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以人民的名義告訴你,互聯網金融到底摔贏了誰

改革開放後, 經濟體制愈加完善, 中國金融取得了飛快發展。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 在追求經濟速度的同時, 金融監管、服務不到位等時代弊病不斷顯現。 由於金融服務不到位, 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生存難等窘境, 甚至助長了民間高利貸的囂張氣焰。 因固有資訊不透明、運作不規範等暗黑手段存在, 民間高利貸放肆蔓延, 亂象冗雜, 潛藏著重重危機。

近日, 由經濟糾紛引發的惡性社會事件-山東聊城“辱母殺人案”, 讓人大跌眼鏡。 誰承想, 該事件的幕後推手正是民間高利貸。 放貸者通過高利貸-佈局債務陷阱-企業破產-暴力催收等一系列強制手段行詐騙、勒索、人身傷害之實, 其結果是破壞了一個男孩的人生以及家庭的美滿團圓, 造成了社會慘劇。

該事件只是民間高利貸橫行的冰山一角, 大眾所瞭解的高利貸惡劣催收手段只在表面。 《人民的名義》中,

大風廠老闆蔡成功因資金周轉借過橋款, 最後劍走偏鋒落入高利貸深淵, 深陷債務危機。 其被暴曾關在狗籠裡三天三夜, 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進監獄保命。

一般高利貸以“低門檻、房貸快”的“便利條件”給企業放貸, “利滾利”模式給其帶來了高額的利益, 以至於許多人鋌而走險。 “高利貸不僅破壞了金融市場秩序, 更威脅到社會穩定, 必須儘快拔除這顆毒瘤”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向雋表示。

正是金融體系的不完善才催生了高利貸亂象, 解鈴還須系鈴人, 完善市場環境, 還得有賴於市場力量解決。 近來, 普惠金融不斷推進, 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 給民間高利貸沉重一擊。

目前, 中國中小微企業死亡率非常高。 得不到體制內的金融灌溉, 超過99%以上中小微因資金問題而走向死亡。 資料顯示, 近7000萬家中小微企業中, 存活五年以上的不到7%, 十年以上的2%都不到。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 政府加大了金融改革和對金融服務的支援力度, 這為實體經濟創造便利的融資通道, 切實有效緩解中小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了途徑。

以P2P網貸、眾籌、互聯網小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 不僅與傳統金融行業形成很好的補充關係, 還以合理的年化利率和催收機制得到了借貸雙方的共同認可, 從根本上保障了投資者和借款人各自的利益。

“互聯網金融打破了傳統金融體制的壓抑, 增強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降低了社會融資成本, 真正實現了以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發展的願景”, 向雋說, 後監管時代, 互聯網金融革掉民間高利貸的命是遲早的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