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鼓勵一個人勵志名言名句大全

有時候莫名的不知所措, 只想覓一方寸之地, 靜靜的感受心跳和呼吸, 把不安的躁動和低落的情緒壓在心底, 輕輕的安撫, 遠離世俗的驚擾, 安逸一份平淡的心性。

鼓勵一個人的名言大全精選:

1.有時候忙碌和奔波並不是壞事, 它可以讓我們體會到日子的充實, 忘掉一切煩惱和不快。

2.你最痛苦的時候, 窗外有小鳥在快樂地歌唱;你最快樂的時候, 有人正受著病魔的折磨, 和死亡搏鬥, 掙扎。

3.人可有傲骨, 但不可有傲氣。

4. 人生沒有十全十美, 如果你發現錯了可以重新再來。 別人不原諒你, 你可以自己原諒自己。

但是千萬不要用一個錯誤去掩蓋另一個錯誤。

5.一個人不應該以自己的經驗和觀點去影響另一個人, 何況他不是你, 你也不是他。 每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都不一樣, 人生的酸甜苦辣應當自己嘗一嘗, 嘗試才是人生。

6.不要讓挫折感把你吞噬, 你就一定會成功。

7.機會不是等來的, 是爭取來的。

8.成功是一種心智的狀態。 想成功的人們,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成功者吧!

9.可能和不可能, 取決於人的決心。

10.生命不可能有兩次, 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呂凱特

鼓勵一個人的名言大全:

1.生命不等於是呼吸, 生命是活動。 ——盧梭

2.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

3.無論你覺得自己多麼的不幸, 永遠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4.無論你覺得自己多麼的了不起,

也永遠有人比你更強。

5.打擊與挫敗是成功的踏腳石, 而不是絆腳石。

6.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 失敗的人只跟自己學習經驗。

7.相信就是強大, 懷疑只會抑制能力, 而信仰就是力量。

8.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 否則帶給別人信心。

9.有壓力, 但不會被壓垮;迷茫, 但永不絕望。

10.開始努力吧!在這個過程中你必須放棄很多東西, 但你要明白它們都不是你最終想要的, 你要相信在你成功以後, 總有一天它們會再回來, 而且比現在更美好!

11.做決定之前仔細考慮, 一旦作了決定就要勇往直前、堅持到底。

12.人生舞臺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 關鍵是你願意表演, 還是選擇躲避。

13.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 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畫吧!

14.愛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記一切, 卻又小到連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納。

15.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 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 被時間所迷離, 被惰性所消磨。

16.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 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17.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 要想改變一些事情, 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

18.記住該記住的, 忘記該忘記的。 改變能改變的, 接受不能改變的。

19.假如我不能, 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 我就一定能。

20.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 能瞭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 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21.能沖刷一切的除了眼淚, 就是時間, 以時間來推移感情, 時間越長, 衝突越淡, 仿佛不斷稀釋的茶。

22.使我們不快樂的, 都是一些芝麻小事,

我們可以躲閃一頭大象, 卻躲不開一隻蒼蠅。

23.老鼠嘲笑貓的時候, 身旁必有一個洞。

24.人的一生, 貢獻所作所為的意義和價值, 比人們的預料更多地取決於心靈的生活。

25.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 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它自己。

26.人並非為獲取而給予;給予本身即是無與倫比的歡樂。

27.好自誇的人沒本事, 有本事的人不自誇。

28.對人來說, 最大的歡樂, 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29.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 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

30.最好的與最壞的創造了歷史, 平庸之輩則繁衍了種族。

31.凡過於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是結局很不幸的。

32.只有走完平凡的路程, 才能達到偉大的目標。

33.心中歡樂, 面帶笑容;心裡煩愁, 神傷體損。

34.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 你首先應該怎樣來對待別人。

35.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 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36.憂愁、顧慮和悲觀, 可以使人得病;積極、愉快、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情緒, 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37.活著一天, 就是有福氣, 就該珍惜。 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 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38.人生是個圓, 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畫出的圓圈, 其實, 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

39.千萬別迷戀網路遊戲, 要玩就玩好人生這場大遊戲。

40.命運負責洗牌, 但是玩牌的是我們自己!

古代勵志名言名句大全

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 而莫知與之為取。 ——《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穫, 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穫。)

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1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遨遊。)

1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14.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淩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1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1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1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18.言必信 ,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幹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2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23.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4.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幹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6.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30.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3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3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4.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36.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3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38.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3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40.學不可以已。——《荀子》

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穫。)

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1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遨遊。)

1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14.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淩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1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1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1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18.言必信 ,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幹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2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2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23.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4.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幹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6.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30.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3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3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4.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36.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3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38.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3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40.學不可以已。——《荀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