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半數經濟學人認為“新經濟”要靠製造業轉型升級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恒 實習記者 張軼萌中國社會科學院3月17日發佈的一項“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顯示, 半數以上經濟學人認為“新經濟”的產業發展要依靠製造業轉型升級。

61.5%的經濟學家認為自身創新能力不足是企業創新的主要障礙, 而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對企業創新面臨的主要矛盾有很大差異。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英文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st》發佈的以中國經濟學家為調查對象的調研報告。 本次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30份, 受訪的經濟學家有70.5%來自高校, 4.6%來自社科院系統;來自非金融企業、政府部門及附屬研究機構的分別占10.2%和11.4%。 超過八成的經濟學家看好一季度經濟總體運行態勢, 但同時對全年經濟增速的預判則非常謹慎。 而對於“新經濟”, 經濟學家普遍看好新的經濟形態和科技發展的引領作用。

新經濟如何發展熱議不斷,

早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培育壯大新動能, 加快發展新經濟”的思路。 今年初的第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 李克強明確, 培育壯大新經濟、發展新動能, 不僅是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也是在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促進實體經濟蓬勃發展。

本次調查中, 不論東、中、西部的經濟學家, 均有半數以上認為“新經濟”的產業發展要依靠製造業轉型升級。 經濟學家普遍推崇科技對新經濟的帶動作用。 有 63.1%的經濟學家表示應用顛覆性科技成果是“新經濟”的特點。 另外還有超過半數的經濟學家認為新經濟的主要動力來自於高新技術產業或者國家創新戰略的政策驅動。

有61.5%的經濟學家認為自身創新能力不足是企業創新的主要障礙,

而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對企業創新面臨的主要矛盾有很大差異, 這和不同地區產業發展進程不同步有關。

宏觀資料方面, 本次調查中六成左右的經濟學家看好外貿, 認為出口量同期上漲或持平, 超九成的經濟學家認為價格指數已進入上漲通道, 或與同期持平。 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國經濟學熱經濟指數為105, 較上季度高出37個百分點, 宏觀經濟加速回暖態勢明顯。 但經濟學家對2017年全年的經濟增速判斷則略顯謹慎。 認為全年經濟增速能夠超過6.5%的經濟學家, 累計占比為64.9%, 比上季度調查有所下降。 尚有15.3%的經濟學家態度悲觀, 認為很難突破6%的關口, 但也有兩成的經濟學家預期經濟增速超6.8%。 通過區域交組分析,

該報告綜合預判2017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