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寶刀&蟒蛇?在鄂爾多斯流傳的這一神奇傳說你知道嗎?

鄂爾多斯民間故事

額爾合圖敖包的傳說

從前, 在鄂托克旗額爾合圖山梁上, 有一個幽靜的山洞, 洞口掛著一把亮光閃閃的刀,

人們都說那是一柄寶刀。

寶刀掛在洞口, 是為了鎮伏洞裡的一條巨蛇。 這以前, 巨蛇總是跑出來傷害牲畜, 殃及百姓, 弄得人們提心吊膽, 雞犬不安。 負責管理這一帶的諾彥便從遠處請來喇嘛, 施展法術, 鎮此妖蛇, 為民除害。 喇嘛布法誦經三天三夜之後, 便掛上了這柄寶刀, 鎮住了妖蛇。

這樣平安地過去了幾百年。 這裡年年都是豐收的光景, 月月都有祥和的瑞氣。

不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從東海彼岸來了一位客人, 是一個經營稀世珍寶的鉅賈。 額爾合圖諾彥帶著他的百姓盛情款待了這位商人, 並以隆重的蒙古族禮儀向他敬獻了鄂爾多斯百姓赤誠的心。 酒足飯飽之後, 商人提出要四下看一看此地可有什麼寶物,

額爾合圖諾彥陪同前往。

“老諾彥”, 商人發現了那柄寶刀, “這刀是一柄寶刀, 請您要一個價碼, 我想把它買走。 ”

“這萬萬不可!寶刀是鎮伏洞裡的妖蛇的。 寶刀一去, 妖蛇就會出來殃害額爾合圖的百姓, 使不得, 萬萬使不得!”

“哦?”商人來了興趣, 他堅持要親自去洞裡看一下那條妖蛇。 額爾合圖諾彥再三勸阻, 那商人還是進去了。

洞裡的妖蛇已經死去很久了。 商人卻假作與蛇搏鬥的樣子, 渾身沾滿了泥土, 狼狽不堪地走出來:“我已經把洞裡的妖蛇打殺了!”

老諾彥如釋重負, 趕緊上前給商人拍打泥土, 一副恭維的樣子:“好功夫, 好功夫!”

商人也裝出心有餘悸的神態。 稍歇片刻, 便進一步向老諾彥提出了要求:

“妖蛇和寶刀, 兩樣東西我都想買,

請老諾彥給個價碼。 ”

“這個·······”老諾彥還有些猶豫。

“您想, 把它們賣給我, 既除禍又得利, 不是一舉兩得嗎?”

老諾彥被商人的花言巧語所騙, 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第二天清早, 商人便帶著寶刀去洞裡斬斷了妖蛇。 被斬的妖蛇立刻散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 它的身上沒有淌血, 卻不斷湧出金銀珠寶, 商人把它們都帶走了。

額爾合圖諾彥得知後懊悔萬分。 為了告誡子孫後代不再上當受騙, 老諾彥便親手壘起了一座敖包。 這座敖包就叫“額爾合圖敖包。 ”

——楊·道爾基

(節選自《鄂爾多斯民間故事集萃》,原文標題《額爾合圖敖包》)

《鄂爾多斯民間故事集萃》由王生榮、張彩雲策劃、主審,何知文主編。作為東勝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一部分,《鄂爾多斯民間故事集萃》是精選了31位作者的340余篇作品編輯而成的。該書分門別類,通過“地名趣聞”、“神話傳說”、“民俗花絮”、“生活光碟”、“史海浪花”、“宦海剪影”、“笑話攬勝”、“智者巴拉根倉傳奇”、“笑星楊三換的故事”和“動物故事”十個欄目,從各個角度廣泛、全面地搜集整理了鄂爾多斯民間故事,是名副其實的鄂爾多斯民間故事的集萃之作。

(節選自《鄂爾多斯民間故事集萃》,原文標題《額爾合圖敖包》)

《鄂爾多斯民間故事集萃》由王生榮、張彩雲策劃、主審,何知文主編。作為東勝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一部分,《鄂爾多斯民間故事集萃》是精選了31位作者的340余篇作品編輯而成的。該書分門別類,通過“地名趣聞”、“神話傳說”、“民俗花絮”、“生活光碟”、“史海浪花”、“宦海剪影”、“笑話攬勝”、“智者巴拉根倉傳奇”、“笑星楊三換的故事”和“動物故事”十個欄目,從各個角度廣泛、全面地搜集整理了鄂爾多斯民間故事,是名副其實的鄂爾多斯民間故事的集萃之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