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有《九陰真經》而不學,要麼是傻逼,要麼是牛逼

癡迷武學, 手上又有《九陰真經》。 他偏偏就是不學, 那他不是傻逼, 就是牛逼。

一、

瑛姑是很聰穎的, 一燈大師當年教她武功, 她能“一教便會,

一點即透”。 一燈大師也誇她“天資特別穎悟”。 後來在黑沼潛心鑽研術數, 更悟出“泥鰍功”來, 可見確是靈慧非凡。

但如此穎慧的瑛姑, 初見郭靖、黃蓉兩個小輩, 就被完全碾壓了。 算術不及黃蓉, 武功不及郭靖。 想想那十多年辛苦光陰, 竟有何用?如此境況, 也難免瑛姑要“眼紅鼻酸, 不自禁的又要流下淚來”了。

瑛姑對算術和武功的學習動力是很強的——她可是要上桃花島救人的。 她自己又特別聰穎, 怎麼到頭來十多年苦功竟似無用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荀子·勸學》中的那句:“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

瑛姑的武功, 只是早年一燈大師“隨便指點一二”, 目的也只是“健身延年”。 後來周伯通教了點穴功夫, 但王重陽、周伯通一共才在大理皇宮住了十來天,

瑛姑又能學多少呢?瑛姑于武學上是缺“學”的, 她能靠原來一點武功基礎, “思”出來“泥鰍功”, 已是難得了。 郭靖不如瑛姑聰穎, 卻歷經名師指點, 又有專業教材《九陰真經》, 他是專業的。

瑛姑不如郭靖, 是略知皮毛的業餘愛好者不如了大學專業學習者, 這是很自然的事。 瑛姑輸在了“學”上。

於算術上, 更是如此了。 黃蓉隨手就解了瑛姑冥思苦想的題。 瑛姑再出題目刁難, 也是須臾即解。 瑛姑和黃蓉的差距, 並不是天賦上的差距, 而是“學”的差距。

黃蓉家學淵源, 有現成的公式定理供她學習, 學了便會。 瑛姑卻沒有“學”, 她是自己苦思推導出的一兩個公式。 然而她苦思的公式, 又如何呢?

那女子面如死灰, 歎道:“只道這是我獨創的秘法,

原來早有歌訣傳世。 ”

她自以為是“神算子”了, 卻原來只是個業餘水準。

一個再聰明的人, 不學現成的公式定理, 而要靠自己的領悟, 重新自己推導公式定理。 她再厲害, 畢生的功力, 也不會高出一個中學生。

二、

瑛姑雖然缺乏“學”, 但對算術是真熱愛,

她也真是用心鑽研。 黃蓉臨走時給瑛姑留下三道算題, 這題不關利害, 卻也讓瑛姑沉浸其中。 以至於後來瑛姑要殺黃蓉, 黃蓉以三道算題答案要脅, 居然能讓瑛姑躊躇。

黃蓉解釋道:“任何複雜奧妙的功夫, 既經鑽研, 便不免令人廢寢忘食, 欲罷不能。 ”

這話不假, 但卻只對用心鑽研的人有效。 很多人口稱自己熱愛某某, 實際上卻並無瑛姑這種狀態。 他們絕不會用心如此, 甚至對其基本的瞭解幾乎等於零。

就像如果有人說:我非常喜歡《論語》, 其中說“道可道, 非常道”, 的是精妙異常。

那你就知道, 這人所謂的喜歡《論語》是個怎麼樣的狀態了。

所以我時常懷疑, 很多人口稱熱愛某物。 到底是喜歡那事物本身, 還是喜歡“喜歡那事物帶來的感覺”。

三、

瑛姑對算術還是真熱愛的。 她雖然缺乏“學”, 但那是她缺少“學”的機遇, 而非她不願意學。 但現在, 口稱熱愛的人, 再說缺少學的機遇, 卻是不能成立的理由了。 學的途徑實在是太多了, 你甚至大部分都能免費獲取。

這些道理自然是很簡單的了。 但不曉得為什麼,很多口稱熱愛某某的人,總是會沉迷於“思”而不去“學”。

他們最常掛在口邊的一個字便是“悟”了。哲學?那是要靠悟的。孔孟老莊?那是要靠悟的。甚至詩詞文學,總之都是靠“悟”的。但他悟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呢?

要麼是“只道這是我獨創的秘法,原來早有歌訣傳世。”的東西,要麼是不通到“甚至連錯的都不是”的也不知是什麼東西的東西。然而這些迷障,卻是老老實實讀點兒書就能消除的。

為什麼不呢,大概讀書太累了罷?“思”倒是輕鬆的緊的。

你要練武,《九陰真經》就在手頭,你就是不練,偏要練自己“悟”出來的玩意兒。並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悟”的東西超越了《九陰真經》。這等天才氣魄,卻不知是牛逼中的戰鬥機,還是傻逼中的戰鬥機了。

但不曉得為什麼,很多口稱熱愛某某的人,總是會沉迷於“思”而不去“學”。

他們最常掛在口邊的一個字便是“悟”了。哲學?那是要靠悟的。孔孟老莊?那是要靠悟的。甚至詩詞文學,總之都是靠“悟”的。但他悟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呢?

要麼是“只道這是我獨創的秘法,原來早有歌訣傳世。”的東西,要麼是不通到“甚至連錯的都不是”的也不知是什麼東西的東西。然而這些迷障,卻是老老實實讀點兒書就能消除的。

為什麼不呢,大概讀書太累了罷?“思”倒是輕鬆的緊的。

你要練武,《九陰真經》就在手頭,你就是不練,偏要練自己“悟”出來的玩意兒。並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悟”的東西超越了《九陰真經》。這等天才氣魄,卻不知是牛逼中的戰鬥機,還是傻逼中的戰鬥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