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段祺瑞“三造共和”

□楊帆

袁世凱死後, 黎元洪繼任大總統, 段祺瑞就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 黎元洪很清楚, 他這個總統是要看總理的眼色行事的, 因此對段祺瑞處處忍讓。 然而, 在1917年5月18日英文《京報》披露段祺瑞與日本簽訂一億元軍事借款的秘密後, 黎元洪突然挺起腰杆, 一改往日唯唯諾諾的柔弱作風, 於5月23日果斷下令免除了段祺瑞國務總理與陸軍總長的職務, 令段祺瑞萬分震驚與震怒。 段祺瑞很快弄清了黎元洪挺直腰杆的原因——得到了一位實力派人物的支持。 這位實力派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辮子大帥”、駐紮徐州的安徽督軍張勳。

在民初的軍界中, 張勳可謂一大“怪物”。 民國六年了, 他依舊垂著一條大辮子, 他的定武軍全體將士, 也人人拖著一條大辮子。 張勳擁有58個營兩萬多兵力。 他願向黎元洪伸出橄欖枝, 不過是想借出兵之機, 行復辟清廷之實。

黎元洪罷免段祺瑞後, 陷入內外交困之中, 新內閣組不起來, 各省督軍紛紛宣佈獨立, 北京局勢動盪不安, 各國使節紛紛表示“憂慮”。 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 黎元洪把扭轉局面的希望寄託在張勳身上。 6月1日, 黎元洪以總統令急調張勳入京。 6月7日, 張勳以拱衛京師、武裝調停為名, 率五千餘精銳辮子兵北上“勤王”。 途經天津時, 張勳首先拜見段祺瑞, 徵詢意見。 段祺瑞本有假張勳之手趕走黎元洪之意,

卻因“兩造共和”, 不得不表示反對復辟。 當張勳離京前邀請段祺瑞赴京“共籌國是”時, 段祺瑞只是婉言謝絕, 對復辟之事未置一詞。

而張勳抵津後受到段祺瑞、徐世昌等人的勸阻, 態度有所動搖, 準備先扶植李經羲內閣做過渡, 然後再尋機復辟。 段祺瑞擔心夜長夢多, 決定給張勳復辟燒一把火, 促其生米煮成熟飯, 於是指使各省督軍反對李經羲組閣;又指使安徽省長倪嗣沖通電取消獨立, 各省督軍紛紛效仿。

既然各省督軍取消了獨立, 又反對李經羲組閣, 何必再為組閣之事浪費時間?加上康有為等復辟派慫恿, 張勳決定直接發動復辟。 6月30日張勳入清宮召開“御前會議”;當夜, 辮子軍佔領火車站、郵電局等要地;7月1日淩晨,

張勳率康有為、王士珍等50餘人, 擁清帝溥儀復位。

黎元洪眼見引狼入室, 於7月2日簽署命令罷免李經羲總理之職, 重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電請副總統馮國璋代理大總統職務, 隨後躲進了東交民巷。

段祺瑞早已做好出兵討伐的準備, 於7月3日以討逆軍總司令的名義, 發表討伐通電。 討逆軍很快攻入北京, 辮子軍復辟不得人心, 士氣大減, 一觸即潰。 7月12日, 張勳逃入荷蘭使館, 溥儀再次宣佈退位, 段祺瑞因此贏得了“三造共和”的美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