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碗手擀面引發的愛情,終身未婚的他,家屬欄躺著個湖南妹子

休假去南方, 車過衡山, 駛近湘江, 倏然一塊路牌映入眼簾:“水橋28公里。 ”瞬間, 無限的思緒便在心裡彌漫開來。 多少年了, 不能忘記水橋, 不能忘記水橋那位英姐。 後來, 俺們走了, 空剩水橋在衡山的煙雨裡, 水橋故事在俺們夢裡。

范孟廣 | 文

英子“私藏”最大最肥的河鮮

其實都留給了韓工

二十多年前, 俺們地質六隊來到衡山邊緣的水橋村勘探。 井架搬到山上, 工人就租住在一個叫英子的姑娘和她幾個鄰居家的空房子裡。

記得英子家房後有一個很大的空院, 院子裡有棵老合歡樹, 華蓋般的樹冠密密實實遮住了小半個院子。 剛來到水橋, 正是春末夏初時節, 合歡樹開滿了粉色的毛絨花, 從井場上看去, 就像一朵彩霞飄落到了英子家呢。

合歡樹下一邊是隊上租住的房子, 另一邊是用篷布搭的食堂。 英子是一位俊俏而開朗的姑娘, 不但做俺們的房東, 還是炊事員。 那個時候, 工資低、生活差, 英子為了讓俺們這幫“油鬼子”吃好又省錢, 閑下來的時候就到小溪裡網魚捉蝦, 還到田裡抓黃鱔、螃蟹, 然後用桶提到合歡樹下的食堂裡用鹽、幹椒、生薑鹵了, 送到山上改善生活。

俺們都很感謝她, 年齡小的都叫她英姐,

年齡大的就直接叫英子了。

俺們勸她一起吃河鮮, 她總是笑笑:“留著呢, 留著呢, 你們吃吧”。 其實, 俺們知道, 她是留著呢, 而且留的是最大最肥的, 但是, 那是留給技術員韓工的。

韓工是油田的技術員。 剛搬來的時候, 在鑽臺上盯班的韓工被旋轉的鉗把打在腰裡,

當時就昏過去了, 送到縣醫院。 住院的時候, 都是英子照顧他。

一個多月後, 韓工感覺傷勢好轉, 就要上山。 他知道, 井深馬上就要到礦層了, 自己不在隊上, 很多地質資料無法分析, 錯過了礦層, 那損失就太大了。

醫生不讓走, 說他的病馬虎不得, 要是反復了就麻煩了。 但英子理解他, 於是, 就帶了些藥跟韓工一起回到隊上。 從此, 英姐成了韓工的“特級護理”。

韓工是幹部, 必須隨時盯在井上, 因此吃飯也沒有鐘點兒。 鑽遇關鍵地層, 在井上一盯就是幾天幾夜, 生活很是亂套。

英子擔憂他的身體, 夜裡怕他冷, 送夜班飯的時候, 就把洗好曬乾的工衣帶到山上, 再把髒衣服帶下來洗淨壓平。 韓工平時戴一副黑邊眼鏡, 說話斯斯文文,

現在又有英子照顧, 穿的工衣比我們乾淨, 還都帶折兒, 叫人一看就像個“學生幹部”。

韓工不讓她洗, 說自己會洗, 但髒衣服剛脫下一會兒, 英子就拿走洗乾淨晾起來了。

英子知道韓工是河南人, 愛吃麵條, 就經常給他做雞蛋手擀面, 那面擀得一絲一絲, 蔥花炒雞蛋往上一潑, 撈在碗裡,就像端著一大朵盛開的菊花。從俺們面前經過,面香小風一樣直往鼻孔裡鑽。

俺們嚷嚷著也要吃手擀面,她就嗔我俺們:“一幫饞鬼,我可伺候不過來”。但說歸說,還是找來幾個姐妹,一起給俺們做雞蛋手擀面。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俺們這幫來自北方的毛頭小夥,吃著英姐做的手擀面,就像咀嚼著家鄉的滋味,鄉情暖意一併湧來,覺得水橋就是故鄉,英姐就是親人。

一對兒兩情相悅的人

卻相互不肯吐露一個“愛”字

韓工是俺們大哥,俺們就在韓工面前就戲謔英姐為嫂子,韓工聽了就不願意,說是敗壞了英子的名聲。英姐聽了卻羞紅了桃花一樣的臉,只笑不作聲。

其實,俺們一點惡意都沒有,心裡也是一個美好的祝願,覺得英子要是嫁給了韓工,那才是天上飛的春燕,河裡遊的鴛鴦呢。

但時間長了,傳到村裡,俺們才知道給她惹了禍。一個大姑娘家,被人稱做“嫂子”,該是一件多麼難堪的事情。

村裡人都對英子指指戳戳,說她是個“瘋妹子”,勾引上了勘探隊裡的人,人家是大學生,是幹部,能要一個山妞?那幾個跟她要好的姐妹也不再跟她來往,她們的爹娘都阻著呢,怕跟英子也學瘋了。

但英子卻不在意,依然像嫂子一樣照顧著韓工,韓工為了避嫌,把鋪蓋一卷,上了井場,住在狹小、潮濕的材料房裡。

其實,這樣只能給英子增添麻煩。井場離食堂有三四裡地的山路,要是小班工人不在山上吃飯,她一天就得再多爬幾次山,專門去給韓工一個人送飯、送藥、送衣服。

韓工其實也很愛戀英子的,但他對自己傷在哪裡最清楚,怕以後會拖累了英子。因此,兩人都把深情藏在心裡,誰也不曾把一個愛字吐露出來。

風言風語終於傳到了英子爹的耳朵裡,那天,他來到合歡樹下,訓斥完英子便把她帶走了,後來聽說,英子被她爹送到縣城打工去了。但俺們都知道,英子肯定不會忘記韓工。

果然,她在縣城合算著韓工的藥快吃完了,就在醫院拿了藥,下了夜班,搭車到鎮上,再步行十幾裡山路,繞過村子給他送到井場。再把韓工積攢了好幾天的髒工衣、被褥拿到井場下麵偏僻的山溪旁,洗乾淨晾到井場的樹上。然後就順著來時的山道,再到鎮上坐車回縣城。

做這些,她都是悄悄的呢,要是讓村裡人知道了,閒話就更多了,自己的爹更會火冒三丈的。

夏日雨水多,有時一陰就是半個多月,山路不能走。一天下午,天空陰鬱,烏雲低沉,山裡一絲風都沒有,似乎在發酵一場疾雨。

忽而,我看見濃雲壓頭的山道裡,英子穿著火紅的方格短袖衫,提著一個兜子向井場走來,黑雲和綠樹把她烘托成了一團火,紅得有點熱烈,有點感人。

終身未婚的韓工

把“家屬欄”留給了英子

大夥看見了也都起哄,而韓工只是站在井場旁的入口處接了英子,把宿舍鑰匙給了她就又上鑽臺了,我們都氣急敗壞罵韓工不近人情。韓工卻面無表情,斜乜我們一眼,就繼續低頭查看那些從井底返上來的碎屑。

俺們都很納悶:人家還幾天才來一回,幹嗎那麼冷漠啊?你不就是一個大學生,一個技術員嗎?要是沒有英子如此悉心照顧你,就你那劣質身板還受過傷,早就送醫院大修了。

可以想像得出來,上了一夜班的英子,又走了十幾裡山道,該是如何的又累又困?

洗完了,天也即將黑了,陰雲沉重得似乎要落到地上一樣。鑽臺上,俺們看見英子沖我們擺了擺手,知道她要走了,又都催韓工去送送,送遠一點,送過山梁,送到沒有人看見的地方。

韓工抬起頭來看了看英子,目光裡有一種濃濃的情意在閃動,接著,又低下了頭,沉沉地對俺們說:“去勸勸她,叫她回家吧,別走了,要下雨。”

於是我就和幾個鑽工跳下鑽臺,跑到英子面前,挽留她。俺們說是韓工叫你回家的,怕你淋濕了,關心你呢。但英子只是微笑一下,深情地望一眼正在鑽臺上忙碌的韓工,又扭頭看看樹冠如蓋的合歡樹,還是向山外的縣城走去。

果然,剛交接完班,大雨就伴隨著狂風驟然而降,正全神貫注分析資料的韓工渾身一震,向山裡望去,然後心急火燎地跳下鑽臺,雨衣也來不及穿,就冒著大雨向山裡跑去。俺們怕他有危險,剛下了班的弟兄也都紛紛跳下鑽臺,跟他一起冒雨沖向深山……

我沒有去,因為我在操作鑽機。山裡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根鑽杆快打完的時候,大夥來了,但沒有看見韓工,我問他們,他們說韓工到醫院送英姐去了,英姐摔下了山崖,鮮血摻和著雨水都成了小溪……

第二天,韓工終於回來了,變得更加沉默。我們知道,他心裡掛念著英子。

水橋最後一口井終於打完了,這個勘探工期也結束了,地質隊要搬回基地。合歡樹食堂拆了,井架也搬到了山下,大家都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準備離開水橋。但韓工把自己的行李又搬到了合歡樹下英子家那間空房子裡。

英子出院了,一直躺在床上,生活還不能自理。走的時候,我們專門去看了韓工,去跟英子告別,告訴她會記住水橋,會記住合歡樹食堂,會記住她的手擀面。英子笑笑,勸韓工也隨隊走,工作還是大事。

但韓工沒有說話,只是給了俺們一個紙條,上面寫著水橋村的詳細地址,說,下個工期開工了就提前寫信告訴他,他會及時趕過去。韓工要在這裡長久住下了。

如今,俺隊上的人早已七零八落分散到了各地,詢問老單位的同事,才知道,英姐一條腿落下了嚴重殘疾,韓工也早知道自己傷及腰下註定不能生育,每年收工休息的時候,都會去水橋陪伴英姐。兩人相濡以沫二十多年,一直未婚,而韓工親屬一欄裡填寫的卻是英姐……

作者簡介:

范孟廣,筆名植梅先生,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中原油田作家協會副主席。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撈在碗裡,就像端著一大朵盛開的菊花。從俺們面前經過,面香小風一樣直往鼻孔裡鑽。

俺們嚷嚷著也要吃手擀面,她就嗔我俺們:“一幫饞鬼,我可伺候不過來”。但說歸說,還是找來幾個姐妹,一起給俺們做雞蛋手擀面。

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俺們這幫來自北方的毛頭小夥,吃著英姐做的手擀面,就像咀嚼著家鄉的滋味,鄉情暖意一併湧來,覺得水橋就是故鄉,英姐就是親人。

一對兒兩情相悅的人

卻相互不肯吐露一個“愛”字

韓工是俺們大哥,俺們就在韓工面前就戲謔英姐為嫂子,韓工聽了就不願意,說是敗壞了英子的名聲。英姐聽了卻羞紅了桃花一樣的臉,只笑不作聲。

其實,俺們一點惡意都沒有,心裡也是一個美好的祝願,覺得英子要是嫁給了韓工,那才是天上飛的春燕,河裡遊的鴛鴦呢。

但時間長了,傳到村裡,俺們才知道給她惹了禍。一個大姑娘家,被人稱做“嫂子”,該是一件多麼難堪的事情。

村裡人都對英子指指戳戳,說她是個“瘋妹子”,勾引上了勘探隊裡的人,人家是大學生,是幹部,能要一個山妞?那幾個跟她要好的姐妹也不再跟她來往,她們的爹娘都阻著呢,怕跟英子也學瘋了。

但英子卻不在意,依然像嫂子一樣照顧著韓工,韓工為了避嫌,把鋪蓋一卷,上了井場,住在狹小、潮濕的材料房裡。

其實,這樣只能給英子增添麻煩。井場離食堂有三四裡地的山路,要是小班工人不在山上吃飯,她一天就得再多爬幾次山,專門去給韓工一個人送飯、送藥、送衣服。

韓工其實也很愛戀英子的,但他對自己傷在哪裡最清楚,怕以後會拖累了英子。因此,兩人都把深情藏在心裡,誰也不曾把一個愛字吐露出來。

風言風語終於傳到了英子爹的耳朵裡,那天,他來到合歡樹下,訓斥完英子便把她帶走了,後來聽說,英子被她爹送到縣城打工去了。但俺們都知道,英子肯定不會忘記韓工。

果然,她在縣城合算著韓工的藥快吃完了,就在醫院拿了藥,下了夜班,搭車到鎮上,再步行十幾裡山路,繞過村子給他送到井場。再把韓工積攢了好幾天的髒工衣、被褥拿到井場下麵偏僻的山溪旁,洗乾淨晾到井場的樹上。然後就順著來時的山道,再到鎮上坐車回縣城。

做這些,她都是悄悄的呢,要是讓村裡人知道了,閒話就更多了,自己的爹更會火冒三丈的。

夏日雨水多,有時一陰就是半個多月,山路不能走。一天下午,天空陰鬱,烏雲低沉,山裡一絲風都沒有,似乎在發酵一場疾雨。

忽而,我看見濃雲壓頭的山道裡,英子穿著火紅的方格短袖衫,提著一個兜子向井場走來,黑雲和綠樹把她烘托成了一團火,紅得有點熱烈,有點感人。

終身未婚的韓工

把“家屬欄”留給了英子

大夥看見了也都起哄,而韓工只是站在井場旁的入口處接了英子,把宿舍鑰匙給了她就又上鑽臺了,我們都氣急敗壞罵韓工不近人情。韓工卻面無表情,斜乜我們一眼,就繼續低頭查看那些從井底返上來的碎屑。

俺們都很納悶:人家還幾天才來一回,幹嗎那麼冷漠啊?你不就是一個大學生,一個技術員嗎?要是沒有英子如此悉心照顧你,就你那劣質身板還受過傷,早就送醫院大修了。

可以想像得出來,上了一夜班的英子,又走了十幾裡山道,該是如何的又累又困?

洗完了,天也即將黑了,陰雲沉重得似乎要落到地上一樣。鑽臺上,俺們看見英子沖我們擺了擺手,知道她要走了,又都催韓工去送送,送遠一點,送過山梁,送到沒有人看見的地方。

韓工抬起頭來看了看英子,目光裡有一種濃濃的情意在閃動,接著,又低下了頭,沉沉地對俺們說:“去勸勸她,叫她回家吧,別走了,要下雨。”

於是我就和幾個鑽工跳下鑽臺,跑到英子面前,挽留她。俺們說是韓工叫你回家的,怕你淋濕了,關心你呢。但英子只是微笑一下,深情地望一眼正在鑽臺上忙碌的韓工,又扭頭看看樹冠如蓋的合歡樹,還是向山外的縣城走去。

果然,剛交接完班,大雨就伴隨著狂風驟然而降,正全神貫注分析資料的韓工渾身一震,向山裡望去,然後心急火燎地跳下鑽臺,雨衣也來不及穿,就冒著大雨向山裡跑去。俺們怕他有危險,剛下了班的弟兄也都紛紛跳下鑽臺,跟他一起冒雨沖向深山……

我沒有去,因為我在操作鑽機。山裡的事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根鑽杆快打完的時候,大夥來了,但沒有看見韓工,我問他們,他們說韓工到醫院送英姐去了,英姐摔下了山崖,鮮血摻和著雨水都成了小溪……

第二天,韓工終於回來了,變得更加沉默。我們知道,他心裡掛念著英子。

水橋最後一口井終於打完了,這個勘探工期也結束了,地質隊要搬回基地。合歡樹食堂拆了,井架也搬到了山下,大家都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準備離開水橋。但韓工把自己的行李又搬到了合歡樹下英子家那間空房子裡。

英子出院了,一直躺在床上,生活還不能自理。走的時候,我們專門去看了韓工,去跟英子告別,告訴她會記住水橋,會記住合歡樹食堂,會記住她的手擀面。英子笑笑,勸韓工也隨隊走,工作還是大事。

但韓工沒有說話,只是給了俺們一個紙條,上面寫著水橋村的詳細地址,說,下個工期開工了就提前寫信告訴他,他會及時趕過去。韓工要在這裡長久住下了。

如今,俺隊上的人早已七零八落分散到了各地,詢問老單位的同事,才知道,英姐一條腿落下了嚴重殘疾,韓工也早知道自己傷及腰下註定不能生育,每年收工休息的時候,都會去水橋陪伴英姐。兩人相濡以沫二十多年,一直未婚,而韓工親屬一欄裡填寫的卻是英姐……

作者簡介:

范孟廣,筆名植梅先生,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中原油田作家協會副主席。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