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重慶出臺全國首個商業街建設地方標準

重慶日報訊 近日, 由市商務委、市質監局共同制定的《重慶城市核心商圈建設規範》(簡稱《規範》)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備案正式發佈實施。 這也是全國首個商業街建設地方標準。

制定《規範》, 可以從形態、業態等方面回答什麼叫“重慶商圈”的問題, 維護商圈形象的嚴肅性、規範性;同時, 也是深化商貿流通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 有利於商業設施去庫存、去產能, 對引導全市商圈科學佈局、規範建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據悉, 《規範》對城市核心商圈的術語和定義、規劃、選址、規模、功能、業態、設施、交通、商業文化、新技術運用等內容作了規範化界定。

如城市核心商圈, 被定義為以城市中心廣場或商業步行街區為中心, 通過合理佈局多個零售、餐飲、旅遊、休閒、娛樂、文化和商務樓宇、星級酒店等設施, 形成的多業態、多功能、複合型商業商務集聚區。

那麼, 城市核心商圈如何選址?《規範》提出, 在老城區, 應依託歷史形成的商業基礎, 在城市已有商業核心集聚區通過改造升級, 打造建設城市核心商圈;在規劃建設的城市新區, 核心商圈選址則應充分結合城市規劃, 選擇在城市功能佈局、道路交通和居住人口等要素配置優越的區域佈局建設。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我市城鄉二元結構突出, 主城區與遠郊區縣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差距較大,

因此在商圈劃分上, 分為市級城市核心商圈和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兩種類型。 從占地面積看, 市級城市核心商圈原則上以1-2平方千米為宜, 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原則上宜在0.5-1平方千米。

按照《規範》, 市級城市核心商圈商業商務設施面積應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 服務人口100萬人以上, 社零達到100億元以上;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商業設施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以上, 服務50萬人以上, 社零達到30億元。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曾慶鈞分析, 市級城市核心商圈所在城區本身擁有30萬甚至50萬以上基本人口, 加上周邊區域及外來人口眾多, 輻射服務達到100萬人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一般以本區縣所在城市10萬甚至20萬以上人口為基礎,

加上本區縣各鄉鎮以及周邊區縣、臨近區域的人口, 服務50萬以上人口是最基本的目標。

《規範》還提出, 城市核心商圈應包括零售購物、現代商務、酒店住宿、餐飲美食、休閒娛樂、金融服務、都市旅遊、文化體驗等主要功能。

具體來看, 零售購物功能在市級核心商圈所有功能中的占比40%以上, 在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中的占比為50%以上。

“按照國內外城市核心商圈的經驗, 零售購物功能一般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功能, 在全部商業設施中一般所占比重在50%甚至60%以上。 結合重慶實際, 並考慮電子商務和網路購物的發展趨勢, 未來城市核心商圈的實體零售購物網點的比重將會略有下降, 因此將市級城市核心商圈的零售購物功能所占比重確定為40%以上,

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這一比例確定為50%以上。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而城市核心商圈的建設, 要求能夠為本區域及市內外各類單位、機構、人士提供商務辦公、研發設計等商務活動空間。 因此, 在商業商務設施構成中, 市級城市核心商圈的商務功能所占比重應達到20%左右, 區縣級城市核心商圈達到5%以上。

《規範》提出, 商圈還需具有滿足本區域及市內外消費者多層次餐飲需求的餐飲服務場所, 特別是具有能夠提供中高端餐飲和特色品牌餐飲服務的餐飲集聚區;同時還要能夠為市內外各級服務物件提供多層次的會議接待、商務宴請、旅遊住宿、大型宴請等服務,

具有滿足社會多層次需求的酒店設施條件。

《規範》還突出了城市核心商圈的休閒娛樂、都市旅遊和文化體驗功能。 包括商圈能夠提供滿足本地居民以及外來消費者多層次需求的休閒娛樂集聚空間或者依附於購物中心、酒店、商務樓宇的休閒娛樂場所;要通過都市文化氛圍、都市特色樓宇景觀、城市公園、街頭藝術雕塑、特色商貿等內容, 吸引本地居民及外來遊客休閒逛街和觀光旅遊;要通過城市特色文化、歷史文化、影視和文化演藝場所、文化館、博物館等載體, 向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提供文化體驗服務, 滿足居民和遊客的文化體驗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