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小說《王船山》的敘事特色

唐浩明

衡陽作家阿山的長篇歷史小說《王船山》, 近80萬字, 分上下兩卷。 上卷寫王船山在明末清初天崩地裂的大變局中的反清救亡, 下卷寫他在國亡家破、窮困潦倒的絕境中為堅守民族文化而著書立說。 上卷中, 作者緊緊抓住王船山的愛國情懷和不屈鬥志, 寫他的抗爭與追求, 突出了他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與悲壯;下卷抓住王船山對中華文化的堅守和對真理的追求, 寫出他“六經責我開生面”的使命感和探求學問的鍥而不捨。 抓住主人公主要的精神特質, 予以濃墨重彩的刻畫, 從而以堅實的骨架支撐起人物,

使小說的脈絡呈現出鮮明的精神走向, 應是這部小說的第一個特點。

作者為了寫出深刻、豐富、複雜多面的船山形象, 除大力塑造主人公的主流一面外, 還多方面著筆讓人物形象飽滿充實。 王船山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 除了寫他的偉大之外, 作者也寫了他的平凡甚至不足, 寫他在南明朝廷任職時的急躁和任性, 寫他在人生大抉擇時的猶豫不決, 寫他在吳三桂背叛朝廷時有過短暫的迷失而後又最終醒悟, 寫出了偉大人物平凡的一面, 使人物血肉豐滿、真實可信。 多側面地刻畫人物, 將人物從平面化為立體, 應是這部小說的又一個特色。

作為一個學者, 王船山的後半生基本上就是埋頭著述,

可以說這種生活平淡枯燥, 沒有傳奇性, 以這種人物作為長篇小說主人公, 對作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此, 作者採用散文的筆調, 寫王船山在月夜和妻子討論詩歌和哲學, 寫他與學生一起去南嶽採茶葉後與學生一起寫採茶詩, 寫他與方廣寺的和尚爭論探討儒、釋、道的區別, 寫他的夢境和內心獨白……把瑣碎而平淡的日常生活寫得有情有趣, 在不背離歷史真實的前提下豐富了小說的內涵, 也突破了難點。 用散文的筆法, 以抒情的語調, 給小說帶來詩歌的韻味和哲理的色彩, 應是這部小說的第三個特點。

我以為, 正是因為有了以上三個方面特色, 阿山的《王船山》能夠脫穎而出, 成為近年來長篇歷史小說中的成功之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