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除了7-11、羅森、全家,95%的社區便利店將如何改造?

對便利店重新的設計, 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完全媲美百度線下流量的入口。

從2016年開始, 風口吹向便利店, 融資事件接二連三發生,

但這中間, 主要有兩大類, 一類是以羅森、7-11、全家為代表的便利店“正規軍”, 背後有一套完善的服務開發體系, 它們佈滿了一線大城市重要商圈。 另一類則是以愛便利、中商惠民為代表的B2B企業, 它們通過對夫妻老婆店供應鏈、品牌的重整再造, 讓很多隱藏在社區的實體店重燃生機。

愛便利是後者的典型, 2012年, 它還是很多夫妻老婆店的供應商, 幾年經營下來, 一直不溫不火。 到2014年, 愛便利開始轉向做便利店的配套服務, 之後又從服務發展到品牌加盟。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 在很多實體店業績下滑的情況下, 愛便利卻異軍突起, 在一年時間內連續獲得兩輪上億元融資, 門店更是在2016年增長了15倍, 開到1500多家。

搶佔先機、風口、幾何倍增,

這些創投圈的熱門詞彙, 可以說第一次落到了這家傳統B2B電商出身的企業之上。 帶著對便利店崛起的種種疑惑, 近日, 野草新消費(ID : yecaoxxf)對愛便利CEO陳濤進行了專訪, 讓我們來探究一下, 在新興的消費市場中, 一家便利店企業的發展邏輯。

為什麼這次是便利店?

從O2O、直播到共用單車, 這幾年互聯網的風口其實一直在變, 每次資本、創業公司湧入後, 除了泡沫, 也總能冒出一些新興的巨頭。 到2016年下半年, 消費升級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便利店作為連接用戶和消費品的一個重要管道, 關注度得到極大提升。

但是, 在互聯網的衝擊下,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的是, 最近幾年, 很多實體店客流量越來越少, 經營受到重創。 那為什麼, 作為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便利店,

可以逆勢興起呢?

陳濤告訴野草新消費, 核心因素是顧客消費習慣的轉變, 更多人願意把時間花在家裡或者休閒上, 大賣場上的很多商品實際都能通過網購完成, 這就給大型商超巨大的生存壓力, 很多商超如果不轉型將直接被淘汰。

反過來說, 一些能夠更快觸達顧客, 方便節約時間的便利店有了發展機會, 如果將更多線下的服務和體驗場景整合在1公里的半徑內, 那麼連接消費者的幾率將比以前大大提升, 便利店也不再僅僅是便利店, 而是一個消費者服務中心。

“對便利店重新的設計, 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完全媲美百度線下流量的入口, 這種入口的價值是有溫度的, 消費者的固定轉化率將極高, 複購率也會很高, 因為它是通過人與人、與物真正打交道之後沉澱的。 ”陳濤坦言。

愛便利 CEO陳濤

在他看來, 在便利店中疊加互聯網, 它所能提供的就不僅僅是購物, 而是一個平臺, 可以聚攏大量的產品在這裡交易買賣, 包括給很多線上電商平臺落地的機會和展示視窗, 優中選優, 不斷從中淘汰更新。

作為便利店供應商起家的愛便利也意識到, 在消費者的活動商圈越來越回縮時, 便利店擴展的機遇來了, 如果只針對門店做B2B端的供貨, 那最後陷入的將是商品價格的惡性競爭。

“做B2B供應鏈其實不容易接觸消費者, 商戶的忠誠度也不是特別高,因為商戶需要的是怎麼增加銷量,怎麼來賺錢,而不是單純省錢。”陳濤認為,要實現逆轉,必須得提高對便利店的服務能力,甚至需要重塑很多夫妻老婆店,做自己的品牌加盟,來形成競爭壁壘。

但相比羅森、7-11等日系便利店的擴展,目前階段,B2B電商對本土的便利店滲透率仍然非常低。要收編隱藏在街道社區的各種夫妻老婆便利店,並非易事。而夫妻老婆店本身,也存在著幾大很難克服的問題:

首先夫妻老婆店的管理很薄弱,沒有對品類、系統、標準化等概念的清晰認知,服務水準低。

其次,對於他們來說,商品採購是一件比較複雜和辛苦的事情,甚至會形成比較大的挑戰。

再者,品牌和辨識度不高是夫妻老婆店的一大痛點。加之房租上漲、競爭加劇等因素,其實偏居一隅的夫妻老婆店生意也非常不好做。

雖然有很多痛點,但線下流量重新被重視,消費者觀念行為的轉變,其實都給了便利店再次出發的機會。而這裡所隱藏的巨大商機,很難直接變成夫妻老婆店的福利,它將被不同的行業變革者所獲取,便利店在這兩年也將進入快速的整合期。

如何改造便利店?

便利店迎來了紅利,也等待著變革。愛便利14年轉型做便利店零售服務時,和別的連鎖便利店有所不同,它想做的是存量的整合,也就是說,為現有的夫妻老婆店提供一整套服務方案,通過提高他們的專業運作和經營業績,來快速加盟,然後利用這些基礎,從上游供應鏈盈利。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用陳濤的話來說,愛便利現在所形成的是一套社區生態業務體系,其中,主要包括的是上游完整且扁平的供應鏈和下游連鎖便利店的改造、加盟,以此來幫助占各城市95%以上的傳統便利店、煙酒店、雜貨店等減少庫存,提升經營業績,以及實現未來的多種可能。

在上游的供應鏈,傳統的供貨通路至少有六個層級,利潤很大程度上被中間層刨走,也時常會有假貨、串貨的現象發生,以至於我們看到商品售價和出廠價差別很大,便利店並不怎麼掙錢。

在這塊,陳濤強調的是,愛便利會在進貨上,儘量把中間層砍掉,取得更好的成本優勢。另外,則會給店家提供一站式的進貨服務,不用自己找多家的批發商供貨,並確保貨品24小時送達。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要將品牌貨商與便利店連接起來,中間其實很費勁。通常需要終端有十分大的粘性和足夠大的門店覆蓋度,形成足夠的銷量,才容易整合管道,向上游品牌廠商議價,並由廠商直供來獲取毛利空間。

而在另一方面來講,服務商如果要滲入各種夫妻老婆店,本身也需要在供貨管道上擁有強大穩定的優勢。這就是一個互為因果的問題。

上游究竟如何操作,陳濤有所避諱,沒有講的太明,他指出,愛便利一是會幫品牌廠商對接整合更多的管道;二是將在門店終端最更好的維護,不串貨或者說打亂管道。此外,愛便利通過自主開發的整套B2B平臺,也將把終端更多銷售資料和市場反應回饋給供應商,做產品的調整或者新品的推廣,在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建立更緊密的關聯。

可以猜測的是,愛便利對外宣傳的廠商直接供貨,可能是一個階段性發展目標,還未完全落地。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這裡所需要的自營電商和自建物流,投入非常重,要取代傳統的多級分銷體系,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愛便利現在所採取的方式,可能是利用以前的供貨管道與經驗積累,和大經銷商保持著共存的狀態,並在其中繼續尋找發力點。至於這塊目前能夠給門店直接降低多少成本,想像空間十分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下便利店的改造擴展這塊,愛便利發展的非常之快,在獲得A輪上億元融資後,2016年門店數量就增長了15倍之多,比如2016年5月19日當天,50家愛便利門店在西安開業;8月5日,愛便利在天津宣佈88家門店正式運營。

目前,愛便利的店面達到了1500家以上,覆蓋五六個省份。在大部分愛便利門店中,採取的都是加盟形式。從愛便利的招商加盟手冊上我們可以看到,加盟條件非常寬鬆,只要是合法的,硬體設置沒問題,有能力和意願接受服務和指導的便利店,就可以開放加盟。

這相比於7-11等日系便利店,要根據利潤多少對加盟者採取階梯式抽成,同時執行嚴苛的准入機制。無疑,愛便利的加盟政策大大降低了便利店進入的門檻。

同時,在加盟權益上,愛便利更是顯得大膽、捨得投入,既可以免費加盟,使用愛便利品牌和門店管理系統,還可以為便利店提供引流、培訓、訂貨返利等各種服務。這種模式看起來有些“燒錢”,但是對於想加盟的門店來說,也頗具吸引力,畢竟能夠幫他們省錢與賺錢。

現在,愛便利既沒有收加盟費,也沒有從門店利潤中提成,主要的資金還都投到了便利店的擴展上,那麼,在這背後,愛便利的意圖是什麼呢?

陳濤告訴野草新消費,便利店在中國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由於區域、物流、資訊等因素的影響,至今國內還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品牌便利店。這幾年將會是中國便利店的紅利期,便利店生意至少還有50到100倍的發展空間。而在十年內,一定會存在擁有兩三萬家門店的品牌,零售也將進入寡頭時代,愛便利必須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未來的商業主要有兩種:大的是shoppingmall的方式,吃喝玩樂一天都弄不完。小的是便利店,線上上線下結合之後,會逐漸取代中型超市和賣場的一些功能,這一大一小之後,將會奠定下一個10年的中國零售格局。”陳濤補充道。

不難看出,快速佔領存量市場,對於樹立便利店地位意義重大。此前,愛便利在河南已經深入到了眾多市縣級城市,而現在採取的措施則是,以簡便快捷的方式,快速進軍北京、天津、西安等省外大市場。

對於不同的市場初始開發階段,愛便利會基於當地的市場特徵和競爭環境,從包括工具、運營、資源等方向,給予門店更好的條件做提升。

拿北京市場來說,愛便利在今年3月與王府井集團合資組建“北京王府井愛便利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其實王府井本身也是7-11的股東。但今年王府井增加了與愛便利合作,一方面是要借助愛便利線上上線下積累的運作模式,另外一方面則是利用王府井的品牌和商業資源,來打一套組合拳,快速擴展區域門店。

而此後,愛便利的圖景也逐漸清晰,那就是通過服務好門店,然後形成對上游供應商的管道優勢和議價權,借便利店之名來做商品的批發,從中抽取約3%的利潤,並衍生出物流、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

細緻來想,這可能是愛便利在現階段所能採取的最優選擇之一,因為在上游直接疏通供應鏈,需要非常重的資金投入和管道資源整合力,其進程趨於緩慢。但面臨便利店這個急遽變化的市場,在下游通過高效的加盟政策,快速聚攏資源,在一個可見可直接驅動的範圍內把握入口,然後倒逼上游的開放,不失為一個保全未來地位的階段性策略。

但是,這種資本驅動下的突進選擇,其實在一開弓後,愛便利就面臨著供應鏈和加盟門店管理兩方面的壓力,很難有回頭路。供應鏈的難點此前已經陳述,在加盟商管理這塊,門檻極低、快速推進意味著在前期市場佈局後,還需要持續免費的支援,根據不同門店的特點輸出管理能力和解決辦法。那在沒有什麼可參照物件的前提下,對愛便利來說,這裡面的風險管控,將是擺在面前的一個很嚴峻的課題。

未來,便利店的核心還是便利

在便利店這個領域,容易引起關注的一塊是巨頭,在業界深耕多年,有很大的底盤基礎。另一塊是新秀,善用新模式改造傳統,有強勢的資本和新興人才支持。可無論是屬於巨頭還是新秀,什麼樣的便利店企業能夠在這輪的變革中真正走出,都未可知。

對陳濤來說,未來便利店的呈現形態會更加多元,有的偏向於餐飲,有的偏向于社區服務,不止於售賣商品這一種業態,所以產生的可能性也是多種多樣的。

面對7-11、全家、羅森等日系便利巨頭,陳濤表達了敬意,他認為,社會上形容7-11的有千百種詞彙,愛便利要學習7-11的只有四個點。一是一致性服務,在7-11,你買不到假貨、劣質商品等與它一致性不匹配的東西。二是衛生整潔,它的燈光或者各方面的配置,永遠是最溫馨明亮的。三是不缺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總能買到你想要的東西。四是它對商品品類的把控能力非常強。

不過,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零售的概念大火,尤其在便利店這塊,風頭很快蓋過像7-11這樣的零售巨頭,一些強調線下流量導到線上的新模式,也受到了創投圈的極大關注,新秀變成巨頭的故事儼然在不斷上演。

對此,陳濤並不太喜歡用新零售的概念,在他看來,零售永遠沒有新舊之分,只不過是大家採取的策略有所不同,處在一個不斷演化的進程。其核心的指向還是讓商品獲得消費者更多的青睞,拿下更多的訂單。

“尤其是便利店,使用什麼樣的手段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讓消費者體驗到更快更便捷,因為人已經從賣場的價格便宜發展到時間便利的狀態,而便利店本質上解決的是時間便利的問題。”陳濤認為,怎樣以最快時間拿到想要的東西,騰出更多時間去休閒、娛樂,才是便利店的本質,其他統統都不重要。不需用掛一個新零售的外衣,然後做的還是傳統零售的事。

對於愛便利的一下階段,陳濤透露,相比於7-11等便利店通過餐飲鮮食來打差異化,作為街頭巷尾夫妻老婆店的整合服務商,愛便利將聚焦於快消品+生鮮這塊,而且生鮮在未來將是一個重要的盈利點。從B2B電商,不斷走向前端,直接觸達消費者,並保持穩定頻繁的交流,是陳濤對愛便利所做生意的一個期望。而在長遠目標上,陳濤一直強調的是,做成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品牌連鎖便利店。

商戶的忠誠度也不是特別高,因為商戶需要的是怎麼增加銷量,怎麼來賺錢,而不是單純省錢。”陳濤認為,要實現逆轉,必須得提高對便利店的服務能力,甚至需要重塑很多夫妻老婆店,做自己的品牌加盟,來形成競爭壁壘。

但相比羅森、7-11等日系便利店的擴展,目前階段,B2B電商對本土的便利店滲透率仍然非常低。要收編隱藏在街道社區的各種夫妻老婆便利店,並非易事。而夫妻老婆店本身,也存在著幾大很難克服的問題:

首先夫妻老婆店的管理很薄弱,沒有對品類、系統、標準化等概念的清晰認知,服務水準低。

其次,對於他們來說,商品採購是一件比較複雜和辛苦的事情,甚至會形成比較大的挑戰。

再者,品牌和辨識度不高是夫妻老婆店的一大痛點。加之房租上漲、競爭加劇等因素,其實偏居一隅的夫妻老婆店生意也非常不好做。

雖然有很多痛點,但線下流量重新被重視,消費者觀念行為的轉變,其實都給了便利店再次出發的機會。而這裡所隱藏的巨大商機,很難直接變成夫妻老婆店的福利,它將被不同的行業變革者所獲取,便利店在這兩年也將進入快速的整合期。

如何改造便利店?

便利店迎來了紅利,也等待著變革。愛便利14年轉型做便利店零售服務時,和別的連鎖便利店有所不同,它想做的是存量的整合,也就是說,為現有的夫妻老婆店提供一整套服務方案,通過提高他們的專業運作和經營業績,來快速加盟,然後利用這些基礎,從上游供應鏈盈利。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用陳濤的話來說,愛便利現在所形成的是一套社區生態業務體系,其中,主要包括的是上游完整且扁平的供應鏈和下游連鎖便利店的改造、加盟,以此來幫助占各城市95%以上的傳統便利店、煙酒店、雜貨店等減少庫存,提升經營業績,以及實現未來的多種可能。

在上游的供應鏈,傳統的供貨通路至少有六個層級,利潤很大程度上被中間層刨走,也時常會有假貨、串貨的現象發生,以至於我們看到商品售價和出廠價差別很大,便利店並不怎麼掙錢。

在這塊,陳濤強調的是,愛便利會在進貨上,儘量把中間層砍掉,取得更好的成本優勢。另外,則會給店家提供一站式的進貨服務,不用自己找多家的批發商供貨,並確保貨品24小時送達。

這個說起來簡單,但要將品牌貨商與便利店連接起來,中間其實很費勁。通常需要終端有十分大的粘性和足夠大的門店覆蓋度,形成足夠的銷量,才容易整合管道,向上游品牌廠商議價,並由廠商直供來獲取毛利空間。

而在另一方面來講,服務商如果要滲入各種夫妻老婆店,本身也需要在供貨管道上擁有強大穩定的優勢。這就是一個互為因果的問題。

上游究竟如何操作,陳濤有所避諱,沒有講的太明,他指出,愛便利一是會幫品牌廠商對接整合更多的管道;二是將在門店終端最更好的維護,不串貨或者說打亂管道。此外,愛便利通過自主開發的整套B2B平臺,也將把終端更多銷售資料和市場反應回饋給供應商,做產品的調整或者新品的推廣,在供應商和消費者之間建立更緊密的關聯。

可以猜測的是,愛便利對外宣傳的廠商直接供貨,可能是一個階段性發展目標,還未完全落地。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這裡所需要的自營電商和自建物流,投入非常重,要取代傳統的多級分銷體系,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愛便利現在所採取的方式,可能是利用以前的供貨管道與經驗積累,和大經銷商保持著共存的狀態,並在其中繼續尋找發力點。至於這塊目前能夠給門店直接降低多少成本,想像空間十分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下便利店的改造擴展這塊,愛便利發展的非常之快,在獲得A輪上億元融資後,2016年門店數量就增長了15倍之多,比如2016年5月19日當天,50家愛便利門店在西安開業;8月5日,愛便利在天津宣佈88家門店正式運營。

目前,愛便利的店面達到了1500家以上,覆蓋五六個省份。在大部分愛便利門店中,採取的都是加盟形式。從愛便利的招商加盟手冊上我們可以看到,加盟條件非常寬鬆,只要是合法的,硬體設置沒問題,有能力和意願接受服務和指導的便利店,就可以開放加盟。

這相比於7-11等日系便利店,要根據利潤多少對加盟者採取階梯式抽成,同時執行嚴苛的准入機制。無疑,愛便利的加盟政策大大降低了便利店進入的門檻。

同時,在加盟權益上,愛便利更是顯得大膽、捨得投入,既可以免費加盟,使用愛便利品牌和門店管理系統,還可以為便利店提供引流、培訓、訂貨返利等各種服務。這種模式看起來有些“燒錢”,但是對於想加盟的門店來說,也頗具吸引力,畢竟能夠幫他們省錢與賺錢。

現在,愛便利既沒有收加盟費,也沒有從門店利潤中提成,主要的資金還都投到了便利店的擴展上,那麼,在這背後,愛便利的意圖是什麼呢?

陳濤告訴野草新消費,便利店在中國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由於區域、物流、資訊等因素的影響,至今國內還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品牌便利店。這幾年將會是中國便利店的紅利期,便利店生意至少還有50到100倍的發展空間。而在十年內,一定會存在擁有兩三萬家門店的品牌,零售也將進入寡頭時代,愛便利必須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

“未來的商業主要有兩種:大的是shoppingmall的方式,吃喝玩樂一天都弄不完。小的是便利店,線上上線下結合之後,會逐漸取代中型超市和賣場的一些功能,這一大一小之後,將會奠定下一個10年的中國零售格局。”陳濤補充道。

不難看出,快速佔領存量市場,對於樹立便利店地位意義重大。此前,愛便利在河南已經深入到了眾多市縣級城市,而現在採取的措施則是,以簡便快捷的方式,快速進軍北京、天津、西安等省外大市場。

對於不同的市場初始開發階段,愛便利會基於當地的市場特徵和競爭環境,從包括工具、運營、資源等方向,給予門店更好的條件做提升。

拿北京市場來說,愛便利在今年3月與王府井集團合資組建“北京王府井愛便利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其實王府井本身也是7-11的股東。但今年王府井增加了與愛便利合作,一方面是要借助愛便利線上上線下積累的運作模式,另外一方面則是利用王府井的品牌和商業資源,來打一套組合拳,快速擴展區域門店。

而此後,愛便利的圖景也逐漸清晰,那就是通過服務好門店,然後形成對上游供應商的管道優勢和議價權,借便利店之名來做商品的批發,從中抽取約3%的利潤,並衍生出物流、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

細緻來想,這可能是愛便利在現階段所能採取的最優選擇之一,因為在上游直接疏通供應鏈,需要非常重的資金投入和管道資源整合力,其進程趨於緩慢。但面臨便利店這個急遽變化的市場,在下游通過高效的加盟政策,快速聚攏資源,在一個可見可直接驅動的範圍內把握入口,然後倒逼上游的開放,不失為一個保全未來地位的階段性策略。

但是,這種資本驅動下的突進選擇,其實在一開弓後,愛便利就面臨著供應鏈和加盟門店管理兩方面的壓力,很難有回頭路。供應鏈的難點此前已經陳述,在加盟商管理這塊,門檻極低、快速推進意味著在前期市場佈局後,還需要持續免費的支援,根據不同門店的特點輸出管理能力和解決辦法。那在沒有什麼可參照物件的前提下,對愛便利來說,這裡面的風險管控,將是擺在面前的一個很嚴峻的課題。

未來,便利店的核心還是便利

在便利店這個領域,容易引起關注的一塊是巨頭,在業界深耕多年,有很大的底盤基礎。另一塊是新秀,善用新模式改造傳統,有強勢的資本和新興人才支持。可無論是屬於巨頭還是新秀,什麼樣的便利店企業能夠在這輪的變革中真正走出,都未可知。

對陳濤來說,未來便利店的呈現形態會更加多元,有的偏向於餐飲,有的偏向于社區服務,不止於售賣商品這一種業態,所以產生的可能性也是多種多樣的。

面對7-11、全家、羅森等日系便利巨頭,陳濤表達了敬意,他認為,社會上形容7-11的有千百種詞彙,愛便利要學習7-11的只有四個點。一是一致性服務,在7-11,你買不到假貨、劣質商品等與它一致性不匹配的東西。二是衛生整潔,它的燈光或者各方面的配置,永遠是最溫馨明亮的。三是不缺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總能買到你想要的東西。四是它對商品品類的把控能力非常強。

不過,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零售的概念大火,尤其在便利店這塊,風頭很快蓋過像7-11這樣的零售巨頭,一些強調線下流量導到線上的新模式,也受到了創投圈的極大關注,新秀變成巨頭的故事儼然在不斷上演。

對此,陳濤並不太喜歡用新零售的概念,在他看來,零售永遠沒有新舊之分,只不過是大家採取的策略有所不同,處在一個不斷演化的進程。其核心的指向還是讓商品獲得消費者更多的青睞,拿下更多的訂單。

“尤其是便利店,使用什麼樣的手段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讓消費者體驗到更快更便捷,因為人已經從賣場的價格便宜發展到時間便利的狀態,而便利店本質上解決的是時間便利的問題。”陳濤認為,怎樣以最快時間拿到想要的東西,騰出更多時間去休閒、娛樂,才是便利店的本質,其他統統都不重要。不需用掛一個新零售的外衣,然後做的還是傳統零售的事。

對於愛便利的一下階段,陳濤透露,相比於7-11等便利店通過餐飲鮮食來打差異化,作為街頭巷尾夫妻老婆店的整合服務商,愛便利將聚焦於快消品+生鮮這塊,而且生鮮在未來將是一個重要的盈利點。從B2B電商,不斷走向前端,直接觸達消費者,並保持穩定頻繁的交流,是陳濤對愛便利所做生意的一個期望。而在長遠目標上,陳濤一直強調的是,做成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品牌連鎖便利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