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怎樣面對孩子的不聽話

在孩子的世界裡, 除了玩, 還是玩。 接受適當的管束, 是他們的新課程。 世上沒有壞孩子, 重要的是為人父母者如何引導和教育。 即使孩子不聽話, 也適當的方法督促下, 也會轉化為良好的行為和正面的能量。 從這個角度入手, 借鑒專家們的意見, 讓寶貝們真正地健康成長。

家長先要管理情緒

要教育好孩子, 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管孩子時, 如果過於情緒化, 便難以處理孩子們的反抗。 通常, 父母的情緒失控, 可能來源於自己兒時不被理解的經歷。 面對孩子的不聽話行為, 有些父母會誇大問題的嚴重性, 例如, 孩子耍小性兒, 家長就覺得孩子“沒救了”, 孩子偶爾打了自己一下, 就認為他們“不愛自己”。 因此, 父母自身學會理智、平靜, 就事論事, 不要過多聯想, 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愛和挫折間的平衡教育

挫折是不可缺少的, 它有助於孩子的良好發展和心靈建設。

因此, 教育孩子就是在愛和挫折之間找到一種合理的平衡。 沒有愛的挫折教育是蠻橫的, 例如語氣很硬的說:“閉嘴”, “靠後站”等, 而無挫折教育的愛則是無意義的, 比如說:“一切都是可能的”, “一切都是為了你”, “所有人都喜歡你”, “一切都可以”等。

適度解釋巧表揚

要指出事情積極的一面, 並表揚孩子。 同時, 也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做了錯事, 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 事後要讓孩子明白, 發洩自我情緒要分場合, 不能以妨害周圍人的應得權利為前提。

學會說“不”

愛還愛不過來, 又怎麼捨得說“不”呢?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 會變得非常心軟。 孩子的要求, 不捨得拒絕, 怕孩子委屈, 怕孩子受到傷害, 怕失去他們的愛。 這麼多的顧慮, 讓很多事情的發展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 但作為父母, 需要瞭解樹立應有的權威是必要的。 孩子也該知道, 並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遂自己的心。 這就意味著, 他們有時要接受本不情願的結果。 但只要你覺得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好事,

就不要過於擔心他們的反抗。

讓孩子“好好解釋”

為了想要的玩具, 為了多吃甜點, 孩子可能以“哭”當武器。 如果他們嚎啕大哭, 你就變得慌張, 手足無措, 孩子的“小伎倆”就快要得逞了。 不如這樣應對:不提高音量, 也不要讓他感覺到你的緊張, 平靜地問“為什麼哭?”然後對他說:“好好說話, 不然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孩子為了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會儘快止住哭泣, 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

小聲說話

面對父母的拒絕, 有些孩子會故意提高嗓門, 哭鬧不止。 為了防止他們哭得更厲害, 有個小技巧:那就是低聲說話。 對, 就是反著來, 孩子們大聲叫嚷, 父母則小聲說話。 這樣他們為了聽清楚大人說的話, 最後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聲音。

事先約法三章

在孩子的行為可能造成“麻煩”之前, 先對孩子們說清楚要求。 比如, 要帶孩子去商場購物, 先想好孩子可能的調皮行為, 然後和他“約法三章”:

一:“和媽媽一起外出時, 一定要和媽媽在一起, 不能亂跑”;

二:“商場裡的東西很多, 但那不是我們的, 所以在摸之前, 要獲得售貨員阿姨的肯定才可以,明白嗎?”

三:“媽媽會買你需要的東西給你,但如果你用哭鬧來索取想要的東西,媽媽肯定不會買的。”

類似這樣,和孩子約定好,並確保他能明白,而且堅持執行,會培養出孩子的分寸感,進而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不該做。

要獲得售貨員阿姨的肯定才可以,明白嗎?”

三:“媽媽會買你需要的東西給你,但如果你用哭鬧來索取想要的東西,媽媽肯定不會買的。”

類似這樣,和孩子約定好,並確保他能明白,而且堅持執行,會培養出孩子的分寸感,進而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不該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