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直播元年後的一地雞毛:300多家企業或將死亡200以上

成功的原因都一樣, 失敗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 光圈直播給直播行業敲響了新年的喪鐘。

文:毛利小二郎

今年早些時候, 最火的事情並不是某兩個網紅在一起而“被熱搜”了, 而是估值5億元的直播平臺光圈直播的轟然倒下, 給原本岌岌可危的直播行業敲響了新年的第一次喪鐘。

即使在2015年9月獲得了合一資本、紫輝創投、協同創新三家投資的1250萬的pre-A輪融資, 傍上了合一集團這個大腿也沒有避免死掉的命運。

你知道或不知道, 他們已經死了

其實光圈直播並不是直播行業最早死掉的平臺, 只是由於諸多原因,

很多平臺就這樣默默的關閉了, 或是平臺名不見經傳, 或是新聞沒曝光。 業內人士認為, 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 300多家直播平臺如無意外, 將倒下200家以上。

找了找相關資料發現:

至少已有8家無法登陸或宣佈關閉:愛鬧直播、網聚直播、趣直播、微播、凸凸TV、ulook要看直播、美瓜直播、貓耳直播;

至少有5家已經下架或停止服務, 即移看TV、咖喱直播、熊抓直播、名校直播、迅流直播;

有十幾家幾乎沒有活躍, 如meelive、逗播等;

有幾十家已經轉型為視頻公司, 如曾獲得趙寶剛數百萬天使輪投資的糾糾直播, 早已經轉型為包括直播內容和網劇在內的網路視頻內容生產公司, 甚至自家生產的網路內容也選擇放到一直播、美拍、花椒等更大的平臺上直播。

還有N多家聞所未聞的默默倒掉的平臺和N多家內容不忍直視的平臺。

崢嶸歲月, 風光不再

直播行業的創業者想必不會忘記2016年的前三個月, 那是直播行業的全盛時期, 據統計, 在那短短三個月時間裡, 包括映客、花椒、一直播等超過100家直播平臺拿到融資,

而這一眾直播平臺背後也不乏騰訊、歡聚時代等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下是搜集到的不完全資料: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國內至少有116家直播平臺, 90%還處於A輪及A輪之前, 處於天使輪融資的約占30%。 經過搜集資料發現, 走到B輪的公司不多, 目前只有一下科技E輪(旗下小咖秀、易直播等短視頻業務也包括)、全民快樂B輪、映客Pre-B輪。

雖然1年前風光無限, 但2017年已經過了2個月, 也只有2家直播平臺有融資消息透露, 小豬直播的A輪和夢想直播的Pre-A輪。

而且從既往投資情況來看, 幾乎沒有一家資本對直播平臺有長期而專注的投資, 近幾年的投資方十分鬆散, 基本沒有持續性和專注性。

直播緣何一地雞毛?

除了直播平臺的不作為, 如內容同質化、低俗化等, 直播行業的亂象也直接導致資本市場對直播的心寒, 如平臺觀看人數“放衛星”、主播與平臺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等主觀因素, 小編還梳理了諸多客觀因素。

政策因素。 這應該是去年下半年直播平臺大規模倒掉的最直接因素。

去年9月9日廣電總局“雙證上崗”的規定, 重申直播平臺必須獲得《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以及新增的必須獲得《資訊網路傳播視聽許可證》, 申請必須滿足2個條件:一, 持證企業須為國有控股企業;二, 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

如此這般, 大型平臺只能尋找能夠並購持證的“殼資源”收購, 而小平臺只能尋求被持證企業並購。在行業內,一張許可證被賣到3000萬元已經不是新聞。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YY旗下的YYLive與虎牙直播共用一個視聽許可證,戰旗TV的許可證來自于老東家浙報傳媒,映客直播的視聽許可證則來自于其創始人曾供職許久的多米音樂。

去年12月1日開始施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直播平臺和主播提出了“雙資質”、“先審後發”、“即時阻斷”等要求,按照規定,一家直播平臺必須要同時擁有《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網路文化運營許可證》,以及ICP證這三張才算合規。但目前獲得雙證的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數幾家。

“頻寬”、“內容”和“行銷”三大成本讓平臺不堪負重,也是直播行業預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播盈利單一,很多平臺長期處於“賠本賺吆喝”的階段。據網路公開資料顯示,虎牙直播2015年4個季度的營收為5500萬元、8350萬元、8240萬元、1.336億元。但其成本(分成+內容)費用高達6.727億元,8.33億元、9.055億元、8.037億元。

如此巨大的投入,產出還不夠請一個網紅。而同行業的一直播、映客、花椒、快手等200餘家直播平臺等大多未公佈2016實際營收,可想而知大多仍然處在燒錢階段,可能融資才是直播平臺最大的資金來源。

資本驟冷,這不是原因,是結果。

直播行業不像其他行業的良性發展態勢,直播的火爆是一場資本遊戲,因為去年資本市場在直播領域的瘋狂投資,才有創業公司林立,各大創企的涉足。然而長期燒錢的平臺並不能讓投資人看到希望,投資人不是傻子,平臺長期不能盈利,投資人當然不會繼續追投,上面說過的幾乎沒有投資方在直播領域有連續、專一的投資就是源於此。

另一個讓直播平臺心寒的是巨頭與國家隊的入場。

只留下其他的小型直播平臺在寒風中顫抖。

那麼問題來了,2017你準備入直播坑了嗎?

而小平臺只能尋求被持證企業並購。在行業內,一張許可證被賣到3000萬元已經不是新聞。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YY旗下的YYLive與虎牙直播共用一個視聽許可證,戰旗TV的許可證來自于老東家浙報傳媒,映客直播的視聽許可證則來自于其創始人曾供職許久的多米音樂。

去年12月1日開始施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對直播平臺和主播提出了“雙資質”、“先審後發”、“即時阻斷”等要求,按照規定,一家直播平臺必須要同時擁有《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網路文化運營許可證》,以及ICP證這三張才算合規。但目前獲得雙證的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數幾家。

“頻寬”、“內容”和“行銷”三大成本讓平臺不堪負重,也是直播行業預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播盈利單一,很多平臺長期處於“賠本賺吆喝”的階段。據網路公開資料顯示,虎牙直播2015年4個季度的營收為5500萬元、8350萬元、8240萬元、1.336億元。但其成本(分成+內容)費用高達6.727億元,8.33億元、9.055億元、8.037億元。

如此巨大的投入,產出還不夠請一個網紅。而同行業的一直播、映客、花椒、快手等200餘家直播平臺等大多未公佈2016實際營收,可想而知大多仍然處在燒錢階段,可能融資才是直播平臺最大的資金來源。

資本驟冷,這不是原因,是結果。

直播行業不像其他行業的良性發展態勢,直播的火爆是一場資本遊戲,因為去年資本市場在直播領域的瘋狂投資,才有創業公司林立,各大創企的涉足。然而長期燒錢的平臺並不能讓投資人看到希望,投資人不是傻子,平臺長期不能盈利,投資人當然不會繼續追投,上面說過的幾乎沒有投資方在直播領域有連續、專一的投資就是源於此。

另一個讓直播平臺心寒的是巨頭與國家隊的入場。

只留下其他的小型直播平臺在寒風中顫抖。

那麼問題來了,2017你準備入直播坑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