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 現在人們只知道這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傳說, 西元前340年, 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 面臨亡國之痛, 於五月五日,

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 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 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 以後, 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每到這一天, 人們便用竹筒裝米, 投江祭奠, 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 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 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 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 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 以後可用艾葉包住, 將五色絲線捆好, 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 ”於是, 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 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但據專家考證, 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 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粽是祭屈原,

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 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

實際上, 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 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 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據記載, 早在春秋時期, 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 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 稱“筒粽”.東漢末年, 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 因水中含堿, 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 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 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 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 還添加中藥益智仁, 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 ……煮之, 合爛熟, 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 一名粽, 一名黍。 ”南北朝時期,

出現雜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 品種增多。 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 粽子的用米, 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 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 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 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明時期, 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 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 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