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我愛我家》到《愛情公寓》中國情景喜劇20年沉浮

那時候葛大爺還留著頭髮, 梁天瘦得像根麻杆, 英達和宋丹丹還是恩愛夫妻, 如今已經當媽的關淩那時候還是個上小學的娃娃……你或許沒有留意,

電視劇《我愛我家》播出已經20年了。 在它之後, 馬大姐、郭芙蓉、曾小賢陸續出現, 卻未有超越《我愛我家》的。 情景喜劇到底怎麼了?那些經典劇集背後, 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本期《貴圈》採訪英達、英壯、呂小品、俞白眉、韋正等人, 為大家還原情景喜劇20年的沉浮歲月。

文_騰訊娛樂

前傳 《我愛我家》籌拍波折多

情景喜劇是徹頭徹尾的舶來品, 是英達從美國那裡“順”來的。 1992年, 王朔和英達合作的電視劇《愛你沒商量》收視不佳, 讓英達想起了在美國留學時看到的《考斯比秀》——一種將觀眾引入拍攝現場, 同時收錄觀眾真實笑聲的全新模式。 想翻身的英達和王朔一拍即合, 於是給了《我愛我家》, 甚至整個中國情景喜劇一個機會。

王朔靠“三陪”忽悠投資 創作前臨時跑路

兩人在商量了幾百字的故事大綱後, 便琢磨著如何拉錢。 按照英達“有好事得先想著親戚”的性格, 他很快便將目標鎖定在一位元東北的遠房表舅身上。 據英壯回憶, “那個表舅是個養魚的企業家, 跟影視行業一點關係沒有。 ”在王朔、英達、英甯成立的“拉投資專項小組”在東北表舅家陪喝酒、陪滑雪、陪嘮嗑的三陪攻勢下, 他們成功忽悠下了這筆投資。 “具體數字不記得了, 但幾百萬總是有的。 ”英達笑呵呵地說。 就在拉到錢、準備進入劇本創作時, 王朔卻因為《愛你沒商量》折戟受不了輿論壓力, “跑路”去了海南。 這個突發狀況打亂了英達的計畫, 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堂弟, 北大戲劇社的骨幹—英壯。

後來, 王朔在《我愛我家》片頭字幕上的職位是策劃。

英達、英壯寫劇本與世隔絕 梁左入組扭轉大局

憑著大學時的磨合, 英達英壯繼續著《我愛我家》的劇本準備。 “那會兒的英達是名人了, 應酬特別多, 想安心寫作就得閉關。 後來我倆在西山的一小招待所裡封閉創作, 完全與世隔絕。 ”英壯回憶道, “天天吃白菜麵條, 英寧偶爾給我們送送燒雞, 解饞補腦。 ”哥倆在山裡這樣寫了一個多月, 可即便如此, 劇本的進度還是太慢。 這時候, 身在海南的王朔給英達打了一個電話, 推薦了一個編劇人選——梁左。 此前, 憑藉《虎口遐想》、《電梯奇遇》等春晚小品, 梁左在業界已經小有名氣。 正是他的加入, 讓《我愛我家》的劇本進度、包袱水準有了明顯提高。

按英達的說法, “《我愛我家》其實應該是梁左的《我愛我家》。

正傳 演員全是裙帶關係

與拉投資時找親戚的情景類似, 英達找演員時也是先從身邊人下手, 《我愛我家》成了中國電視劇史上最光明正大的“裙帶”劇組。 從1993年《我愛我家》開拍, 到1994年在電視臺播放, 這其中的許多故事, 也只有在當時那個年代才能發生。

演員:導演的媳婦、編劇的弟弟, 連老爹的朋友都來撐場

投資、劇本問題都解決了, 接下來就是找演員了。 大兒媳“和平”是最早定下來的, 其飾演者宋丹丹是英達當時的妻子。 那時的宋丹丹憑藉《超生遊擊隊》成為全國人民心中的偶像少婦, 遠比英達有名。 她的出演, 用今天的話講, 就是將整個劇組的卡司提高了一個級別。 相對于宋丹丹進組的夫妻情誼, 梁天的加盟就更加順理成章。 據鄭猛透露, 編劇梁左在創作劇中二兒子“賈志新”時, 一直把自己的弟弟梁天當做人物原型。 至於大兒子“賈志國”的扮演者楊立新, 是宋丹丹人藝的同事, 與英達也有過合作;飾小妹“賈小凡”的趙明明, 則是英甯當時的妻子、英達的弟媳;此外,“傅明老人”的扮演者文興宇,是在英達父親英若誠的推薦下受邀入組的,當時他已是中國實驗話劇院副院長了。

片酬:編劇酬勞全組最高, 英壯2000元、宋丹丹1000元

相較於如今的影視劇演員酬勞動輒要占到製作費一半的情況,《我愛我家》對編劇的尊重可謂誠意十足。楊立新曾透露,他拍《我愛我家》的片酬是每集300多塊錢。據英壯回憶,當時梁左的工資全組最高,“畢竟他幹了兩份工作:文學師和編劇。”他寫一集劇本的酬勞是宋丹丹的2-3倍,楊立新的7-8倍。由此可估算,英壯一集酬勞超過2000元,宋丹丹的每集片酬大概為1000元。而年齡最小的關淩,片酬只有每集50元。雖然演員掙得不多,但劇組的“福利”還是很“優厚”的,這得益於劇中眾多的植入廣告,某品牌冰淇淋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廠家沒給劇組一分錢,只是無限量供應冰淇淋而已。“這是梁天帶來的,”英達說,“他們在劇組裡放了個大冰櫃,裡面放滿了冰淇淋,劇組人隨便吃還管夠。”除此之外,還有電腦、飲水機、啤酒等等。“啤酒當時就是一箱箱地往家搬,大家特別高興,等於劇組發福利了。這些植入弄得我們劇組生活氛圍特別濃。”

只有保姆“小張”和孫女“賈圓圓”是憑演技入組的“實力派”。“小張”的扮演者沈暢,之前曾是銀河藝術團的童星,如今已退居幕後,成了藝人經紀;而演“賈圓圓”的關淩小朋友則是從三個備選小孩中脫穎而出,算是“海選冠軍”。

後傳 英氏喜劇爆發

《我愛我家》播出後,雖然有所爭議,但還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它不僅向全國觀眾普及了情景喜劇這一概念,更讓英達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有了英氏喜劇這塊金字招牌。公司建立後先後拍攝了《候車大廳》《中國餐館》《網蟲日記》《閒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等一系列劇集,更讓旗下英壯、呂小品、林叢等新人,練就了獨當大局的本領。

文興宇提攜英壯走向台前 英達最愛的作品生不逢時

1997年,描寫鐵路職工日常工作的情景喜劇《候車大廳》一下子將英壯從幕後推向台前,成為一名耀眼的喜劇明星。真正讓英壯堅定走演員路的,不是哥哥英達,而是文興宇老爺子。文興宇籌備《電腦之家》時,他不僅找來英壯擔任編劇,並鼓動他出演劇中的男一號,讓他的表演才華得到釋放,並為他成為英氏喜劇招牌演員奠定了基礎。在《候車大廳》之後,英氏拍攝了英達傾注最多心血、個人最喜歡的作品《中國餐館》,卻生不逢時。用英達自己的話說,“他裡面融入了我自己留學的經歷,花費了很大心血。”當《中國餐館》正準備開播的時候,發生了美國飛機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事件。電視臺方面緊急停播所有與美國相關的節目,《中國餐館》便位列其中。拖了將近10個月,英達將它半送半賣地給了一家電視臺,播出時電視臺將它刪減得面目全非。

呂小品片場偷師 《閒人馬大姐》走上導演路

《閒人馬大姐》的成功把英氏情景喜劇推上巔峰。這部戲不僅成就了蔡明,而且一拍就是近十年,成了國內壽命最長的情景喜劇。正是這部戲讓呂小品的導演才華得到發揮,成為英氏喜劇後期的領軍人物。自從在《我愛我家》中客串過小角色後,呂小品便經常出現在英氏喜劇的片場,有意識地站在英達身後,看導演如何指揮現場拍攝。拍攝《閒人馬大姐》時,英達見他好學聰明,每逢自己不在現場,便安排呂小品“代班”,為了防止愛老油條不聽指揮,英達對呂小品說,“你來指揮,我用對講機幫你傳話。”等到拍攝完成後,英達才告訴大家一切都是呂小品的指揮,讓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年輕人。比《馬大姐》稍晚,英氏喜劇的另一部代表作《東北一家人》開始拍攝,呂小品任執行導演。呂小品坦言,這部戲的火爆成了英氏情景喜劇最後的瘋狂。在這之後,英氏再沒有一部戲,能像之前一樣風靡全國了。

外傳 尚氏喜劇崛起

英氏喜劇的輝煌成就,讓其成為了情景喜劇的一代宗師。但由於模式雷同,它在進入新世紀後已開始逐漸走向下坡。與此同時,以尚敬、甯財神、俞白眉等為首的一批年輕人,已經躍躍欲試,開啟了有別于英氏喜劇風格之外的創作路線。

呂小品安排尚敬進組 《炊事班的故事》一炮而紅

尚敬入行首先要感謝的就是呂小品。呂小品在《閒人馬大姐》拍攝期間,好友周曉斌想塞個演員進劇組,就是如今名噪一方的尚敬。當時《馬大姐》為了拓展全國市場,加入了地方性角色。英達早就定了一個叫“何滬生”的上海人角色,但由於尚敬是四川人,呂小品頗費周折:“上海才一兩千萬人口,四川有一億多人呢,咱把‘滬生’改成‘蓉生’多好聽!”精明的英達被忽悠得一拍大腿,改了!尚敬就這麼進組當起了演員。離開《馬大姐》拍攝《向陽理髮店》的時候,雖然經常會向英達討教,但尚敬還是希望能做出自己的風格。直到《炊事班的故事》,尚敬才找到自己的一條新路。“我希望表達手段更多一點,劇情更鬧騰一點,因此,在創作時借鑒了歌舞、戲曲等形式。”作為一部軍旅題材的喜劇,尚敬把它做活了,《炊事班的故事》也成了尚敬的成名作。

《武林外傳》顛覆傳統 無厘頭幽默風靡全國

《炊事班的故事》播出時,尚敬到上海拍攝《都市男女》,正式和甯財神、姚晨、沙溢、喻恩泰等合作。甯財神鮮活、搞怪的寫作風格讓尚敬喜歡,惺惺相惜的倆人也謀劃著,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的喜劇打上一個全新標籤。由於《炊事班》的成功,尚敬、甯財神深感機會來了,便向求合作的投資人提出了武俠題材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的構思。2003年,甯財神開始了創作,尚敬開始挑選演員。於是在《都市男女》中合作過的沙溢就是“白展堂”,姚晨成了“郭芙蓉”,喻恩泰成了“呂秀才”。參與過《炊事班》演出的姜超成了“李大嘴”,而範明因為想拍正劇被寫沒了。《武林外傳》和之前的英氏喜劇那種寫實風格完全不同,隨著中國網路環境發生大改變,觀眾對於惡搞、段子等新形式的接受程度大為提升。最終,《武林外傳》在2006年播出後一炮打響,不但在全國各衛視黃金時段反復播出,還成功捧出了姚晨、閆妮等人,甚至連幕後編劇甯財神也都成了大明星。

除了尚敬,從英氏脫離出來的林叢也頗為成功。按呂小品的話說,林叢是英達手把手教出來的嫡傳弟子,參與了《候車大廳》《閒人馬大姐》等多部作品的導演工作。這位當年《我愛我家》的副導演,在2007年執導了《家有兒女》系列,也獲得了空前成功。

尾聲 《愛情公寓》 不算情景喜劇的情景喜劇

《武林外傳》之後,情景喜劇再無優秀作品令人掛懷。2009年,《愛情公寓1》開始在電視臺播出,故事圍繞一幢名叫“愛情公寓”青年公寓展開,講述了公寓內的青年男女之間所發生的故事。前兩季在播出後,反響平平,直到2012年第三季播出後,才發酵出巨大的好評,可謂喜劇中的大器晚成之作。

導演韋正不願和情景喜劇沾邊

正在全國觀眾感歎情景喜劇回潮時,該劇的導演韋正卻認為《愛情公寓》系列不應該劃入這個範疇。“我更願意稱它是都市爆笑偶像劇。首先它的拍攝週期很長,甚至超過一般電視劇;其次是單集劇長,45分鐘一集,哪個情景喜劇有這麼長?”除了劇中的笑聲外,《愛情公寓》再沒有情景劇的元素了,“還是更接近偶像劇。”韋正說到。《愛情公寓》的不同還在於,《我愛我家》等傳統情景喜劇重在現場拍攝,不僅三台機器同期錄製,還要收錄現場觀眾的笑聲,考驗的是導播的切換能力。《愛情公寓》的重心卻是後期剪輯,甚至小到字幕,都要經過精心設計。“不早不晚,才能達到效果”,韋正說,“就好比我們有場決戰紫禁之巔的動作戲,呂布出來以後,東方不敗說了四個字‘霸氣側漏’,它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為的就是刺激觀眾的笑點!”

評說 情景喜劇集體走向了沒落

實際上,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除了還在播的《愛情公寓》——這個接近情景喜劇的偶像劇外,我們似乎真的再也找不到成功的情景喜劇了。許多曾癡迷於情景喜劇創作的幕後功臣,都已紛紛轉行。他們或是改拍來錢快的電視劇,或是投身到高大上的電影圈,談到情景喜劇的沒落,每個人都表示出深深的無可奈何。

出路:政策扶持或者互聯網的介入

“所以就需要政策的扶持。”英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拍攝資金、播出平臺、題材,任何一方面的扶持都可以打破情景喜劇當下的怪圈。“互聯網的介入或許是一條出路。”呂小品說道。作為新興起的金主和播出平臺,視頻網站似乎能夠暫時緩解情景喜劇目前的窘境。他曾經也做過嘗試,2012年他就和蔡明等人依託互聯網的力量做了《奇異家庭》,只不過效果有限。英壯也說以目前的情況,很難讓他再去創作情景喜劇,什麼時候有了新的局面他才會再回來。

編劇的影響和題材的限制

“如果再出現一個粱左,我相信我還能超越《我愛我家》或者是達到那個水準。”英達提出了編劇人才的問題。不過編劇俞白眉卻不太認同這個觀點:“不該老說沒有人才,這個產業絕對不是只有這環缺失。比如編劇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平等對待呢?這是人才流失的原因。”此外,審查機制也導致了一些諷刺性的包袱不能運用。“光我自己經歷的戲,被斃的就多了。”呂小品回憶道。

情景喜劇陷入制播惡性循環

“《東北一家人》的製作費有多少?”當問到呂小品這個問題時,一向快人快語的他卻表示,“最好別問,錢實在少得可憐。可那會兒演員的價格低啊,照樣能請明星來。”沒有錢,就請不到明星;沒有明星,電視臺就不願意播;播不出去,就賣不出好價錢;賣不出高價,投資方要麼賠錢,要麼索性收手。這些問題讓情景喜劇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呂小品表示,就算起用了新人,你捧紅的演員也不愛在情景喜劇裡繼續演下去,因為花同樣的時間,人家在別的大劇裡已經賺了不知多少倍的酬勞了。

則是英甯當時的妻子、英達的弟媳;此外,“傅明老人”的扮演者文興宇,是在英達父親英若誠的推薦下受邀入組的,當時他已是中國實驗話劇院副院長了。

片酬:編劇酬勞全組最高, 英壯2000元、宋丹丹1000元

相較於如今的影視劇演員酬勞動輒要占到製作費一半的情況,《我愛我家》對編劇的尊重可謂誠意十足。楊立新曾透露,他拍《我愛我家》的片酬是每集300多塊錢。據英壯回憶,當時梁左的工資全組最高,“畢竟他幹了兩份工作:文學師和編劇。”他寫一集劇本的酬勞是宋丹丹的2-3倍,楊立新的7-8倍。由此可估算,英壯一集酬勞超過2000元,宋丹丹的每集片酬大概為1000元。而年齡最小的關淩,片酬只有每集50元。雖然演員掙得不多,但劇組的“福利”還是很“優厚”的,這得益於劇中眾多的植入廣告,某品牌冰淇淋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廠家沒給劇組一分錢,只是無限量供應冰淇淋而已。“這是梁天帶來的,”英達說,“他們在劇組裡放了個大冰櫃,裡面放滿了冰淇淋,劇組人隨便吃還管夠。”除此之外,還有電腦、飲水機、啤酒等等。“啤酒當時就是一箱箱地往家搬,大家特別高興,等於劇組發福利了。這些植入弄得我們劇組生活氛圍特別濃。”

只有保姆“小張”和孫女“賈圓圓”是憑演技入組的“實力派”。“小張”的扮演者沈暢,之前曾是銀河藝術團的童星,如今已退居幕後,成了藝人經紀;而演“賈圓圓”的關淩小朋友則是從三個備選小孩中脫穎而出,算是“海選冠軍”。

後傳 英氏喜劇爆發

《我愛我家》播出後,雖然有所爭議,但還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它不僅向全國觀眾普及了情景喜劇這一概念,更讓英達成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有了英氏喜劇這塊金字招牌。公司建立後先後拍攝了《候車大廳》《中國餐館》《網蟲日記》《閒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等一系列劇集,更讓旗下英壯、呂小品、林叢等新人,練就了獨當大局的本領。

文興宇提攜英壯走向台前 英達最愛的作品生不逢時

1997年,描寫鐵路職工日常工作的情景喜劇《候車大廳》一下子將英壯從幕後推向台前,成為一名耀眼的喜劇明星。真正讓英壯堅定走演員路的,不是哥哥英達,而是文興宇老爺子。文興宇籌備《電腦之家》時,他不僅找來英壯擔任編劇,並鼓動他出演劇中的男一號,讓他的表演才華得到釋放,並為他成為英氏喜劇招牌演員奠定了基礎。在《候車大廳》之後,英氏拍攝了英達傾注最多心血、個人最喜歡的作品《中國餐館》,卻生不逢時。用英達自己的話說,“他裡面融入了我自己留學的經歷,花費了很大心血。”當《中國餐館》正準備開播的時候,發生了美國飛機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事件。電視臺方面緊急停播所有與美國相關的節目,《中國餐館》便位列其中。拖了將近10個月,英達將它半送半賣地給了一家電視臺,播出時電視臺將它刪減得面目全非。

呂小品片場偷師 《閒人馬大姐》走上導演路

《閒人馬大姐》的成功把英氏情景喜劇推上巔峰。這部戲不僅成就了蔡明,而且一拍就是近十年,成了國內壽命最長的情景喜劇。正是這部戲讓呂小品的導演才華得到發揮,成為英氏喜劇後期的領軍人物。自從在《我愛我家》中客串過小角色後,呂小品便經常出現在英氏喜劇的片場,有意識地站在英達身後,看導演如何指揮現場拍攝。拍攝《閒人馬大姐》時,英達見他好學聰明,每逢自己不在現場,便安排呂小品“代班”,為了防止愛老油條不聽指揮,英達對呂小品說,“你來指揮,我用對講機幫你傳話。”等到拍攝完成後,英達才告訴大家一切都是呂小品的指揮,讓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年輕人。比《馬大姐》稍晚,英氏喜劇的另一部代表作《東北一家人》開始拍攝,呂小品任執行導演。呂小品坦言,這部戲的火爆成了英氏情景喜劇最後的瘋狂。在這之後,英氏再沒有一部戲,能像之前一樣風靡全國了。

外傳 尚氏喜劇崛起

英氏喜劇的輝煌成就,讓其成為了情景喜劇的一代宗師。但由於模式雷同,它在進入新世紀後已開始逐漸走向下坡。與此同時,以尚敬、甯財神、俞白眉等為首的一批年輕人,已經躍躍欲試,開啟了有別于英氏喜劇風格之外的創作路線。

呂小品安排尚敬進組 《炊事班的故事》一炮而紅

尚敬入行首先要感謝的就是呂小品。呂小品在《閒人馬大姐》拍攝期間,好友周曉斌想塞個演員進劇組,就是如今名噪一方的尚敬。當時《馬大姐》為了拓展全國市場,加入了地方性角色。英達早就定了一個叫“何滬生”的上海人角色,但由於尚敬是四川人,呂小品頗費周折:“上海才一兩千萬人口,四川有一億多人呢,咱把‘滬生’改成‘蓉生’多好聽!”精明的英達被忽悠得一拍大腿,改了!尚敬就這麼進組當起了演員。離開《馬大姐》拍攝《向陽理髮店》的時候,雖然經常會向英達討教,但尚敬還是希望能做出自己的風格。直到《炊事班的故事》,尚敬才找到自己的一條新路。“我希望表達手段更多一點,劇情更鬧騰一點,因此,在創作時借鑒了歌舞、戲曲等形式。”作為一部軍旅題材的喜劇,尚敬把它做活了,《炊事班的故事》也成了尚敬的成名作。

《武林外傳》顛覆傳統 無厘頭幽默風靡全國

《炊事班的故事》播出時,尚敬到上海拍攝《都市男女》,正式和甯財神、姚晨、沙溢、喻恩泰等合作。甯財神鮮活、搞怪的寫作風格讓尚敬喜歡,惺惺相惜的倆人也謀劃著,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的喜劇打上一個全新標籤。由於《炊事班》的成功,尚敬、甯財神深感機會來了,便向求合作的投資人提出了武俠題材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的構思。2003年,甯財神開始了創作,尚敬開始挑選演員。於是在《都市男女》中合作過的沙溢就是“白展堂”,姚晨成了“郭芙蓉”,喻恩泰成了“呂秀才”。參與過《炊事班》演出的姜超成了“李大嘴”,而範明因為想拍正劇被寫沒了。《武林外傳》和之前的英氏喜劇那種寫實風格完全不同,隨著中國網路環境發生大改變,觀眾對於惡搞、段子等新形式的接受程度大為提升。最終,《武林外傳》在2006年播出後一炮打響,不但在全國各衛視黃金時段反復播出,還成功捧出了姚晨、閆妮等人,甚至連幕後編劇甯財神也都成了大明星。

除了尚敬,從英氏脫離出來的林叢也頗為成功。按呂小品的話說,林叢是英達手把手教出來的嫡傳弟子,參與了《候車大廳》《閒人馬大姐》等多部作品的導演工作。這位當年《我愛我家》的副導演,在2007年執導了《家有兒女》系列,也獲得了空前成功。

尾聲 《愛情公寓》 不算情景喜劇的情景喜劇

《武林外傳》之後,情景喜劇再無優秀作品令人掛懷。2009年,《愛情公寓1》開始在電視臺播出,故事圍繞一幢名叫“愛情公寓”青年公寓展開,講述了公寓內的青年男女之間所發生的故事。前兩季在播出後,反響平平,直到2012年第三季播出後,才發酵出巨大的好評,可謂喜劇中的大器晚成之作。

導演韋正不願和情景喜劇沾邊

正在全國觀眾感歎情景喜劇回潮時,該劇的導演韋正卻認為《愛情公寓》系列不應該劃入這個範疇。“我更願意稱它是都市爆笑偶像劇。首先它的拍攝週期很長,甚至超過一般電視劇;其次是單集劇長,45分鐘一集,哪個情景喜劇有這麼長?”除了劇中的笑聲外,《愛情公寓》再沒有情景劇的元素了,“還是更接近偶像劇。”韋正說到。《愛情公寓》的不同還在於,《我愛我家》等傳統情景喜劇重在現場拍攝,不僅三台機器同期錄製,還要收錄現場觀眾的笑聲,考驗的是導播的切換能力。《愛情公寓》的重心卻是後期剪輯,甚至小到字幕,都要經過精心設計。“不早不晚,才能達到效果”,韋正說,“就好比我們有場決戰紫禁之巔的動作戲,呂布出來以後,東方不敗說了四個字‘霸氣側漏’,它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為的就是刺激觀眾的笑點!”

評說 情景喜劇集體走向了沒落

實際上,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除了還在播的《愛情公寓》——這個接近情景喜劇的偶像劇外,我們似乎真的再也找不到成功的情景喜劇了。許多曾癡迷於情景喜劇創作的幕後功臣,都已紛紛轉行。他們或是改拍來錢快的電視劇,或是投身到高大上的電影圈,談到情景喜劇的沒落,每個人都表示出深深的無可奈何。

出路:政策扶持或者互聯網的介入

“所以就需要政策的扶持。”英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拍攝資金、播出平臺、題材,任何一方面的扶持都可以打破情景喜劇當下的怪圈。“互聯網的介入或許是一條出路。”呂小品說道。作為新興起的金主和播出平臺,視頻網站似乎能夠暫時緩解情景喜劇目前的窘境。他曾經也做過嘗試,2012年他就和蔡明等人依託互聯網的力量做了《奇異家庭》,只不過效果有限。英壯也說以目前的情況,很難讓他再去創作情景喜劇,什麼時候有了新的局面他才會再回來。

編劇的影響和題材的限制

“如果再出現一個粱左,我相信我還能超越《我愛我家》或者是達到那個水準。”英達提出了編劇人才的問題。不過編劇俞白眉卻不太認同這個觀點:“不該老說沒有人才,這個產業絕對不是只有這環缺失。比如編劇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平等對待呢?這是人才流失的原因。”此外,審查機制也導致了一些諷刺性的包袱不能運用。“光我自己經歷的戲,被斃的就多了。”呂小品回憶道。

情景喜劇陷入制播惡性循環

“《東北一家人》的製作費有多少?”當問到呂小品這個問題時,一向快人快語的他卻表示,“最好別問,錢實在少得可憐。可那會兒演員的價格低啊,照樣能請明星來。”沒有錢,就請不到明星;沒有明星,電視臺就不願意播;播不出去,就賣不出好價錢;賣不出高價,投資方要麼賠錢,要麼索性收手。這些問題讓情景喜劇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呂小品表示,就算起用了新人,你捧紅的演員也不愛在情景喜劇裡繼續演下去,因為花同樣的時間,人家在別的大劇裡已經賺了不知多少倍的酬勞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