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素描基礎知識,五大調子,漲姿勢

什麼是素描的“色調表現法”?

“色調 表現法”是素描常用的一種造型方法, 它強調客觀性, 主要用明暗對比、色調變化的手段表現物件, 畫面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空間感、深度感。 色調法的觀點是:所有形體都是由”平面”組成的。 它否定“線”的存在。 它要求再現物件在特定光線下的形體透視和光影效果。

色調法作畫的要求是:

(1)遵守步驟的程式。 也就是整體進行, 整體結束。 例如, 素描是從暗部畫起的, 無論畫面有幾個靜物, 都要先將所有明暗交界線同時畫, 然後同時畫暗部, 再同時畫灰部, 最後畫亮部。 一個過程完成後再重新從明暗交界線開始畫第二遍,

這樣一遍一遍地不斷加深, 直到形成最後完整的效果。

(2)深入分析找准關係。 色調畫法“分析”的主要物件是物體的光影因素, 分析的目的是找出物體正確的明暗關係, 做法如下:首先, 分析物體受光來源, 判斷明暗交界線位置, 將物體沿交界線分成明暗兩大部分, 分析找出明暗交界線的形態、變化特點和明暗系統之間的強弱對比關係。 其次, 分析物體“平面”與光線的方向關係, 將各個與光線形成不同角度的面, 利用明暗光影畫出區別。 再次, 分析物體的“固有色”, 找出明暗關係中哪些是光影因素, 哪些是固有色因素。

(3)全面真實地表現物件。 色調畫法表現的“真實”是視覺上的真實, 所以,

色調法應該比其它兩種畫法更多地注重人的“視覺感受”, 色凋法也比其它畫法更注重局部刻畫, 因此, 初學者要注意對整體的把握, 要時時把局部放到整體裡邊去觀察、處理, 首先做到整體的完整, 而後才是局部的真實。

素描調子的三個基礎步驟

所有的描繪都需要三個基礎步驟。 首先是準確的線條描繪, 也就是物體的輪廓。 輪廓是物體的外部形狀, 而線條描繪還包括物體的內部細節。 這是你作畫的基礎, 是你使用色調的指導。 其次是亮處和暗處的確定, 將它們如同拼板玩具一樣排布, 就像一張地圖。 第三就是讓所有色調平滑地、逐漸過渡地柔化起來。 在研究和練習畫下面這些形狀時。

步驟1

準確的線條描繪把物體的外部形狀準確畫出。 同時確定光源方向。 光線直照物體的最明亮區域, 用線條輕輕勾勒出來。 這類線條你後面可以擦掉。 由於所有的暗影都是背光。 你可以據此確定投射暗影的區域。 這樣。 最亮的區域和最暗的區域就確定下來。

步驟2

色調的添加暗影邊沿的形成必須小心翼翼。

鉛筆線條必須平滑地與物體的形狀H並行“o要注意留出反光的位置。 反光的位置很低.靠近物體底部邊緣。 處於暗影之中。

步驟3

使用擦筆來柔化。 形成中聞色調。 柔化要依照物體的形狀從暗處過渡到亮處, 一定要確保平滑過渡。 讓色調來形成物體的邊緣。 擦掉任何看得見的輪廓線條。 任何物體, 只要加上輪廓線條, 就會顯得扁平。 柔化時, 任何不均勻的地方都要柔化均勻。 亮點不能明顯。 只能輕柔淡入;暗點則可以輕柔地用可塑橡皮尖“留出”。 所講的明暗處理5層級。

建議你每個形狀至少畫3遍.每次都變化光源方向(分別是頂部光源.左側光源和右側光源)。 這可能顯得重複, 但只有多多練習才是畫好肖像的關鍵。

三大面五調子的明暗變化規律

(1)、三大面五調子是概括明暗變化規律的通用術語。

在一定光源照射下, 物體呈現受光部和背光部兩大系統。 在受光部(亮面)與背光部(暗面)之間是中間色部分(灰面), 這就是所謂三大面, 在暗部又有明暗交界線, 反光和投影的變化, 在受光部又有亮部(甚至高光)和亮部灰色, 即所謂五調子。 其實又何止五調子, 但物體表面再變化、再複雜, 也不會改變三大面五調子的明暗變化規律。

(2)、影響物體各個面明暗強弱變化的因素。

物體的表面是由各個不同方向和形狀的面組成的。 對於立方體、棱柱體等表面呈切面變化的物體來說, 上述說法很易理解。 而對於表面呈曲面狀態的物體, 如圓柱、圓球來說,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由切面體不斷切削而成,如圓柱體可理解為由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切成六面、八面、十二面,以至更多,最後成為圓柱體。圓球體可理解為由立方體切成十二面體、二十四面體,以至更多面體,最後成為球體。這些面由於與光源關係和作畫者關係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明暗變化。

這些因素簡述如下

1、光源本身的強弱, 光源越強,受光面越亮,反之則越暗。

2、與光源距離的遠,與光源越近越亮,反之則越暗。

3、光線照射的角度,光線與被照射面越成直角越亮,角度越小則越暗。

4、與物體的距離, 與作畫者的距離越近的物體對比越強,即亮則更亮,暗則更暗;而遠的物體則對比減弱,即亮的相應變暗,

暗的顯亮,也就是說變得比較灰、比較平。

5、物體的固有色、透明度、反光性能, 光照到物體上,由於物體自身表面質地的不同,對光有選擇地吸收和反射,在柔和的白色光下物體呈現的色

彩稱為物體的固有色。物體的固有色越淡越亮,越深越暗。

6、物體周圍環境色彩深淺及反光性能,物體周圍環境色彩深淺及反光性能是影響物體各個面明暗強弱變化的重要因素。

長方體上調子的練習素描方法

1、先在畫面上確定這個立方體的最高點,最低點,和最左邊的位置。

2、然後觀察圖片,正確地畫出正方體的輪廓線。和陰影大概位置。

3、4B鉛筆給暗面上調子2遍(注意桌子對物體暗面有個反光,所以靠近桌子的部分會比較亮)

4、4B鉛筆給陰影上調子2遍(越往後陰影越淺)

5、2B鉛筆給灰面上調子1遍(越往後越淡)

6、重複3.4步

7、重複5步

8、2H鉛筆給亮面上調子一遍(注意高光部分不要上調子,只是把周圍用2H鉛筆淺淺畫一點)

9、強調輪廓線(畫的時候也要注意近濃遠淡)

10、放到離自己兩三米的地上看看,有沒有過渡太突兀,或者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拿過來修改。

11、重複步驟10N遍後,沒有問題。結束。

用時:一小時至兩小時(其中打輪廓半小時到一小時,上調子半小時到一小時,修改調子半小時)

【立方體畫時注意的問題】

1、一個形狀不準確的立方體,再怎麼上調子都是沒有用的!!!確保你的立方體形狀正確!

2、注意上調子的時候要從棱線開始,貼著棱線上調子。

3、同一個面都要注意明暗過渡不能太突兀。顏色的過渡應該是很自然的,不能突然一下子就變亮了。

4.、注意最暗的那個面桌面會對他有個反光,但是即便是反光的部分也一定比灰面還要灰(因為暗面一定要暗於灰面)

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觀察!!!!!!!上調子的時候不要憑感覺!!!初學者們!!你們的感覺絕對是錯誤的!!!!!所以好好觀察圖片!!!圖片上的是對的!!!

下面是一個長方體的例子。畫完立方體覺得自己畫的還不錯的同學,或者覺得再畫一個同樣的立方體覺得有些厭惡的同學,可以畫一下長方體試試。

(說明:圖片畫的過於精細,我們不用畫的這麼精細,上面的一些痕跡不用畫出來。只要把明暗關係畫出來就可以了。)

1、和正方體的畫法流程一樣,只不過這個是個長方體。定型的方法也是一樣的。確定最高點,最低點,最左邊,然後根據長寬比確定最右邊。

2、這個長方體的光照和正方體是一樣的,上面的灰面和右邊的亮面 調子差的不是很大。中間的棱就是明暗交界線

3、注意暗面(左邊這個面)靠近明暗交界線的地方比較暗,桌面比較亮所以對暗面有個反光。但是反光的部分也要比上面的面要暗。

4、陰影部分最深,特別是靠近物體最下面的這個棱的地方。特別特別的暗。但是陰影在遠處也是變淡的

如圓柱、圓球來說,我們可以把它們理解為由切面體不斷切削而成,如圓柱體可理解為由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切成六面、八面、十二面,以至更多,最後成為圓柱體。圓球體可理解為由立方體切成十二面體、二十四面體,以至更多面體,最後成為球體。這些面由於與光源關係和作畫者關係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明暗變化。

這些因素簡述如下

1、光源本身的強弱, 光源越強,受光面越亮,反之則越暗。

2、與光源距離的遠,與光源越近越亮,反之則越暗。

3、光線照射的角度,光線與被照射面越成直角越亮,角度越小則越暗。

4、與物體的距離, 與作畫者的距離越近的物體對比越強,即亮則更亮,暗則更暗;而遠的物體則對比減弱,即亮的相應變暗,

暗的顯亮,也就是說變得比較灰、比較平。

5、物體的固有色、透明度、反光性能, 光照到物體上,由於物體自身表面質地的不同,對光有選擇地吸收和反射,在柔和的白色光下物體呈現的色

彩稱為物體的固有色。物體的固有色越淡越亮,越深越暗。

6、物體周圍環境色彩深淺及反光性能,物體周圍環境色彩深淺及反光性能是影響物體各個面明暗強弱變化的重要因素。

長方體上調子的練習素描方法

1、先在畫面上確定這個立方體的最高點,最低點,和最左邊的位置。

2、然後觀察圖片,正確地畫出正方體的輪廓線。和陰影大概位置。

3、4B鉛筆給暗面上調子2遍(注意桌子對物體暗面有個反光,所以靠近桌子的部分會比較亮)

4、4B鉛筆給陰影上調子2遍(越往後陰影越淺)

5、2B鉛筆給灰面上調子1遍(越往後越淡)

6、重複3.4步

7、重複5步

8、2H鉛筆給亮面上調子一遍(注意高光部分不要上調子,只是把周圍用2H鉛筆淺淺畫一點)

9、強調輪廓線(畫的時候也要注意近濃遠淡)

10、放到離自己兩三米的地上看看,有沒有過渡太突兀,或者調子不和諧的地方,拿過來修改。

11、重複步驟10N遍後,沒有問題。結束。

用時:一小時至兩小時(其中打輪廓半小時到一小時,上調子半小時到一小時,修改調子半小時)

【立方體畫時注意的問題】

1、一個形狀不準確的立方體,再怎麼上調子都是沒有用的!!!確保你的立方體形狀正確!

2、注意上調子的時候要從棱線開始,貼著棱線上調子。

3、同一個面都要注意明暗過渡不能太突兀。顏色的過渡應該是很自然的,不能突然一下子就變亮了。

4.、注意最暗的那個面桌面會對他有個反光,但是即便是反光的部分也一定比灰面還要灰(因為暗面一定要暗於灰面)

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觀察!!!!!!!上調子的時候不要憑感覺!!!初學者們!!你們的感覺絕對是錯誤的!!!!!所以好好觀察圖片!!!圖片上的是對的!!!

下面是一個長方體的例子。畫完立方體覺得自己畫的還不錯的同學,或者覺得再畫一個同樣的立方體覺得有些厭惡的同學,可以畫一下長方體試試。

(說明:圖片畫的過於精細,我們不用畫的這麼精細,上面的一些痕跡不用畫出來。只要把明暗關係畫出來就可以了。)

1、和正方體的畫法流程一樣,只不過這個是個長方體。定型的方法也是一樣的。確定最高點,最低點,最左邊,然後根據長寬比確定最右邊。

2、這個長方體的光照和正方體是一樣的,上面的灰面和右邊的亮面 調子差的不是很大。中間的棱就是明暗交界線

3、注意暗面(左邊這個面)靠近明暗交界線的地方比較暗,桌面比較亮所以對暗面有個反光。但是反光的部分也要比上面的面要暗。

4、陰影部分最深,特別是靠近物體最下面的這個棱的地方。特別特別的暗。但是陰影在遠處也是變淡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