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帶一本書走進春天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陽光逐漸變得溫暖, 有時還有春雨連綿降落, 草木開始萌動, 又要迎接一年的春色來臨。

這時候, 捧讀一本關於春天的書, 閱讀仿佛也和時令接上了頭。

《春天七日》

[日]德富蘆花 著 楊曉鐘 鐘倩 譯

陝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版

德富蘆花是日本近代著名社會派小說家, 散文家, 1898年發表小說《不如歸》而出名。

德富蘆花的散文不張不揚, 娓娓道來, 精美如水, 委婉如詩。 很多時候, 幾句, 十幾句, 就是一篇精美的小散文, 真像日本的俳句詩。 本書裡收的散文, 如《嫩草山的黃昏》、《春光台》、《次郎櫻》、《梅雨轉晴》、《花月夜》等, 都是和日本的春天有關。 如果沒有時間旅遊, 也可以掩卷想像。

精彩選摘

傍晚時分, 一輪圓圓的紅日悠悠地落下西山。

雲彩仿佛刷子般一點點向太陽正中掃去, 一幅圖畫躍然眼前。 已經抽穗的麥子在晚風中微微搖動。

《春風沉醉的晚上》

郁達夫 著

北京聯合出版社 2014年9月版

《春風沉醉的晚上》收錄了《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桂花》等郁達夫短篇小說名作。 郁達夫這些小說也帶有強烈的自傳體色彩,

他在這些作品中寄寓了個人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裡, 心靈的漂泊無依、生活的苦悶抑鬱。

《春風沉醉的晚上》內容並不像名字那麼浪漫, 窮作家和年輕女工在上海楊樹浦的租屋裡相識, 同是天涯淪落人。 而他的自傳體小說代表作品《沉淪》, 因為對男女性愛、性心理有著大膽的描述, 作品發表之後, 一度讓他飽受爭議。

精彩選摘

我這幾天來到了晚上, 等馬路上人靜之後, 也常常想出去散步去。 一個人在馬路上從狹隘的深藍天空裡看看群星, 慢慢的向前行走, 一邊作些漫無涯涘的空想, 倒是於我的身體很有利益。

春風沉醉的晚上, 我每要在各處亂走, 走到天將明的時候才回家裡。 我這樣的走倦了回去就睡,

一睡直可睡到第二天的日中, 有幾次竟要睡到二妹下工回來的前後方才起來, 睡眠一足, 我的健康狀態也漸漸的回復起來了。 平時只能消化半磅麵包的我的胃部, 自從我的深夜遊行的練習開始之後, 進步得幾乎能容納麵包一磅了。

《布封:鳥的世界》

[法]布封 著 [法]弗朗索瓦-尼古拉·馬蒂內 手工雕刻插圖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版

作者布封是18世紀法國最著名的博物學家,他花了足足40年,寫出36卷的巨著《自然史》。其中,《鳥類史》最被廣為稱道。

為了把他筆下的世界圖像化,布封邀請了同時代法國著名的雕刻藝術大師——弗郎索瓦-尼古拉·馬蒂內,為《鳥類史》手工雕刻插圖。弗郎索瓦欣然創作了1008幅極為精美的插圖,其中包括973幅鳥類圖。最初,這些插圖雕刻在42塊手工調色木板上,這正是這套《布封:鳥的世界》插圖的原形。這些插圖,準確優美地再現了布封眼中飛翔的精靈,其中有些鳥類,如塞內加爾長尾蜂虎、留尼旺紅鵐、大海雀早已絕跡。

1765年到1783年間,這些插圖分10卷陸續出版,至今,已經有兩個多世紀。對於愛鳥、愛生物的人來說,這可以是珍藏一生的博物藝術圖鑒。中文版還在原作基礎上,增補了各種鳥類的知識性條目介紹,融藝術欣賞性與知識普及性於一體。

《掌中花園》

張辰亮 著

中信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他一直都記得自己是園藝新手時的一個心願——有一本講述親身經驗的、不抄來抄去的園藝書來帶入門。這本書關注點就在好玩、好養的植物,尤其是迷你盆栽和生態造景。他一邊種盆栽,一邊用文字和相機記錄它們的狀態,最後長出效果後,繼續觀察它的長勢,把期間需要注意的要點都記錄下來,這才是對新手的最有用、最靠譜的。

精彩選摘

如果光看百合的花,你想死也想不明白為啥叫“百合”;可要是把它地下的鱗莖挖出來,你就會覺得,這名字還真形象:這鱗莖就像個蒜頭,一瓣瓣的“鱗片”緊緊抱合在一起,這就是百合的含義了。

百合的花更精彩,它又大又鮮豔,非常適合觀賞,比如花市最常見的香水百合。最重要的是,百合十分強健,適合中國環境。挑准種類,把鱗莖埋進地裡,就能僅僅靠雨水和陽光,年年開花給你看。像菜市場賣的食用百合,整個鱗莖埋進地裡就能開出美麗的大花。

《寂靜的春天》

[美]蕾切爾·卡遜 著 惲如強 曹一林 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版 2015年2月版

本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早也最有說服力的呼籲保護生態平衡、拯救地球的開山之作。

沒有鳥叫,沒有蟲鳴,這樣的春天該是一個怎樣的春天?蕾切爾·卡森是美國當時鳳毛麟角的女生物學家。早在1945年,卡森就接觸到了大量有關合成化學農藥DDT副作用的記錄。她瞭解到:到1958年,全美已有超過100萬英畝的土地被噴灑了強殺蟲劑。

1958年1月,卡森接到一封女友的來信。朋友在信中描述了一個小鎮的春天如何異乎尋常的安靜,聽不到了鳥鳴,感覺不到任何自然的氣息。她堅定了寫這本書的決心,經過4年的準備,書稿終於在1962年完成。這本書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相關立法得以通過,從而禁止美國國內再生產和使用農藥DDT。

精彩選摘

化學藥物的轟炸,就像穴居人使用的武器一樣粗糙,它們破壞了生命的結構,這種生命結構一方面是脆弱易壞的,另一方面卻具有神奇的堅韌性和恢復能力,而且能夠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回擊。

“控制自然”是一個傲慢的措辭,誕生于穴居時代的生物學和哲學,那時候人類便假設自然的存在就是為了人類的便利。對我們來說,如此原始的科學已經用最現代最可怕的武器武裝起來了,這些武器在對付昆蟲的時候,也反過來危害著整個地球,這是一個讓人驚恐的巨大不幸。

責任編輯、選書:蔣儉

圖:本報資料

設計:YY,老薑

《布封:鳥的世界》

[法]布封 著 [法]弗朗索瓦-尼古拉·馬蒂內 手工雕刻插圖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版

作者布封是18世紀法國最著名的博物學家,他花了足足40年,寫出36卷的巨著《自然史》。其中,《鳥類史》最被廣為稱道。

為了把他筆下的世界圖像化,布封邀請了同時代法國著名的雕刻藝術大師——弗郎索瓦-尼古拉·馬蒂內,為《鳥類史》手工雕刻插圖。弗郎索瓦欣然創作了1008幅極為精美的插圖,其中包括973幅鳥類圖。最初,這些插圖雕刻在42塊手工調色木板上,這正是這套《布封:鳥的世界》插圖的原形。這些插圖,準確優美地再現了布封眼中飛翔的精靈,其中有些鳥類,如塞內加爾長尾蜂虎、留尼旺紅鵐、大海雀早已絕跡。

1765年到1783年間,這些插圖分10卷陸續出版,至今,已經有兩個多世紀。對於愛鳥、愛生物的人來說,這可以是珍藏一生的博物藝術圖鑒。中文版還在原作基礎上,增補了各種鳥類的知識性條目介紹,融藝術欣賞性與知識普及性於一體。

《掌中花園》

張辰亮 著

中信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他一直都記得自己是園藝新手時的一個心願——有一本講述親身經驗的、不抄來抄去的園藝書來帶入門。這本書關注點就在好玩、好養的植物,尤其是迷你盆栽和生態造景。他一邊種盆栽,一邊用文字和相機記錄它們的狀態,最後長出效果後,繼續觀察它的長勢,把期間需要注意的要點都記錄下來,這才是對新手的最有用、最靠譜的。

精彩選摘

如果光看百合的花,你想死也想不明白為啥叫“百合”;可要是把它地下的鱗莖挖出來,你就會覺得,這名字還真形象:這鱗莖就像個蒜頭,一瓣瓣的“鱗片”緊緊抱合在一起,這就是百合的含義了。

百合的花更精彩,它又大又鮮豔,非常適合觀賞,比如花市最常見的香水百合。最重要的是,百合十分強健,適合中國環境。挑准種類,把鱗莖埋進地裡,就能僅僅靠雨水和陽光,年年開花給你看。像菜市場賣的食用百合,整個鱗莖埋進地裡就能開出美麗的大花。

《寂靜的春天》

[美]蕾切爾·卡遜 著 惲如強 曹一林 譯

中國青年出版社版 2015年2月版

本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早也最有說服力的呼籲保護生態平衡、拯救地球的開山之作。

沒有鳥叫,沒有蟲鳴,這樣的春天該是一個怎樣的春天?蕾切爾·卡森是美國當時鳳毛麟角的女生物學家。早在1945年,卡森就接觸到了大量有關合成化學農藥DDT副作用的記錄。她瞭解到:到1958年,全美已有超過100萬英畝的土地被噴灑了強殺蟲劑。

1958年1月,卡森接到一封女友的來信。朋友在信中描述了一個小鎮的春天如何異乎尋常的安靜,聽不到了鳥鳴,感覺不到任何自然的氣息。她堅定了寫這本書的決心,經過4年的準備,書稿終於在1962年完成。這本書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相關立法得以通過,從而禁止美國國內再生產和使用農藥DDT。

精彩選摘

化學藥物的轟炸,就像穴居人使用的武器一樣粗糙,它們破壞了生命的結構,這種生命結構一方面是脆弱易壞的,另一方面卻具有神奇的堅韌性和恢復能力,而且能夠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進行回擊。

“控制自然”是一個傲慢的措辭,誕生于穴居時代的生物學和哲學,那時候人類便假設自然的存在就是為了人類的便利。對我們來說,如此原始的科學已經用最現代最可怕的武器武裝起來了,這些武器在對付昆蟲的時候,也反過來危害著整個地球,這是一個讓人驚恐的巨大不幸。

責任編輯、選書:蔣儉

圖:本報資料

設計:YY,老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