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砸錢砸對了,果然是印度首部征服全球的超大片

(本文由毒舌電影原創:dsmovie)

《摔跤吧!爸爸》目前為止, 國內票房已超8億。

其實, 去年7月也有一部印度的誠意之作上映, 只不過很多人錯過了。

它是《巴霍巴厘王:開端》, 誠意不亞於《摔跤吧!爸爸》, 耗資更是印度之最, 超過17億盧比(約1億7千萬人民幣)。

在印度, 它的票房刷新了紀錄, 收攬了超過50億盧比。

也難怪, 印度人的神話史詩, 對中國人來說, 是缺了點吸引力。

我們之前談它, 總是貼上“印度開掛片”的標籤, 噱頭中不乏譏意。

說它開掛, 不誇張。

飛身射箭。

徒手萬斤。

橫掃千軍。

但不瞞你說, Sir在這些“適度魔幻化”的超人戲裡, 看見了我們的玄幻武俠片該有的范兒。

這部片的視覺衝擊也正因為開掛, 才拔高了三四層樓的水準。

它能被稱為“印度指環王”, 不是浪得虛名。

隨便截兩幅圖, 你就能感受到史詩級水準的戰爭戲。

上面這些, 只是《巴霍巴厘王:開端》。

而下部《巴霍巴厘王:終結》, 不久前在全球上映——

《巴霍巴厘王:終結》

Baahubali: The Conclusion

故事緊接上部, 很簡單, 哈姆雷特式, 分兩條故事線。 一條講述巴霍巴厘王的傳奇, 另一條, 講述巴霍巴厘王遇害多年後, 他僥倖逃生的兒子, 回到皇城向叔叔復仇。

故事, 有點套路;劇情, 少有懸念, 中規中矩;人物, 也比較典型, 不具深度。

再加上它令人望而卻步的片長——《巴霍巴厘王》兩部曲共達五個多小時。

這些加一起, 好像會不受歡迎?

不, 它的IMDb評分高達8.9。

同時, 它目前全球票房超過80億盧比(合美元1.203億, 人民幣8.59億), 成為首部超該數額的印度片。

為什麼?

正因為故事簡單, 沒有花過多時間建立複雜的糾葛, 它才能鋪墊出直白深沉的情感。

情感, 就像火藥。 《巴霍巴厘王》堆積了足夠的火藥, 再交給“開掛”的大場面, 將之引爆。

因此,即使時間超長,《巴霍巴厘王》的尿點也極少。

大場面不必說,文戲抓人,才是真本事。《巴霍巴厘王》的故事,不能說特出彩,但它接地氣,腳踏實地。

第一,主人公,夠硬。

布萊克·斯奈德在他的著名編劇指南《救貓咪》一書中,把“救貓咪”這項規則,列為編劇的一個“大前提”。他這樣解釋:

當我們見到主角時,他必須做點事,讓我們喜歡他並希望他勝出。

看看《巴霍巴厘王》是怎麼“救貓咪”的——

巴霍巴厘小時候跟著母親禱告,見到蠍子爬向母親,他立即抓在手裡。

他不願打擾母親,直到禱告完畢,才將蠍子丟掉。

成年後,巴霍巴厘每一次開掛,都在暗示觀眾——他有多牛逼。

開的掛多了,觀眾也真心感受到他的神通廣大。

當觀眾認同這個人的行動,又被他的能力驚豔——

“救貓咪”的策略就成功了。

第二,主人公的敵人,也不軟。

《救貓咪》中還提出了編劇的另一個金科玉律——“讓壞蛋壞到家”:

通過展示壞蛋的力量和不敗地位,主角必須做更多讓我們崇拜的事。讓壞蛋能力比主角強點,這樣主角擊敗壞蛋時就可以抬高主角。

《巴霍巴厘王》塑造反派,也給予了他極大的能力——徒手鬥蠻牛。

另一方面,又讓他不擇手段,“壞到家”——

戰爭中,絲毫不在乎自家人質的性命。

這個反派,最壞到家的,就是成功害死巴霍巴厘王。

這些情節一次次鋪墊著觀眾的仇恨,才讓最後巴霍巴厘王兒子的復仇,深入人心。

說到這,Sir就想提提與它同類型的國產神話史詩片《封神傳奇》。

它耗資5億,比《巴霍巴厘王》兩部花的錢還多。

同樣有爽爽的大場面。

但,人人都失望透頂。

《封神傳奇》的槽一晚上吐不完,Sir只帶你見識下它的主人公。

雷震子是第一主人公。試問,他夠硬嗎?

大敵來了,明明打得過,先跑……

被人一迷,就失去了心智……

另一個主人公哪吒,更別提,作風簡直下三濫。

不細心鋪墊觀眾情感,觀眾也只能得出“辣雞”的結論。

《封神傳奇》的浮躁,最擺在檯面的,就是它的異世界風情。加入了架空種族、奇裝異容、生化怪獸的它,把經典神話硬生生掰成廉價網遊。

沒有敬畏之心、只想嘩眾取寵的史詩故事,帶來的感覺只能是,畸形。

而《巴霍巴厘王》只對印度文化負責,尊重的前提下,再進行適度魔幻化的誇張和藝術創作,觀眾才買單。

決戰時,巴霍巴厘王即將戰敗,但在一個雕像的鼓舞下,他重新站起。

這個雕像是“靈根”,濕婆的男性生殖器雕像,象徵濕婆的力量。在印度,無人不知。

此外,影片裡的服裝、妝容,無一不是緊貼印式傳統審美。

在這樣的還原背後,是對自己民族的神話、英雄、文化的敬重之心。

有這樣的態度、踏實的故事,五小時,不長。

更別提那些好看的“開掛”戲——

《巴霍巴厘王:終結》,有超過40分鐘的戰爭戲,兩部曲的每一場戰爭,都有令人拍案叫絕的戰略。

一場平地戰爭中,巴霍巴厘被分配了攻城器具——投石車。

投石,攻城牆簡單,怎麼拿來打平原戰?

這個腦洞就開得好玩,巴霍巴厘用投石車投出巨大的紅布,掩蓋敵軍……

然後,射火箭串燒。

下部的大軍突襲戰,巴霍巴厘人手不足,請農民助戰。

於是,才有了這場壯觀的火牛大衝鋒。

是時候為好的“開掛”正名了。

開掛,是無視物理、瞎編亂造嗎?是不愛走心、偏愛裝逼嗎?

不,開掛是對電影視覺效果的極致追求。

因為,每一個匪夷所思的“掛”,都應該來自配合劇情的精妙創意。

有的“掛”,不需要花大錢,卻比那些狂燒錢的特效更具衝擊力。

而這,才是電影人的智慧。

毒舌電影App—— 嚴選好片,最大電影自媒體影評平臺,千萬影迷聚集的影視社區。

將之引爆。

因此,即使時間超長,《巴霍巴厘王》的尿點也極少。

大場面不必說,文戲抓人,才是真本事。《巴霍巴厘王》的故事,不能說特出彩,但它接地氣,腳踏實地。

第一,主人公,夠硬。

布萊克·斯奈德在他的著名編劇指南《救貓咪》一書中,把“救貓咪”這項規則,列為編劇的一個“大前提”。他這樣解釋:

當我們見到主角時,他必須做點事,讓我們喜歡他並希望他勝出。

看看《巴霍巴厘王》是怎麼“救貓咪”的——

巴霍巴厘小時候跟著母親禱告,見到蠍子爬向母親,他立即抓在手裡。

他不願打擾母親,直到禱告完畢,才將蠍子丟掉。

成年後,巴霍巴厘每一次開掛,都在暗示觀眾——他有多牛逼。

開的掛多了,觀眾也真心感受到他的神通廣大。

當觀眾認同這個人的行動,又被他的能力驚豔——

“救貓咪”的策略就成功了。

第二,主人公的敵人,也不軟。

《救貓咪》中還提出了編劇的另一個金科玉律——“讓壞蛋壞到家”:

通過展示壞蛋的力量和不敗地位,主角必須做更多讓我們崇拜的事。讓壞蛋能力比主角強點,這樣主角擊敗壞蛋時就可以抬高主角。

《巴霍巴厘王》塑造反派,也給予了他極大的能力——徒手鬥蠻牛。

另一方面,又讓他不擇手段,“壞到家”——

戰爭中,絲毫不在乎自家人質的性命。

這個反派,最壞到家的,就是成功害死巴霍巴厘王。

這些情節一次次鋪墊著觀眾的仇恨,才讓最後巴霍巴厘王兒子的復仇,深入人心。

說到這,Sir就想提提與它同類型的國產神話史詩片《封神傳奇》。

它耗資5億,比《巴霍巴厘王》兩部花的錢還多。

同樣有爽爽的大場面。

但,人人都失望透頂。

《封神傳奇》的槽一晚上吐不完,Sir只帶你見識下它的主人公。

雷震子是第一主人公。試問,他夠硬嗎?

大敵來了,明明打得過,先跑……

被人一迷,就失去了心智……

另一個主人公哪吒,更別提,作風簡直下三濫。

不細心鋪墊觀眾情感,觀眾也只能得出“辣雞”的結論。

《封神傳奇》的浮躁,最擺在檯面的,就是它的異世界風情。加入了架空種族、奇裝異容、生化怪獸的它,把經典神話硬生生掰成廉價網遊。

沒有敬畏之心、只想嘩眾取寵的史詩故事,帶來的感覺只能是,畸形。

而《巴霍巴厘王》只對印度文化負責,尊重的前提下,再進行適度魔幻化的誇張和藝術創作,觀眾才買單。

決戰時,巴霍巴厘王即將戰敗,但在一個雕像的鼓舞下,他重新站起。

這個雕像是“靈根”,濕婆的男性生殖器雕像,象徵濕婆的力量。在印度,無人不知。

此外,影片裡的服裝、妝容,無一不是緊貼印式傳統審美。

在這樣的還原背後,是對自己民族的神話、英雄、文化的敬重之心。

有這樣的態度、踏實的故事,五小時,不長。

更別提那些好看的“開掛”戲——

《巴霍巴厘王:終結》,有超過40分鐘的戰爭戲,兩部曲的每一場戰爭,都有令人拍案叫絕的戰略。

一場平地戰爭中,巴霍巴厘被分配了攻城器具——投石車。

投石,攻城牆簡單,怎麼拿來打平原戰?

這個腦洞就開得好玩,巴霍巴厘用投石車投出巨大的紅布,掩蓋敵軍……

然後,射火箭串燒。

下部的大軍突襲戰,巴霍巴厘人手不足,請農民助戰。

於是,才有了這場壯觀的火牛大衝鋒。

是時候為好的“開掛”正名了。

開掛,是無視物理、瞎編亂造嗎?是不愛走心、偏愛裝逼嗎?

不,開掛是對電影視覺效果的極致追求。

因為,每一個匪夷所思的“掛”,都應該來自配合劇情的精妙創意。

有的“掛”,不需要花大錢,卻比那些狂燒錢的特效更具衝擊力。

而這,才是電影人的智慧。

毒舌電影App—— 嚴選好片,最大電影自媒體影評平臺,千萬影迷聚集的影視社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