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史小知識:小令中的天籟——天淨沙,王國維視其為最佳

小令中的天籟——天淨沙 黃克

王國維在他的《宋元戲曲史》中, 把馬致遠的[天淨沙]視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 評語是:“純是天籟, 仿佛唐人絕句。

”就情趣流暢, 渾若天成的意義說來, 確是公允之論。

小令只有短短五句, 二十八字。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題名《秋思》, 但人篇卻無一語道及其所“思”的內容。 它只是排列一些孤零零的景物, 並點明這些景物正是小令主人公“思”之寄寓所在。 需要的是借助于讀者的理解和想像, 把景物與主人公之間的內在聯繫一一挖掘出來, 然後才能最終達到對作者“秋思”內容的認識。

在作者鋪染的一系列景物中, 首先出現的形象是枯萎的蔓藤和僵老的古樹, 顯示了毫無生機的蕭瑟氣象。 這時, 一隻昏鴉——無精打采的烏鴉飛入畫面, 呀呀地嘶叫著, 撲打著翅膀, 跌落在光禿禿的老樹枝上。

這就在已經十分敗落的背景上又塗抹了一筆淒厲的色調。 但是, 隨著畫面的延伸, 卻出現了“小橋流水人家”這樣極為明淨的景色。 潺潺的流水, 纖巧的小橋, 溫暖的茅屋, 一切都是如此的安謐, 就連那戶人家的歡聲笑語也如聞似見。 猶如是“柳岸花明又一村”, 於歷經昏暗之後, 展示了一派勃勃生機。

按照我國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 “以樂景寫哀, 以哀景寫樂, 一倍增其哀樂”(《李笠翁曲話》), 那末, “桔藤老樹昏鴉”點染出來的“哀景”, 正與“小撟流水人家”展示出來的“樂景”形成極為鮮明的對照。 不過, 因為二者平列, 僅此二句尚難以判斷作者這種對照的用心, 究竟是欲一倍增其哀, 抑或一倍增其樂?這只有在下文推出聞見此景的主人公之後,

才能得到正確的昝案。

“古道西風瘦馬”, 冒著凜冽的西風, 一匹精疲力盡的瘦馬在荒郊古道上踟躕而行。 雖然讀者尚不能正面認清主人公的面孔, 但透過瘦馬的蹣跚形影, 馬上遊子的淒苦之情卻已畢現無遺。 於是乎, 以上所列貌似對立的兩組景物, 在這位異鄉羈旅人的眼底, 便全然重疊起來。 “枯藻老樹昏鴉”豈不正是自身心境的寫照?

昏鴉棲落於枯枝與自己的尋覓歸宿, 處境何其相似!愈見其情緒之悲涼。 而出現在另一角落的“小橋流水人家”之所以給他以更有力的吸引。 或許他的家鄉也是這樣的溫暖、安適、生意盎然, 不過, 遠在天邊, 可望而不可即。 以這種悲涼的心情來體味這一“樂景”, 勢必會更添一重悲涼。 “古道西風瘦馬”,

只見他頂風策馬而行, 一心要儘快離開這一“樂景”, 以免沉浸於更深沉的痛苦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 詩人特意點明了驛道年代之“古”, 這不僅表明其今日的荒廢, 更意味著此情此景為古往今來的羈旅中人所共同經驗。 一個“古”宇, 把遊子的個人淒苦推及古今, 足以引起讀者的豐富聯想和共鳴。 而作者本人肯定是聯想得最深、共鳴得最強烈的一個。 “夕陽西下”, 處在日暮逾窮, 尚未覓得歸宿的時刻, 作者不由發出悲哀的歎喟:“斷腸人在天涯!”人生的旅途在於尋求理想的歸宿, 可是對於這位遊子來說, 海角天涯, 一如卻是這樣的渺茫;當思及此, 怎不令人愁腸寸斷呢?

在最後一句, 一反前文單純鋪敘景物的格局, 變成了直抒胸臆。

而讀者在洞悉其胸襟之後, 再來回顧前面鋪陳的景物, 才能豁然明瞭和深切感受每一景物都塗有這位天涯淪落人的濃重的感情色彩。

要在短短的二十八字裡凝結如此豐富而跌宕的感情, 並不是容易的事。 為此, 作者在語言設計上進行了一番慘澹經營。 他把精心選擇出來的景物只用特定的名詞來標誌, 而不用半字謂語作說明, 正所謂點到而已。 進而, 他又把九個景物——也就是九個名詞平分成三組, 每組景物裡都包括一個活生生的主角, 用它來決定一組景物的情調和氣氛。 枯藤、老樹, 足有在昏鴉飛落下來的時候, 才更顯出其敗落, 小橋、流水, 只有與人家連在一起, 才更顯出其生氣;古道、西風, 也只有在出現了瘦馬之後, 才更添其淒涼,這樣就構成了一幅幅特色獨具的畫面。這些畫面,表面看起來是孤立的、靜止的、彼此之間似乎毫無聯繫;僅僅通過篇末點題,“斷腸人在天涯”,才告訴讀者:如上畫面乃是遊子眼中捕捉到的,它們無一不牽動著遊子的心弦。於是,孤立、靜止、互不聯繫的景物,一變而為提供給讀者馳騁想像羈旅之情的典型環境和廣闊空間。對立的景色協調起來了,靜止的物體浮動起來了,簡單的名詞也顯示了極為豐富的內涵。景景相連,物物含情,情景交融,達於化境,終而脫落出這樣一幅遊子斷腸的完整畫卷。

縱觀這首小令,字字句句皆出自匠心設計、巧意安排,然而全篇卻是自然有致、情趣天成,絲毫不落雕琢的痕跡。它得到“純是天籟”的評語,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才更添其淒涼,這樣就構成了一幅幅特色獨具的畫面。這些畫面,表面看起來是孤立的、靜止的、彼此之間似乎毫無聯繫;僅僅通過篇末點題,“斷腸人在天涯”,才告訴讀者:如上畫面乃是遊子眼中捕捉到的,它們無一不牽動著遊子的心弦。於是,孤立、靜止、互不聯繫的景物,一變而為提供給讀者馳騁想像羈旅之情的典型環境和廣闊空間。對立的景色協調起來了,靜止的物體浮動起來了,簡單的名詞也顯示了極為豐富的內涵。景景相連,物物含情,情景交融,達於化境,終而脫落出這樣一幅遊子斷腸的完整畫卷。

縱觀這首小令,字字句句皆出自匠心設計、巧意安排,然而全篇卻是自然有致、情趣天成,絲毫不落雕琢的痕跡。它得到“純是天籟”的評語,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