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得房率應當怎麼算?是否越高越好?

新房通編輯:賀翠明

得房率, 從字面上想必就能理解出八九分含義, 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 得房率=(建築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 , 如此, 得房率越高, 供我們支配的面積越大。

是不是感覺我們花了錢買房, 得房率越高就越划算!也不儘然, 一層層的剝開來看, 你就明白為什麼得房率越高不一定越好了。

得房率是和公攤有著密切關係。

公攤面積也是大家熟識的概念, 是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的簡稱, 包括電梯井、樓梯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等。

從得房率的公式中可以看出, 公攤越小, 得房率就相對越高, 隨之變化的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 例如電梯設備減少, 門廳變小, 過道變窄, 公共活動的空間變得逼仄, 如果遇到緊急狀態, 嚴重影響到了緊急疏散, 所以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性, 看來得房率過高, 也不一定是好事呢!當然, 如果你買的是多層住宅, 別墅之類的, 那應該對號入座, 不能和高層住宅相提並論。

反之, 得房率越低, 公攤也就是越大, 多見於高層住宅, 如果公攤過大, 得房率過低, 那對於購房者來說真的是肉疼, 購買的性價比也大打折扣。

那麼, 什麼樣的得房率才是比較合適, 符合標準的呢?

高層塔樓住宅(75%——78%), 公攤係數為(22%——25%)

高層板樓住宅(78%——85%), 公攤係數為(15%——22%)

小高層板樓住宅(85%——88%), 公攤係數為(12%——15%)

多層住宅(88%——95%), 公攤係數為(5%——12%)

從這個標準中, 我們可以看出, 不同的建築形態也是我們購房時衡量得房率的因素呢,

所以買房不要草率, 仔細推算也有必要。

為了保障自身權益, 在購買商品房時, 一定要在合同中約定公攤面積大小, 以免房子到手就縮水, 得房率大打折扣。

小編還想說的就是, 一些樓盤會打出得房率100%的廣告, 真的有得房率這麼高的房子麼?經過常理推算,

這樣的房子將沒有過道, 沒有樓梯, 沒有公共活動區域, 咋住?是要飛來飛去的節奏嗎?針對這樣的廣告, 一般是另有乾坤, 可能是開發商把一些贈送面積算在內, 為買房製造噱頭, 吸引購房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