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食品飲料巨頭風投撒網 “圍捕”初創企業 盈利取經兩不誤

食品和飲料巨頭們正醞釀著一場行業“革命”。 他們的銷售額正被那些較小的、更溫和的、更特色的對手們侵吞, 但又無力將這些競爭者一一打敗。 相比耗費力氣去“圍剿”, 加入這些公司似乎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加入還是抗衡?一場以取經和長期盈利為目的的風投戰

過去18個月裡, 全球最大的食品飲料巨頭中有9家啟動了風險投資項目, 其中包括達能、通用磨坊、金寶湯、家樂氏等。

借風投之利, 食品飲料巨頭們已經準備好向這些“小企業”取一下創新方面的經, 好韜光養晦、逆勢而進。

相比科技、醫療等行業大腕來說, 食品飲料的研發費用顯得有點微不足道。 過去5年來, 食品飲料的參與者們發現, 相比一些成熟的品牌, 大眾更偏愛一些“小而美”的品牌, 他們認為這些新的品牌更健康、更真實、更原始。

另外, 這些“小企業”的成敗會在很短的週期裡顯露出來,

方向不對跟不上風, 很快就會被淘汰。 所以, 很多矽谷的風投公司開始瞄準這種短期見效益的企業。

對一些成熟的食品飲料公司, 情況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企業很難堅持不懈, 也很難擁有那些早期投資企業家的精力和激情。 市場趨勢千變萬化, 要做出創新其實很難。 ”通用磨坊風投公司301分支的負責人John Haugen坦言。 “我們大概比那些矽谷的風投公司要慢上差不多1年。 ”他的團隊約有15人, 每月兩次坐下來研究幾十個初創企業的樣本, 作為探索的範例, 支援公司的長期增長戰略。

據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統計, 在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包裝食品市場, 小型的“挑戰者”10年內可能會佔據15%的市場份額(約4640億美元), 目前這個比例是5%。 研究人員這出,

像Chobani希臘優酪乳這樣的成功的新興品牌, 甚至可以偷走通用磨坊一半以上的優酪乳市場份額、家樂氏小吃市場中的很大一部分。

巨頭紛紛佈局, 初創公司更容易融資了, 那還要注意什麼?

那些食品飲料的小品牌, 最近發現作為一家初創公司, 比以前融資容易得多。 最近還有9家公司推出了風投專案, 包括Hain Celestial(HAIN.O)、泰森食品(TSN.N)和保樂力加(PERP.PA)。 一般來說他們的資金規模從1億美元到1.5億美元不等。

這些公司經驗還未成熟, 但雀巢、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鑒。 以可口可樂為例, 他們對Honest Tea的投資很成功, 但發酵蘇打水和日本茶的投資卻收效甚微。 雖然目前還沒培養出一個重磅的食品品牌, 可口可樂認為花一筆價錢去“連接”那些走在前沿的品牌是值得的。

世界上最大的白酒製造商帝亞哥諾建立的Distill Ventures已經投資了14家初創企業, 過去4年來在少數股權投資中花費了3000萬英鎊。 去年它購買了Seedlip 20%的股份, 因為看中了Seedlip生產的世界上第一個非酒精蒸餾酒。

聯合利華風投負責人Olivier Garel表示,

消費品行業的風投相對滯後, 但現在也隨著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等新興技術不斷發展繁榮。 據透露, 聯合利華風投已經投資了30多家初創企業,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一共接觸了大約2500家企業。

這些風投項目, 除了從收購中獲取直接利益回報之外, 還成為了研究部門的延伸。 企業可以進入他們目前不參與的一些角落, 快速研究和瞭解某個方向, 避免了直接損失, 可以快速抽身, 還能學到該學的東西。

普華永道調查表明, 去年食品飲料行業的的研發經費僅占總支出的3%。 而電腦、電子和醫療、汽車等行業, 這部分的占比一共占了62%, 差異懸殊。

當然, 金寶湯、聯合利華等作為“先行者”已經佔據了一定的風投領地, 其他一些企業再要和這些“小企業”合作, 或許容易被拒之門外。因此,隨著創新需求的增長,“小企業”們會擔憂收購他們的巨頭不允許他們再向其他投標人開放。

花鉅資收購一個成功的小品牌,而不是僅進行早期投資,有可能會讓原本的小品牌失去自己的獨立性,變得不再那麼吸引消費者。

或許容易被拒之門外。因此,隨著創新需求的增長,“小企業”們會擔憂收購他們的巨頭不允許他們再向其他投標人開放。

花鉅資收購一個成功的小品牌,而不是僅進行早期投資,有可能會讓原本的小品牌失去自己的獨立性,變得不再那麼吸引消費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