樣一些產業在未來幾十年裡可能會有快速成長的空間。這些行業以前銀行不太關注,現在該如何去提供服務?

第四個變化,是中國人的財富增長到了一定階段,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理財是一門學問。所以對理財服務的需求,包括家族整個資產的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第五個變化,就是金融科技,也就是fintech的快速發展。起初銀行沒什麼壓力,覺得可能會有衝擊,但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是我個人判斷金融科技對未來金融業態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這些技術經過再二十年左右的發展會越來越成熟。從規律上講,二十年的基礎積累未來會帶來三十年產業的快速發展,會使得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比如從蒸汽機開始到電力。實際上,金融科技未來對行業的影響,我認為會比以往要大得多。

所以總的來說,銀行是處在這樣一個變化的階段。首先銀行肯定面臨著困難,但我們認為變化中一定是有機會的,如果抓住了這樣變化的機會,就可能在這樣一個逆週期裡面實現比較快的發展。

上觀新聞:市場環境變化了,想要抓住變化中的機會,是不是自身也得做一些轉變?

沈仁康:對於浙商銀行來說,首先要轉變的就是我們自身的理念。

第一,要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就是要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中心。只有給客戶帶來價值創造,你的服務比其他銀行的服務更有價值,你才可能獲得一個優質的客戶。對銀行來說,你為什麼樣的客戶服務,決定著你有什麼樣的未來,或者說過什麼樣的日子。

第二,必須要創新。銀行的創新就是圍繞為客戶創造價值來創新,從需求出發,化繁為簡,不是亂創新。

第三,必須認識到現在是合作的時代。銀行和企業,銀行與銀行,銀行和其它的金融機構,銀行和互聯網企業,都是一種合作的關係。銀行以前比較自我,比較封閉。現在必須秉承合作的理念,開放共贏。馬雲有一句話我一直給員工們說,大家要記在心裡。馬雲說,銀行你不改變自己,我們就改變你。

理念轉變了,戰略也要進行調整。我們將過去以公司業務為主體,小企業業務和投行業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調整為現在的“全資產經營”戰略。從這兩年的發展成績看,可以說圍繞著這一發展戰略,浙商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得到了提升,服務方式得到了擴充。

上觀新聞:剛才您多次提到了創新,那麼浙商銀行在創新方面都有哪些嘗試?

沈仁康:剛才我提到,創新,必須圍繞著為客戶創造價值,歸根到底是為了形成浙商銀行的差異化競爭力。

第一個創新,是企業流動性服務。這項業務圍繞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和提高服務效率兩大需求,創新推出了包括票據池、出口池、資產池等在內的池化融資模式,也就是“湧金”系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動性服務解決方案。據測算,票據池等池化融資方式能有效盤活企業金融資源,相比傳統模式減少企業融資成本約20%。同時通過全程線上化操作顯著提高企業融資效率。

眾所周知,所有企業都有流動性需求管理的問題。企業對於流動資金的需求是波動的,比如最高峰時可能需要2億,平時只需要1.5億。但企業為了安全和便利,一定會貸2億。這對企業來說,是選擇一個較高的成本。實際上,企業擁有大量非常優質的流動資產,比如票據、理財等。我們認為,企業的應收款也是優質的資產,國外應收款是主要的抵押貸款來源,只是中國因為信用環境不好,很多流動資產銀行是不大認帳的。

於是我們在這方面著手創新,以票據為例,企業的大金額票、小金額票、大銀行票、小銀行票,我們來幫你打理,你的票據入了我們的票據池後,貼現我們會去幫你貼,真假我們會給你去分辨,大票、小票的安全性我可以給你去鑒別。同時,所有這些操作都互聯網化,讓客戶從繁瑣的傳統管理方式裡解放出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在不斷升級配套。比如,開啟了客戶對信用產品定制化的時代。簡單來說,作為一個有計劃的企業,你要用錢,可以提前一天,可以提前一個月,你是一天后用,一個月後用,或三個月後用,用一天,用五天,用十天完全可以由你計畫。你提前告訴我們越早,利率越低。我們可以半天計息,你上午用了,下午就可以還。這樣,客戶負債率降低,資金時間成本也下降,所以現在這款服務有很多大央企會主動找上門來。可以說,在流動性服務銀行這個領域,浙商銀行在全國範圍內是領先的。

第二個創新,是全價值服務。這項業務致力於通過“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雙輪驅動,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貸、債、股、顧”聯動的全價值銀行服務,以多樣化的金融工具支援企業的資金融通、轉型升級、兼併收購和市值管理。

從成長階段服務來看,首先,我們給大學生貸款,為他們創業創新提供一些支援。其次,對於新的領域,我們跟PE、VC去合作,實行投貸聯動。第三,我們也在探索直接投資。

從轉型階段服務來看,首先是服務智慧製造。從製造業來講,迫切需要通過智慧製造來走向中高端,改變中國現在低成本競爭力喪失這個格局,增強國際競爭力。我們聯動了很多資訊化工程公司,給大中小不同的企業量身定制智慧製造方案,銀行再根據你的需要提供專項的建議服務。我們稱之為融資、融物、融服務。舉個例子,浙江新昌縣有大大小小近千家軸承企業,除了幾家核心企業外,大量小企業設備陳舊,勞動力成本高,已經喪失了原來的競爭力了。浙商銀行於是在新昌試點,與新昌縣政府、有關社會資本方共同出資成立了總規模達2億元的新昌智慧製造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成長基金,全部投資於新昌當地“精密製造、先進裝備製造、工業4.0、工業智慧化”等領域優質企業。這種模式通過產業鏈整合、相關多元化並購,不斷助力新昌縣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我們力爭為新昌縣培育3-5家在A股上市的新昌智慧製造中小型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再者是服務行業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進行行業整合、並購重組。這是使中國經濟走向有序化健康化的關鍵一步。浙商銀行現在把貸款、投債、投資、顧問幾個方面聯動起來,依託債券市場、證券市場等多種工具來給企業提供服務和支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它行業並購重組的能力。目前,不僅國內的並購很活躍,中國很多優秀企業還在全球進行並購,所以這是銀行未來要去服務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截至去年,我們服務了一大批成長型企業,更服務了400家左右上市企業,到2020年,浙商銀行希望能服務1000家優秀的上市企業。

第三個創新,是個人資產服務。舉兩個例子:零售板塊裡有一項增金寶業務。客戶的錢在浙商銀行帳戶裡,只要開通增金寶,不需要任何操作,就會自動開始理財。如果要用錢,不需要申請贖回,隨時可用。可以說,這項業務收益性方便性都較以往的同類產品領先。還有項特色業務叫財市場。這是一個能夠滿足客戶理財產品收益率和流動性之間矛盾的平臺。比如客戶購買了半年期的理財產品,但四個月的時候急需用錢,但是由於理財產品無法提前贖回,怎麼辦?客戶可以通過在財市場轉讓的方式發起理財轉讓,其他客戶可以購買客戶轉讓的理財產品。從而使轉讓雙方都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第四個創新,是服務創新。浙商銀行緊緊依靠金融科技的發展,把技術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改變傳統的服務方式和場景。2014年以來,浙商銀行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大資料雲計算技術,對傳統產品和業務模式進行徹底的改造和提升。目前除了老年人理財,或者法律規定的首次簽約、開通、拍照等業務,浙商銀行96%以上的業務都是在PC端和移動端完成,需要到櫃面辦理的業務比重已經很低。同時,我們還儲備了諸如遠端人臉識別這樣的技術,隨時可以上線。

上觀新聞:目前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都已經在上海佈局,浙商銀行在上海發展如何?今後會怎樣佈局?

沈仁康:上海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長三角中心城市,歷來是銀行必爭之地,當然也是浙商銀行重點支援和發展的區域。在我的概念裡,要把上海分行發展成浙商銀行裡最好的分行之一,做出自己的影響和特色。

首先,我們打算依託上海優勢加快我行綜合化平臺建設。依託上海金融中心的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和政策優勢,加強研究我行體系內專營機構和法人金融子公司在上海的落地工作。不久前,浙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已經整體搬遷到了上海。為什麼呢?因為金融方面的一流人才在上海,上海的金融環境也更加優質。目前看來,金融市場部各項業務開展很順利,員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無論是交易活躍度、市場影響力,還是經營業績,都較過去有了顯著的提升。現在,我們也在研究將規劃中的其他金融子公司平臺註冊在上海,一方面,擴大我們對上海的服務與支援,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我們業務的發展。

第二,我們肯定要加大對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援。我們要根據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四個中心,以及科創中心的定位,來規劃業務的發展。未來將適當對上海區域經營資源的給予傾斜,擴大對上海區域社會經濟的金融服務,進一步滿足上海當地政府、企業、居民等各類主體、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第三,繼續提高浙商銀行在上海的機構覆蓋。目前,浙商銀行在上海共設立10家分支機搆,按照上海的金融市場體量,和我行對上海區域的發展規劃目標,還有較大的空間。在2020年之前,在監管允許的前提下,我們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分行轄內分支機搆數量,豐富支行網點類型,以加大對上海小微企業、居民個人的金融服務。

此外,對於服務在上海的浙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目前上海分行為上海市浙江商會副會長單位。今年1月4日,上海分行與上海市浙江商會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約定,上海分行將給予上海市浙江商會和在滬浙商企業500億元意向授信金額,向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包括資金歸集、支付結算等全方位現金管理服務,合作設立股權債權投資基金等資本市場服務,定制專屬小微融資產品和個人金融服務,以及票據池、出口池等特色資產管理服務等。目前,上海分行已與複星、美邦、均瑤等在內的各類大中小在滬浙商企業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今後,浙商銀行各分支行將更加貼近實體經濟需求,以創新的池化融資產品等,全力支援上海區域以浙商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及新行業,推動各地高端製造企業轉型升級。

前不久,浙商銀行上海自貿試驗區分行也已獲准籌建,預計今年三季度左右開業,屆時浙商銀行支援自貿區建設的力度將進一步增強。擬設的上海自貿區分行將以公司業務、跨境類業務、投行業務等為主體,通過交叉行銷、產品組合、商業模式創新等方式,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優惠的優質金融服務。總的來說,一方面,通過自貿區分行更好地服務客戶走出去。另一方面,圍繞自貿區企業運作的需要,為進入上海自貿區的企業提供有價值的金融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