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供稿詩人李清發詩作一組

浣溪沙 少年憶(新韻)

少不知愁采樹芽, 門前屋後喂雞鴨。 柳笛吹到落春花。

赤腳沿溪摳蟹蠣, 光身潛水逮魚蝦。 兒歌聲裡伴回家。

評:

常有人說, 今人作詩, 難出古人之右。 其實, 今人與古人所居時代不同, 生活環境有異。 若合事而作, 又何疑無材可取?

這首詞, 作者就是從生活小事取材, 信手拈來, 平易通俗, 反映了農家恬靜生活的一個側面。

少年自是不知清貧為何, 爬樹、喂鴨、吹著柳哨下河摸魚蝦, 富有天然情趣。 明 蘇澹 就有一首言及“處處兒童吹柳笛, 扶持春事到清明”。

此中柳笛, 應是指柳哨。 清明節前後, 折一段小孩手指粗細的柳枝, 選光滑的一段, 搓、揉後擰下樹皮, 成為一個空筒。 用刀片切成大約一寸多一段, 把頭部稍稍削掉一層綠皮, 放在嘴裡輕輕吹, 就會在粗細不一的柳哨中吹出不同的聲調。 小時候, 每年那幾天, 頭戴柳枝兒自編的柳帽, 吹著柳哨, 是農家孩子樂此不疲的趣事。

上牆爬樹, 下河摸魚;打豬草, 喂雞鴨, 應是農家孩子的日常生活。 靈巧的孩子還會做蔥笛、吹葉子, 這些都是不分季節的。 蘇軾筆下就有“口吹蔥葉宋迎翁”的句子。

所以看到這首詞的時候, 雖然沒有“窮極技巧, 傾動一時”的驚豔, 然而也是寫得自然活潑, “柳笛吹到落春花“ 讀來熨帖。

文/解劍封琴

吟 清 明

森嚴墳墓紙燒休, 火燼煙飛恨自留。

野嶺青藤埋曲徑, 荒郊翠柏藏深丘。

年年寒日聽鴉叫, 歲歲清明號淚流。

長歎世間多聚散, 前人不見後人愁!

評:

這一首的味道在結句, 透骨情語。 (解劍封琴)

五律 韻醉

好客走天涯, 清風妙筆華。

高山留古韻, 大浪唱新花。

海內知誰戀?江南訪友家。

怡興蘭若醉, 月下抱琵琶。

評:

一句”月下抱琵琶“,

說盡江南情事。 (解劍封琴)

五律 長春

獨愛物華新, 晴光鳥探晨。

田園添路客, 草柳渡江濱。

白浪紅霞對, 青山綠水親。

平明尋景美, 散步詠長春。

評:

”平明尋景美“, 語近情遙, 眼前景, 口頭語。 使一篇之樸, 因一句之靈, 回一篇之運。 (解劍封琴)

作者簡介

李清發, 筆名蘭若子墨, 霜菊蘭若、蘭若幽谷, 號菊蘭散人。

系坊子區作協會員、中華詩人協會會員、子曰詩社社員。 一九六二年生于坊子區坊城街辦泉河頭村農民。 喜古文、周易研究、律絕古風宋詞和辭賦、近千首發表在《中華詩人》、《華美詩賦》《火炬綠風》、《坊子文藝》《遼河詩詞》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