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他堅持沿用古法釀酒工藝,只為那一口延續千年的原漿紹興黃酒!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

……

我不敢想像一個沒有酒的人間,

更不敢想像一個沒有黃酒的中國。

黃酒, 被譽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

源於中國, 且唯中國有之。

黃酒至今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

而黃酒中, 又以紹興黃酒為最。

“紅酥手, 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

古往今來,

紹興黃酒不知道陶醉了多少

文人墨客、名人志士,

又促成了多少流傳千古的人文佳話……

沒有紹興黃酒,

就不會有“流觴曲水”的故事。

不會有王羲之乘著酒興,

在會稽(紹興)蘭亭

揮毫寫下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

沒有紹興黃酒,

就不會有“醉八仙”之一的

賀知章回鄉寓居“鑒湖一曲”飲酒自樂的佳話。

不會有李白寫給賀老的名句,

“稽山無賀老, 卻棹酒船回。 ”

沒有紹興黃酒,

就不會有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不會有那麼多人想就著一碟茴香豆,

喝一碗黃酒,

品品魯迅筆下的世間百態。

紹興黃酒,又稱紹興老酒。

自古以來就是黃酒中的佼佼者。

康熙《會稽縣制》就有

“越酒行天下”的記載。

古法釀制的純正紹興黃酒,

淳厚溫潤,愈陳愈香。

喝醉了隔夜也不會上頭,

還有驅寒活血通經的藥用價值,

是養生的佳品。

好羡慕那些

古時喜歡紹興黃酒的文人墨客呀。

想當年,

人家喝的可都是古法釀制的純黃酒呀!

可如今的我們呢?

相比之下就慘多了。

由於古法釀制黃酒的技術耗時且產量低,

現在絕大多數採用的是機械釀酒。

國家黃酒標準(GB/T17946-2008)

第3.3項有關於酒齡的解釋:

發酵後的原酒、酒缸、酒池或酒罐中

貯存陳年的酒齡,

以勾兌酒的加權平均酒齡計算。

比如十年陳,

可能裡面就是50%的十年酒,

25%的五年酒和25%的十五年酒,

真正的原漿酒只有那麼可憐的0.01%!

嗚呼哀哉!

如今市面上的黃酒99.99%都是勾兌酒,

便宜,味道統一,

但是口感和質地比起傳統手工釀制的黃酒,

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如今,

獲紹興黃酒地域產權保護的酒廠有15家,

其中,採用古法手工釀制的還不到3家。

而斗門鎮高師傅的酒廠就是其中一家!

高師傅的酒廠建於1744年,

距今已273年。

是如今為數極少堅持使用

古法手工釀制黃酒的酒廠。

遵循古法十二道工序純手工

冬釀庫藏十年原酒,

不勾兌!

機械釀酒一年可以四釀,

而古法釀酒是一年一釀。

高師傅和老祖宗一樣遵循萬物生長的規律。

春耕、夏生、秋收、冬釀。

不到時間不釀酒,

不到時間不開缸。

七月伏夏做酒藥。

八月桂開,制麥曲30天。

入冬後,制酒母20天,

接著浸米20天。

冬至時,正式落缸釀大酒,

發酵、開耙……

還要90-100天。

而春分一到,

高師傅會把剛釀好的酒一一封存入庫。

十年後這些酒才能重見天日。

四季輪回的釀制過程中,

高師傅堅持遵循古法釀制的十二道工序。

這種古法釀酒的技術,

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師傅始終相信:

“天有時,地有氣,

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然後可以為良。”

因此,高師傅對釀酒選材是極其嚴苛的。

紹興黃酒釀酒有這樣的說法。

酒中血——得天獨厚的鑒湖佳水。

酒中肉——上等精白糯米。

酒中骨——優良黃皮小麥。

鑒湖水來自紹興會稽山麓,

水質甘冽,密度大,呈中性,

且富含有利於微生物繁殖的礦物質,

一到隆冬浮游生物下沉,

水質尤為穩定。

有人曾做過實驗,

所有的其他釀酒材質和工藝皆不變,

只把鑒湖水換成別的水,

結果釀出的黃酒口感大大減色。

因此,高師傅釀酒取水只取鑒湖水。

《漢書》曾有記載:

“糯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上樽,

稷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中樽,

黍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下樽。”

可見,釀酒以糯米為佳,

又因為陳糯米長期貯存,

內部物質會發生化學變化,

米味變苦,產生油質,

所以高師傅選米只選當年產的精白糯米。

小麥是製作麥曲的原料。

它的主要功用不僅是液化和糖化,

而且是形成酒的獨特香味和風格的重要材質。

選釀黃酒的小麥,

就要選皮黃而薄,顆粒飽滿,

澱粉含量多,雜質少的當年產黃皮小麥。

有了上述這些精良材質,

再加上百年釀酒世家的秘制酒麴,

才能釀出純正的紹興黃酒。

把酒的品質看得尤為重要的高師傅,

對選材嚴苛到,

如果材料不夠好,他寧可不釀!

2001年、2003年,2013年這三個年份,

因為原料不合格,

高師傅竟然一滴酒也沒釀!

“平生百事懶,惟酒不待勸。”

高師傅釀出的十年陳釀,

隔著封口的荷葉都能聞到陣陣的酒香。

一碗琥珀色的佳釀,

散發出馥鬱芳香,

未入口已醉人。

而紹興老酒愈陳愈香,

品上一口十年陳釀,

濃郁醇厚,歷久彌香,

千年的歷史

仿佛也在那一口酒裡鮮活了起來。

紹興這座千年的古城,

因為紹興黃酒的存在而有了

自身獨特的個性和氣質。

外柔內剛,醇而不烈。

幾千年過去,

如今紹興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酒香浸潤,

民間酒俗多到數不勝數,

人生酒俗、節令酒俗、生活酒俗……

他們以酒為禮,以酒為儀,

以酒祈福、以酒為奠

……

在今天還能喝上一口純正的紹興黃酒,

這還要感謝高師傅以及

像高師傅一樣不急功近利,

堅持古法釀酒的人。

是他們的堅持,

才得以讓千年的佳釀傳承。

我們今天的黃酒愛好者才能感受到

和古人一樣的幸福和滿足。

一壇純正的紹興黃酒,

配上幾隻黃多油滿的大閘蟹。

邀上三五知己,

品酒吃蟹論古今。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撰文 | 伊瀾

編輯| 簡妮 見你

圖片 |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所有

投稿 | yami@yami.ren

沒有紹興黃酒,

就不會有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不會有那麼多人想就著一碟茴香豆,

喝一碗黃酒,

品品魯迅筆下的世間百態。

紹興黃酒,又稱紹興老酒。

自古以來就是黃酒中的佼佼者。

康熙《會稽縣制》就有

“越酒行天下”的記載。

古法釀制的純正紹興黃酒,

淳厚溫潤,愈陳愈香。

喝醉了隔夜也不會上頭,

還有驅寒活血通經的藥用價值,

是養生的佳品。

好羡慕那些

古時喜歡紹興黃酒的文人墨客呀。

想當年,

人家喝的可都是古法釀制的純黃酒呀!

可如今的我們呢?

相比之下就慘多了。

由於古法釀制黃酒的技術耗時且產量低,

現在絕大多數採用的是機械釀酒。

國家黃酒標準(GB/T17946-2008)

第3.3項有關於酒齡的解釋:

發酵後的原酒、酒缸、酒池或酒罐中

貯存陳年的酒齡,

以勾兌酒的加權平均酒齡計算。

比如十年陳,

可能裡面就是50%的十年酒,

25%的五年酒和25%的十五年酒,

真正的原漿酒只有那麼可憐的0.01%!

嗚呼哀哉!

如今市面上的黃酒99.99%都是勾兌酒,

便宜,味道統一,

但是口感和質地比起傳統手工釀制的黃酒,

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如今,

獲紹興黃酒地域產權保護的酒廠有15家,

其中,採用古法手工釀制的還不到3家。

而斗門鎮高師傅的酒廠就是其中一家!

高師傅的酒廠建於1744年,

距今已273年。

是如今為數極少堅持使用

古法手工釀制黃酒的酒廠。

遵循古法十二道工序純手工

冬釀庫藏十年原酒,

不勾兌!

機械釀酒一年可以四釀,

而古法釀酒是一年一釀。

高師傅和老祖宗一樣遵循萬物生長的規律。

春耕、夏生、秋收、冬釀。

不到時間不釀酒,

不到時間不開缸。

七月伏夏做酒藥。

八月桂開,制麥曲30天。

入冬後,制酒母20天,

接著浸米20天。

冬至時,正式落缸釀大酒,

發酵、開耙……

還要90-100天。

而春分一到,

高師傅會把剛釀好的酒一一封存入庫。

十年後這些酒才能重見天日。

四季輪回的釀制過程中,

高師傅堅持遵循古法釀制的十二道工序。

這種古法釀酒的技術,

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師傅始終相信:

“天有時,地有氣,

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然後可以為良。”

因此,高師傅對釀酒選材是極其嚴苛的。

紹興黃酒釀酒有這樣的說法。

酒中血——得天獨厚的鑒湖佳水。

酒中肉——上等精白糯米。

酒中骨——優良黃皮小麥。

鑒湖水來自紹興會稽山麓,

水質甘冽,密度大,呈中性,

且富含有利於微生物繁殖的礦物質,

一到隆冬浮游生物下沉,

水質尤為穩定。

有人曾做過實驗,

所有的其他釀酒材質和工藝皆不變,

只把鑒湖水換成別的水,

結果釀出的黃酒口感大大減色。

因此,高師傅釀酒取水只取鑒湖水。

《漢書》曾有記載:

“糯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上樽,

稷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中樽,

黍米一鬥得酒一鬥為下樽。”

可見,釀酒以糯米為佳,

又因為陳糯米長期貯存,

內部物質會發生化學變化,

米味變苦,產生油質,

所以高師傅選米只選當年產的精白糯米。

小麥是製作麥曲的原料。

它的主要功用不僅是液化和糖化,

而且是形成酒的獨特香味和風格的重要材質。

選釀黃酒的小麥,

就要選皮黃而薄,顆粒飽滿,

澱粉含量多,雜質少的當年產黃皮小麥。

有了上述這些精良材質,

再加上百年釀酒世家的秘制酒麴,

才能釀出純正的紹興黃酒。

把酒的品質看得尤為重要的高師傅,

對選材嚴苛到,

如果材料不夠好,他寧可不釀!

2001年、2003年,2013年這三個年份,

因為原料不合格,

高師傅竟然一滴酒也沒釀!

“平生百事懶,惟酒不待勸。”

高師傅釀出的十年陳釀,

隔著封口的荷葉都能聞到陣陣的酒香。

一碗琥珀色的佳釀,

散發出馥鬱芳香,

未入口已醉人。

而紹興老酒愈陳愈香,

品上一口十年陳釀,

濃郁醇厚,歷久彌香,

千年的歷史

仿佛也在那一口酒裡鮮活了起來。

紹興這座千年的古城,

因為紹興黃酒的存在而有了

自身獨特的個性和氣質。

外柔內剛,醇而不烈。

幾千年過去,

如今紹興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酒香浸潤,

民間酒俗多到數不勝數,

人生酒俗、節令酒俗、生活酒俗……

他們以酒為禮,以酒為儀,

以酒祈福、以酒為奠

……

在今天還能喝上一口純正的紹興黃酒,

這還要感謝高師傅以及

像高師傅一樣不急功近利,

堅持古法釀酒的人。

是他們的堅持,

才得以讓千年的佳釀傳承。

我們今天的黃酒愛好者才能感受到

和古人一樣的幸福和滿足。

一壇純正的紹興黃酒,

配上幾隻黃多油滿的大閘蟹。

邀上三五知己,

品酒吃蟹論古今。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撰文 | 伊瀾

編輯| 簡妮 見你

圖片 |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所有

投稿 | yami@yami.re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