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京劇界紀念梅葆玖逝世一周年 不輟傳承創新,此生只為梅派藝術

京劇界紀念梅葆玖逝世一周年 不輟傳承創新, 此生只為梅派藝術

梅葆玖先生

“梨花開, 春帶雨, 梨花落, 春入泥, 此生只為一人去……”在中國文聯主辦的“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16春節大聯歡”文藝晚會上,

梅葆玖一曲《梨花頌》 , 令很多觀眾至今難忘。 2016年5月3日, 梅葆玖遺體告別儀式現場, 也反復播放著這首樂曲。 今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逝世一周年, 劇作家、戲曲評論家張永和回憶說, 這正是梅葆玖一生對梅派藝術堅守與創新並重的結晶。 “它從京劇各種板式中脫化出來, 在旋律、韻味上又均有突破, 成為街頭巷尾都可以哼唱的名段。 ”

梅葆玖10歲學藝, 13歲登臺, 18歲開始與梅蘭芳同台演出。 北京聯合大學教授、戲劇評論家周傳家回憶, 梅葆玖曾坦言, 因為家學的薰陶, 他對戲曲是有興趣的, 但絕不是癡迷。 “他的藝術成就, 多源于他對梅派藝術傳承的責任感。

”周傳家說, 生活中的梅葆玖是一個幽默、瀟灑、愛好廣泛的人, 他喜歡摩托車、汽車、音響, 還改造過收音機, 說英語、吃牛排, 聽邁克爾·傑克遜, 也聽歌劇、音樂劇, 看芭蕾舞, 他努力把生活點滴中獲得的體驗融入舞臺。 同時, 無論借鑒多少現代的、西方的元素, 始終堅持京劇一定要姓“京” 。

“他在傳承中堅守本分, 在普及中又能放下身段。 ”周傳家說, 梅葆玖非常瞭解, 這個時代觀眾對舞臺的需求和他父親梅蘭芳時代已經不同了, 他在舞臺呈現上, 從不排斥LED以及高科技的燈光設備, 在唱腔上, 從不排斥西方歌劇的演唱方式。 他不排斥以動漫形式向青少年傳播京劇藝術, 還經常接受電視臺和新媒體的採訪, 不拒絕它們對京劇藝術的影響。

“我曾問梅先生, 大家都說您的唱法很科學, 能說一說您是怎麼唱的嗎? ”國家京劇院創作中心副主任池俊曾向梅葆玖提出這個難題, 可梅葆玖的回答很簡單, 他想了一想, 認真地說:“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條件的唱法。 ”池俊說, 這句話很樸素, 但很有哲理, 梅葆玖認為人是唱法的依據, 要順應人體這個“樂器”的構造。

“那年舉辦紀念梅蘭芳先生誕辰115周年梅派經典演唱會, 在梅蘭芳大劇院後臺, 梅葆玖先生在化妝間, 上臺之前沒有使勁吊嗓子, 他拿著答錄機一邊走著, 一邊聽著父親的《鳳還巢》 。 ”池俊說, 他聽《鳳還巢》 , 也聽《茶花女》 , 適度借鑒女高音發聲方法為梅派唱腔所用。 “他的聲音像絲綢, 卻又有金屬質感, 表面細緻、柔和、圓潤,

內裡像有一根鋼筋在支撐。 ”

不僅如此, 梅葆玖的造型精准、優美, “我曾看過他著便裝做示範, 動作不是很大, 技術卻很高, 當時他已經77歲, 示範‘金盆撈月’那一笑, 教學現場20歲的小姑娘都學不得, 那種魅力只有他身上有。 ”池俊回憶, 梅葆玖曾說, 塑造人物不能真的陷進去, 真的陷進去就不是京劇了, 要進進出出、來去自由。

特殊年代, 梅葆玖被迫離開他所熱愛的京劇舞臺, 下放勞動, 隱沒於麥浪之中。 他從農, 但並沒有棄藝, 仍不輟練功, 等待重返舞臺那一天。 “14年風雨未曾損害他愛戲的任何一個細胞, 反而令他對梅派藝術更加鍥而不捨、精益求精。 重新粉墨登場, 他已44歲, 從那時起直到逝世, 他又為京劇奉獻了38年。 ”張永和說, 梅葆玖對其父遺留下來的眾多劇碼,

如《三娘教子》 《玉堂春》等, 還有梅派特有劇碼, 小型劇碼《天女散花》 《嫦娥奔月》等, 大型劇碼《貴妃醉酒》 《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等, 全部繼承下來, 無論唱腔、念白、身段, 甚至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深得梅蘭芳先生的精髓。

梅派藝術崇尚唯美、圓潤, 中正平和, 梅葆玖曾把梅派藝術比作一顆水晶球, 從每個角度看都一樣是圓的, 貌似沒有特點, 恰恰是最大的特點。 梅氏父子為人處世也遵循著梅派精神。 周傳家說, 無論是生活中, 還是舞臺上, 梅蘭芳都是舉止端莊、行為細膩, 他待人寬厚誠懇、善良溫暖, 樹立了君子之風, 內方外圓、不卑不亢, 梅葆玖在這樣的薰陶下成長起來, 秉持著純樸善良、謙虛低調的人格人品, 舉手投足彬彬有禮,言談話語平易活潑,助人為樂,與鄉里鄉親、同事同行、戲迷朋友打成一片。

梅葆玖一生悉心培養了數十位優秀梅派演員, 80歲高齡依然登臺,舞臺形象依然端莊典雅。為了抓緊時間在有生之年留給弟子們更多、更準確的梅派經典,他始終秉持著不走樣的傳承,正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劇協名譽主席尚長榮所說,這是一種責任,更是對梅派藝術和梅派精神的身體力行。

舉手投足彬彬有禮,言談話語平易活潑,助人為樂,與鄉里鄉親、同事同行、戲迷朋友打成一片。

梅葆玖一生悉心培養了數十位優秀梅派演員, 80歲高齡依然登臺,舞臺形象依然端莊典雅。為了抓緊時間在有生之年留給弟子們更多、更準確的梅派經典,他始終秉持著不走樣的傳承,正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劇協名譽主席尚長榮所說,這是一種責任,更是對梅派藝術和梅派精神的身體力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