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香港影視武星四小龍:李小龍、梁小龍、成龍和狄龍的面面觀

李小龍、梁小龍、成龍和狄龍這四人被稱為香港武打明星中的“四小龍”, 他們各自以塑造的經典銀幕形象, 和出色的實戰能力, 奠定了自己在武壇和影迷心目中的堅實地位。 他們的共同點很多, 都是幼年好武好鬥, 都是街頭打架的能手, 都是十多歲就開始習武, 然後就開始走上了銀幕舞臺。 他們之間的不同點那就更多, 每個人因為家庭出身不同, 性格不同, 家庭婚姻各不相同, 各人所取得的事業成果, 以及最後的結局, 更是迵異不同的。

李小龍是中國人的驕傲, 他最為突出的成就, 是在1967年, 在他27歲的時候,

成功地創立了“截拳道”, 沒有招式, 丟棄套路, “以無法為有法, 以無限為有限”, ”截拳道“和中國任何拳派都不相同。 他事業的黃金時期是在美國度過的, 那裡開放的風氣, 使他沒有中國式的各類文化包袱和歷史陋習, 他徹底地清除了武學中的門派之見, 世界上任何一門拳術中的部分, 都可以拿來為我所用, 任何不實用的動作, 都可以毫不猶豫地丟棄, 目的只有一個, 那就是用最簡單的動作, 在最短的時間內, 擊倒你面前的對手, 這就是李小龍經常說的截拳道哲學。

李小龍

在沒有李小龍之前, 武術在世界上, 最多只是限於在華人區被人知曉, 在李小龍之後, 幾乎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功夫, 包括非洲, 李小龍算得上是中國武術走向世界最為經典的形象大使。 例如詠春拳, 以前只是南方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拳種, 在李小龍之後,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開了詠春拳館, 短時間內就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拳術, 與太極、少林、形意、八卦等拳享有同等的知名度。 李小龍在歷史上, 在世界上,

首開了通過電影這一形式傳播武術的先河, 在中華武術走向世界的過程中, 李小龍的貢獻, 不能說是絕後的, 但一定是空前的。 雖然他英年早逝, 只拍了四部半電影, 但那都是武學上的精品和電影上的精品, 影響的波及度是很廣泛的。 現代有詩人用舊體詩的形式懷念李小龍道:”梨園弟子詠青春, 踏海猶平拳道真。 一掃病夫龍骨傲, 唱他萬遍警來人。 “

梁小龍祖籍和李小龍同鄉, 都是廣東佛山順德人。 他們倆很早就認識, 梁小龍的叔叔梁小松和李小龍曾是同一影視公司的同事, 梁小龍的功夫是他叔叔教的, 他叔叔給李小龍做過武術指導, 兩人很早就熟識的。 李小龍後來到美國發展, 曾打算請和他關係融洽的梁小松去給他當管家,

後來因故沒有實現。 梁小龍也練習過詠春拳, 在練武上也很下苦功, 據稱, 當年別人用木樁來練橋手功夫, 梁小龍就用鐵樁, 以訓練手腳的硬度, 增強實戰能力。 他和李小龍一樣, 梁小龍腿功也很出色, 他在《大俠霍元甲》中飾演的陳真,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迷倒了一代大陸青年。

梁小龍

梁小龍在七、八十年代末就來過大陸, 在記者招待會上, 他說過來大陸就像回到家裡一樣之類的話, 結果, 臺灣那邊很不滿。 封殺他演的影視作品, 後來他又給弄得下海經過商, 不過梁小龍坦言自己從小就沒讀過什麼書, 對於經商理財不怎麼內行, 當時香港樓市正紅火時, 他不知供樓, 只知把錢鎖在家裡安全, 後來樓價高漲, 港幣貶值, 他守著拍片掙來的錢, 大叫後悔。 梁小龍在性格上比較保守, 他坦言在拍影視中最怕和女人拍床戲, 在國外曾有一次這樣的劇情, 他向導演和編劇請客, 請求修改劇本。 為懷念武術前輩和好友李小龍, 梁小龍主演了影視劇《截拳道》, 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功夫哲人的七十誔辰。

成龍是四小龍中,拍影視劇最多的一位,也是在影視上最為成功的,到目前為止,成龍主演的影劇劇,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已經超過了200億元,是響噹噹的影視一哥,他創辦有自己的影視公司。成龍祖籍是大陸安徽人,原名叫陳港生,出生於香港,很小就隨於占元在武打影視訓練班中學習,練過國內外多種拳術。大約是在七十年代初,李小龍那時已是名滿全球,他回來香港發展,在一次拍片場上,少不更事的成龍,向一代高手李小龍發起挑戰,一個回合,就被李小龍擊潰。後來,在李小龍拍攝《猛龍過江》時,成龍做過李小龍的替身,並在拍攝《精武門》時,成龍演了片中的一個小角色,被演陳真的李小龍暴揍,一拳打飛。

成龍

成龍的發跡是李小龍去世的多年以後,他在拍武打片時又有他自己新的創造,他把很多喜劇手法和滑稽諧趣的動作引入到武打片中,一改李小龍以來的那種武俠片中全是硬漢的風格,這很有成龍個人的特色,也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常引人捧腹大笑。

狄龍本名叫譚富榮,祖籍是廣東新會,和李小龍的老家靠得很近。和李小龍小時候一樣,狄龍幼年也愛打架滋事,為了戰勝對手,他從小也練的是詠春拳,實戰能力也是很出色的一位。狄龍十多歲就進入了嘉禾影視公司工作,後來和李小龍是同事。狄龍七十年代在《快活林》和《水滸傳》中相繼演了硬漢武松角色,很受觀眾歡迎,被稱為武松專業戶。影迷們評價他,武打招式淩厲,實戰風格突出。狄龍相繼榮獲了很多影視獎項,是嘉禾公司的支柱演員。

狄龍

1973年7月20日,一代武星李小龍在一名丁姓女明星家中突然身亡,因事出離奇,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迷,當時嘉禾的事業很受影響。在此危機時刻,狄龍接過李小龍的班,為嘉禾拍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作品,成功地佔領了市場,最終為小公司嘉禾戰勝大公司邵氏影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狄龍演的多是硬漢形象,他本人也確實就是一股硬漢氣質,在拍武打鏡頭時,他堅決不肯使用替身,為這事,他曾和老婆鬧起了矛盾。狄龍主演的影視劇在東南亞一帶很有影響力,他塑造的一系列美男子加硬漢子的人物,受到了眾多人士的青睞,他也曾有過影帝的稱譽,能和其他三位”龍星“並列,狄龍也自有他的獨到之處。

成龍是四小龍中,拍影視劇最多的一位,也是在影視上最為成功的,到目前為止,成龍主演的影劇劇,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已經超過了200億元,是響噹噹的影視一哥,他創辦有自己的影視公司。成龍祖籍是大陸安徽人,原名叫陳港生,出生於香港,很小就隨於占元在武打影視訓練班中學習,練過國內外多種拳術。大約是在七十年代初,李小龍那時已是名滿全球,他回來香港發展,在一次拍片場上,少不更事的成龍,向一代高手李小龍發起挑戰,一個回合,就被李小龍擊潰。後來,在李小龍拍攝《猛龍過江》時,成龍做過李小龍的替身,並在拍攝《精武門》時,成龍演了片中的一個小角色,被演陳真的李小龍暴揍,一拳打飛。

成龍

成龍的發跡是李小龍去世的多年以後,他在拍武打片時又有他自己新的創造,他把很多喜劇手法和滑稽諧趣的動作引入到武打片中,一改李小龍以來的那種武俠片中全是硬漢的風格,這很有成龍個人的特色,也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常引人捧腹大笑。

狄龍本名叫譚富榮,祖籍是廣東新會,和李小龍的老家靠得很近。和李小龍小時候一樣,狄龍幼年也愛打架滋事,為了戰勝對手,他從小也練的是詠春拳,實戰能力也是很出色的一位。狄龍十多歲就進入了嘉禾影視公司工作,後來和李小龍是同事。狄龍七十年代在《快活林》和《水滸傳》中相繼演了硬漢武松角色,很受觀眾歡迎,被稱為武松專業戶。影迷們評價他,武打招式淩厲,實戰風格突出。狄龍相繼榮獲了很多影視獎項,是嘉禾公司的支柱演員。

狄龍

1973年7月20日,一代武星李小龍在一名丁姓女明星家中突然身亡,因事出離奇,死亡原因至今仍是迷,當時嘉禾的事業很受影響。在此危機時刻,狄龍接過李小龍的班,為嘉禾拍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作品,成功地佔領了市場,最終為小公司嘉禾戰勝大公司邵氏影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狄龍演的多是硬漢形象,他本人也確實就是一股硬漢氣質,在拍武打鏡頭時,他堅決不肯使用替身,為這事,他曾和老婆鬧起了矛盾。狄龍主演的影視劇在東南亞一帶很有影響力,他塑造的一系列美男子加硬漢子的人物,受到了眾多人士的青睞,他也曾有過影帝的稱譽,能和其他三位”龍星“並列,狄龍也自有他的獨到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