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搭上中國建廠熱潮,半導體設備愈燒愈旺

半導體產業要逐步達成自給自足, 已列為中國最重要的國家政策之一。 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相關企業, 搭上中國大陸地區建廠熱潮,

業績成長幅度也很驚人。

“中國臺灣地區沒有自己的晶圓公司, 永遠都要仰人鼻息、看人臉色。 ”好幾年前, 現任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 還在股東會上說服股東支持購併案;如今環球晶圓已從當年中美晶旗下半導體部門, 搖身成為全世界第三大矽晶圓廠, 僅次於日商信越、SUMCO, 被稱為“半導體鐵娘子”的徐秀蘭功不可沒。

矽晶圓供需吃緊

環球晶、台勝科、中砂 股價漲翻天

妹妹頭造形、一身樸素打扮, 樂在工作、凡事親力親為是徐秀蘭予人的鮮明印象。 2012 年購並日商 Covalent Materials, 虧損累累的公司在徐秀蘭積極整合以及日元貶值因素下, 短短 9 個月就轉虧為盈;去年中, 環球晶購並丹麥廠商 Topsil、年底再吃下美國 SunEdison 半導體矽晶圓廠;這都是徐秀蘭拍板定案,

並帶著團隊來回溝通。

一位業界人士表示, 環球晶圓皆是以小並大, 以中國臺灣地區小廠去吃美國、日本、歐洲大廠確實不容易, 而且都能很快讓公司轉虧為盈;借由購並取得技術、客戶及產能, 讓環球晶圓迅速壯大, 實在很厲害。

而環球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同樣驚人, 去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只賺 3 元, 11 月股價還在 80 元附近, 今年 2 月已見到 200 元, 短時間股價漲幅超過一倍, 堪稱是台股大驚奇。 環球晶之外, 另一家生產矽晶圓的台勝科同樣股價大漲超過一倍, 甚至連做再生晶圓的中砂也有六成漲幅, 關鍵就在於整體產業出現了劇烈變化。

以往市場對 12 寸矽晶圓廠嚴重供過於求的印象相當深刻, 半導體矽晶圓去年第四季報價跌落穀底,

近期雖有一波漲幅, 但距離之前高點仍很遙遠, 連一向保守的徐秀蘭都說, 短期內全球前幾大廠都沒有擴廠計畫, 加上中國新完工的半導體廠需求殷切, 這波景氣是“超級大循環”。

事實上, 在中國政府積極扶植下, 陸系半導體廠大舉擴廠, 引領相關半導體工程與耗材需求量持續攀升。 去年第四季以來, 12 寸矽晶圓需求持續擴增, 供需吃緊並出現明顯漲價潮, 尤其在利基型晶圓部分更是明顯。

(本文由 財訊授權轉載)

1974年創刊的《財訊》, 是臺灣財經雜誌中, 最資深也最權威的專業媒體。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 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 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

我們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 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Latest posts by 財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