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端午節這麼過,最全的習俗活動和節日美味都在這啦!

農曆五月初五, 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也稱端五, 端陽。 此外,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

如:午日節、重五節, 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 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 但總體上說, 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關於端午你需要知道這些!

Dragon Boat Festival

1

端午節

端午節, 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 因仲夏登高, 順陽在上,

五月是仲夏, 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 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2

飲食習俗

黃米棗粽子

說起端午節的美食習俗, 自然不能少了粽子, 已有數千年歷史。 咱們山東人鍾愛用糯米或黃米包粽子,

餡料眾多, 不過最傳統的還是黃粘米加棗, 用葦葉包成三角形, 俗稱“棗粽子”。 臨沂沂蒙山區和日照等地區, 常用山坡上一種波勒樹葉包粽子。

艾草煮雞蛋

除粽子這一端午特定食品之外, 山東各地還有端午節吃艾葉煮雞蛋的習俗。

端午一大早, 家人便將新鮮的艾草放在鍋裡煮雞蛋。 雞蛋熟時, 蛋皮變成微綠色, 還帶著微微的艾草香。

碧筒飲

碧筒飲是濟南地區的習俗。 採摘剛剛冒出水面的新鮮荷葉盛酒, 將葉心捅破使之與葉莖相通, 然後從莖管中吸酒, 人飲蓮莖, 酒流入口中,

成為端午乃至炎夏的消暑飲。 史料記載:古代, 大明湖荷花盛開之際, 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 他們把湖中大蓮葉割下來, 盛上美酒, 用簪子將蓮葉中心部分刺開, 使之與空心荷莖相通。 從荷莖末端吸酒喝, “酒味雜蓮香, 香冷勝於水”。

五毒餅

五毒餅是北方端午節特有的節令食品, 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因此古人會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祈求健康。五毒餅其實就是玫瑰餅,只不過用刻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蓋在酥皮兒玫瑰餅上。有杏蓉、棗泥、綠豆蓉、芝麻等餡料。

3

傳統習俗

古代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中的惡日,陰陽交錯之日,多瘟疫病鬼毒氣。所以,端午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是驅邪避惡。作為興起于南方的傳統節日,地處北方的山東人端午節怎麼過呢?好客君諮詢了相關民俗學專家,一起來瞧瞧!

插艾蒿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山東地區普遍會在家門口插艾蒿。艾蒿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除了插艾蒿,膠東部分地區還插桃枝,臨沂地區則在大門上插柏枝,用以驅邪。

采藥

端午節,許多地方會有采藥習俗。史料記載:“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膠東地區,人們在日出前到田裡、地裡採摘車前子、紫花地丁、小麥苗、艾蒿等,帶回家曬乾後掛起,日後留做藥材用。

拉露水

端午節這天,在膠東一帶,家家戶戶起大早,在日出前,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葉上的露水給孩子擦臉,尤其是擦眼睛和耳朵,據說可以耳聰目明,一年不害眼病。民間認為,大人用露水擦臉和胳膊,一年身體好,牲口吃了端午草,不得雜病。

五彩線

端午節系五彩線的習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五彩線俗稱“長命線”,是用5種顏色的絲線撚成。這5種顏色必須是青、白、紅、黑、黃,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這五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象徵東、西、南、北、中,蘊含著五方神力。

五毒兜

在山東,端午這天,孩子們要帶“五毒兜”。上面繡有五毒圖(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確保健康。老人會在兜裡放一個溫熱的雞蛋,或用溫熱的雞蛋在小肚兒上滾幾滾,邊做邊說“一年不會肚子痛”一類的話。臨清地區,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會穿上母親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劃上五種毒蟲。

掛香包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這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

剪紙

端午節張貼剪紙的習俗,在蓬萊長島等地流行較廣,長島縣北面如砣磯島、大欽島、小欽島、北隍城島還保留著這一古老風俗。端午當天大門上要貼一對黃牛,房門上貼葫蘆、寶劍,窗上貼虎、貓。凡是房間有孔通外面的地方都要貼。在濱州一帶,有在大門上貼艾虎和剪紙葫蘆的習俗。

畫門符

濟南人過端午節流行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貼在門上。據說,這樣做可以驅“五毒”,防瘟疫。

雄黃酒

端午節這天,山東許多地方撒雄黃、龍黃於屋內牆角、窗臺、食物貯存處及廚房,以防害蟲,熏蛇、蠍等毒蟲。費縣人喜歡喝雄黃酒,相信雄黃酒有殺菌功能。鄒平地區,端午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招遠、諸城一帶,婦女兒童也習慣將雄黃酒塗在額頭等部位,驅邪防病。

“招招君”提前祝大家 端!午!快!樂!

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因此古人會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祈求健康。五毒餅其實就是玫瑰餅,只不過用刻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蓋在酥皮兒玫瑰餅上。有杏蓉、棗泥、綠豆蓉、芝麻等餡料。

3

傳統習俗

古代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中的惡日,陰陽交錯之日,多瘟疫病鬼毒氣。所以,端午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是驅邪避惡。作為興起于南方的傳統節日,地處北方的山東人端午節怎麼過呢?好客君諮詢了相關民俗學專家,一起來瞧瞧!

插艾蒿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山東地區普遍會在家門口插艾蒿。艾蒿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除了插艾蒿,膠東部分地區還插桃枝,臨沂地區則在大門上插柏枝,用以驅邪。

采藥

端午節,許多地方會有采藥習俗。史料記載:“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膠東地區,人們在日出前到田裡、地裡採摘車前子、紫花地丁、小麥苗、艾蒿等,帶回家曬乾後掛起,日後留做藥材用。

拉露水

端午節這天,在膠東一帶,家家戶戶起大早,在日出前,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葉上的露水給孩子擦臉,尤其是擦眼睛和耳朵,據說可以耳聰目明,一年不害眼病。民間認為,大人用露水擦臉和胳膊,一年身體好,牲口吃了端午草,不得雜病。

五彩線

端午節系五彩線的習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五彩線俗稱“長命線”,是用5種顏色的絲線撚成。這5種顏色必須是青、白、紅、黑、黃,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這五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象徵東、西、南、北、中,蘊含著五方神力。

五毒兜

在山東,端午這天,孩子們要帶“五毒兜”。上面繡有五毒圖(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確保健康。老人會在兜裡放一個溫熱的雞蛋,或用溫熱的雞蛋在小肚兒上滾幾滾,邊做邊說“一年不會肚子痛”一類的話。臨清地區,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會穿上母親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劃上五種毒蟲。

掛香包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這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

剪紙

端午節張貼剪紙的習俗,在蓬萊長島等地流行較廣,長島縣北面如砣磯島、大欽島、小欽島、北隍城島還保留著這一古老風俗。端午當天大門上要貼一對黃牛,房門上貼葫蘆、寶劍,窗上貼虎、貓。凡是房間有孔通外面的地方都要貼。在濱州一帶,有在大門上貼艾虎和剪紙葫蘆的習俗。

畫門符

濟南人過端午節流行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貼在門上。據說,這樣做可以驅“五毒”,防瘟疫。

雄黃酒

端午節這天,山東許多地方撒雄黃、龍黃於屋內牆角、窗臺、食物貯存處及廚房,以防害蟲,熏蛇、蠍等毒蟲。費縣人喜歡喝雄黃酒,相信雄黃酒有殺菌功能。鄒平地區,端午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招遠、諸城一帶,婦女兒童也習慣將雄黃酒塗在額頭等部位,驅邪防病。

“招招君”提前祝大家 端!午!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