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作為炎黃子孫三皇五帝的名字能認幾個?顓頊、帝嚳、少皞

在有史冊記載的夏商周以前, 還有個上古時代, 由於那時沒有可資書寫的文字, 上古時代的生活多出現在傳說中。

以前寫作文時,

常會作到這樣一句話:“自從盤古開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這裡的盤古與三皇五帝, 都是上古的傳說人物。 “三皇五帝”一名最早見諸《周禮·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通常言古史者, 必言“三皇五帝”。 “五帝”尚在“三皇”之後, 人們多公認“三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皇”之名不見於經, 組成亦有不同說法, 但《尚書大傳》以燧人、伏羲(又稱太昊)、神農為“三皇”, 《風俗通引》、《白虎通義》、《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說。 “三皇”按照流傳最廣的道教文化來說也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農(農皇), 但由最多人民接受並熟知的是伏羲(天皇)、神農(地皇)、黃帝(人皇)。

三皇的名字, 大家都不會讀錯的, 最難認的兩個字:燧人的燧(suì)、伏羲的羲(xī)。 這兩位都是有功於民的, 燧人氏是火的發現者, 改變了先人茹毛飲血的生活, 伏羲則是八卦的發明者, 開啟了人類思考人生與命運的先河, 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

“五帝”的說法也不統一。 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第二種說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黃帝、少皞(昊)、顓頊。

第三種說法指少昊(皞)、顓頊、高辛(帝嚳)、堯、舜。

五帝之名, 能認全的朋友恐怕不多。

炎黃二帝及堯、舜的名氣實在太大了, 字也好認, 就不多說。 再此說說另外幾位入選五帝的人, 好多遊覽區都會有他們的聖像與銘文。

少皞(hào), 名摯, 號金天氏, 三皇五帝之一, 漢族神話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又稱白帝, 又作少皞、少皓、少顥, 史稱青陽氏、金天氏、窮桑、雲陽氏或朱宣, 一說其為玄囂, 是黃帝長子。

顓頊(zhuān xū), 號高陽氏, 黃帝之孫。 他的名字常常被人忽略, 但是, 據範文瀾先生講:”漢以前人相信軒轅黃帝、顓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

當是事實。 ”(《中國通史簡編》)

帝嚳(kù), 號高辛氏, 是黃帝曾孫。 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 他的元妃姜原生了棄(即後稷)。 棄是周的始祖。 次妃簡狄生了契。 契是商的祖先。 次妃慶都生了堯。 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之君、五帝之一。 次妃常儀生了摯。 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

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

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

三皇五帝,並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後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後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