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關於宣紙的一些小知識

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熟宣。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 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 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 能收水暈墨、達到水走墨留之藝術效果。 寫意山水多用它。 生宣作畫追求的便是這種“多變”的墨趣, 落筆即定, 水墨滲沁迅速, 非熟練者不易掌握, 也正是這種神奇的多變性, 吸引了自古至今無數的名人巨匠在追求墨韻、變化的方面付諸了不懈的探索, 至今未間斷。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 故紙質較生宣為硬, 吸水能力弱, 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 因此特性, 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劃而非水墨寫意畫。 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 熟宣可再加工, 珊瑚、雲母箋、冷金、灑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 生宣則吸水力強。 用淡墨水寫時, 墨水容易滲入, 化開。 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 故創作書畫時, 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

方可得心應手。

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 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 “玉版宣”即屬此一類。

簡單區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用水接觸紙面, 水分立即散開的即為生宣、凝聚基本無變化的, 即為熟宣, 散開的速度較慢的為半熟宣(亦稱煮錘宣)。

對於最常用的生宣和熟宣, 特點主要有這幾樣:

生宣:由於造紙原料的配比的不同, 可分為:單宣(最薄)、單夾(較厚)、淨皮、棉料、夾宣(兩張並一張)和三層夾。 生宣具有吸水性能強的特點, 是書畫用紙的主要材料。 生宣要久藏為好, 剛生產出來的宣紙過於淨白, 故有火氣逼人之感。 久藏的生宣色澤柔和, 用墨用色更具韻味。 為了能使新的生宣能取得陳紙的效果, 可以將紙在風口掛放一段時間, 經過這樣處理的生宣紙稱為“風紙”。

熟宣:是配染膠礬的生宣, 具有著水後不滲化的特點。 如果再加以染色、灑金等工藝, 便可以產生繁多的品種。 熟宣的主要品種有:素宣、煮砭、玉版、蟬羽、冷金、虎皮等。 熟宣不宜久藏, 藏久要脫礬, 會出現局部滲墨的現象。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