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也說三聚環保百億合同之謎、三聚環保探疑

也說三聚環保百億合同之謎, 三聚環保探疑。

某週刊從來沒看過關注過, 但今天接連發了兩篇文章, 真不是蓋的, 立刻將三聚打到板, 不明就裡的韭菜瞬間被收割。 你洋洋灑灑一大堆, 就合同金額和關聯交易進行質疑, 有板有眼, MD打蛇打七寸, 可是你打著了嗎?跑了幾千公里, 工地你去看了, 存在不?存在。 存在說明合同是真的, 銷售收入也是真的, 應收賬款也是真的。 合同有沒有疑問, 公司有沒有關聯交易, 歸根結底最終要看有沒有真實的現金流入, 而不是信口雌黃。

那麼三聚應收賬款品質如何, 有沒按合同期限收回?應收能不能形成真正的現金流入?

某週刊能不能好好研究下三聚歷年財報, 財報能給你正確答案, 幾千公里路都跑了, 耗時大半個月(大半個月, 好意思說出口?), 花兩天好好研究下財報如何?你跑的很多地方, 我也跑過, 我耗的時間比你多了去了, 你只講片面的, 只看到不好的一面, 看不到政府、企業、工人為了當地經濟振興所付出的努力和所流的汗水。 供給側改革還要不要?淘汰落後產能還要不要?環境保護還要不要?經濟要發展, 企業要生存, 工人要吃飯。 如果你很懶, 不用研究財報就可以以偏概全, 那麼質疑有何意義?三聚的應收賬款, 以一年內應收為例, 在第二年大部分都得到收回, 在工期沒有結束的情況下,

被改造企業是如何支付的合同款?

我曾對三聚背後的資金佈局進行過分析, 便於投資者理解將模式中三方簡列為A、B、C。

A:海澱科技、北京潤豐、當地政府。

B:改造企業。

C:三聚環保

A做為三聚模式背後的金主, 組成相對複雜, 牽涉到海澱國投、海澱科技、眾信金融、潤豐資管、社會資本、產業資本、銀行貸款、企業自籌、政府平臺招商引資等眾多因數。

將A進一步細分為a、b、c。

a海澱科技:資金牽頭平臺, 包含海科融通、眾信金融、海澱國投旗下產業基金等因數

b當地政府:資金支持平臺, 包含企業自籌、銀行貸款、政府引資平臺等因數

c北京潤豐:資金管理平臺, 吸納、歸集、管理a、b、潤豐本身、及社會資金、產業資本等

專案資金來源是不是很清楚了?產業基金先期跟進,

足以保證工期結束後能按期支付工程額。 但是一開工就要待改企業借款投入, 無疑要背負沉重的財務負擔, 三聚先行墊付, 可以解決待改企業的資金困局。

你質疑海澱科技四兩撥千斤, 上杠杆, 玩需的, 難道大股東對自己的企業予以支援也是錯的?中國的民企遇到困境只能就地等死?三聚對待改造企業也是精挑細選和充分論證你造嗎、扶持對自己未來佈局有利的企業, 不會隨便拿錢打水漂。 你瞭解些三聚什麼?別的不說, 懸浮床加工重油, 誰都可以去看, 很簡單, 你去看了嗎?那麼多媒體和投資者都去看了, 都是睜眼瞎?一個造假的企業, 花費數年的功夫研究一門技術?生物質炭基肥, 三聚拍著胸脯對總理保證,

我們不需要政府補貼, 你造嗎?已經簽署數十個意向協議, 全國那麼多縣市, 都是白癡?

歸根結底, 沒有現金流入, 一切都是枉然, 三聚改造的企業, 改造完成後盈利性如何我並不妄下結論, 畢竟很多工程還沒有完工, 但是按施工進度現金流入卻是實實在在的, 至於B在正式投產後能否達到預期收益, 能否按期歸還A的款項, 跟造假有關係嗎? 證交所沒有規定上市企業必須公佈自己客戶的經營狀況, 三聚也沒有義務公佈改造企業以後的經營狀況, 但是仔細比較近兩年的財報, 也是可以發現一些端倪的, 結論是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兩個資料可以佐證:1、淨化產品銷售收入在經歷增長停滯的瓶頸期後, 開始重新步入增長,

說明產業聯盟已完工企業陸續開工生產, 淨化劑催化劑需求增長。 2、增值服務銷售收入迅速增長, 其增長來源於產業鏈聯盟已完工企業的產品銷售, 說明改造企業產品可以正常銷售。 (作者:西風清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