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雲南石林舉行《阿詩瑪文化保護條例》聽證會

人民網石林5月27日電 5月25日, 石林縣對《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保護條例》舉行聽證會, 19名特邀聽證代表就阿詩瑪文化保護條例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會上, 聽證決策人石林縣副縣長蘇雲波對《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作了起草說明。 阿詩瑪文化是在石林地域形成的一種獨特的文化體系, 是各族人民創造並世代傳承,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傳承技藝及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是石林生存的根和源泉。

據瞭解, 目前, 石林縣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名錄74項,

其中國家級4項, 省級5項, 市級29項, 縣級36項, 國家級珍貴古籍文獻名錄2項;全縣共有非遺專案代表性傳承人133名, 其中國家級2人, 省級14人, 市級39人, 縣級78人;建有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藝術之鄉、非遺保護傳承基地、示範學校、重點培育學校等30個(其中省級4個、市級9個、縣級17個), 保護內容涵蓋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傳統手工藝等共9個類別74個項目, 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石林縣制定《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保護條例》, 旨在通過地方立法, 把阿詩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形成一種既保護又傳承的長效機制。

新起草並舉行聽證的《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保護條例》共有六章三十九條, 分別由總則、保護與管理、傳承與發展、開發與利用法律責任和附則構成

聽證會上, 與會的19位聽證代表認為, 阿詩瑪文化的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是石林縣各級人民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聽證代表們結合起草的《條例》, 就阿詩瑪文化的保護傳承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特別是建議把建設一個大型火把節和摔跤專用場地納入條例, 在石林景區到縣城之間建設一組標誌性雕塑, 建議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和黑龍潭廟會設立假期, 建立民族傳統摔跤示範村, 在《條例》中明確鼓勵著少數民族服裝, 在法律責任部分增加“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處罰部分對處罰主體進行明確, 在《條例》中突出保護畢摩文化, 增加對阿詩瑪文化作出貢獻的獎勵性規定等。

經過決策發言人對聽證代表的提問進行答辯、聽證代表審閱本人發言並核實簽字、聽證委員合議、聽證主持人總結歸納聽證代表的主要觀點和理由、聽證監察人對聽證會的舉行過程出具聽證監察意見等程式後, 聽證主持人石林縣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局局長李貴平表示, 根據聽證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條例》起草小組將對《條例》進行修改完善後逐級上報審批。 (虎遵會、韓福雲)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