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沃爾科特:要麼我誰也不是,要麼我就是一個民族

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劇作家德里克·沃爾科特。 東方IC 資料

“要麼我誰也不是, 要麼我就是一個民族。 ”說這話的是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劇作家德里克·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

據英國《衛報》消息, 他於2017年3月18日淩晨逝世, 享年87歲。

沃爾科特有理由這麼說。

東加勒比海向風群島中部的島國聖露西亞, 國土總面積只有 616 平方公里, 卻誕生過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一位是197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威廉·亞瑟·路易斯(Arthur Lewis), 另一位就是沃爾科特。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計算, 這個小島國算得上是世界上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國家了。 但是沃爾科特的“我就是一個民族”卻不是在這個意義上而言。

八萬人中誕生了諾獎詩人

1989年, 沃爾科特與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左)。

1930年1月23日, 沃爾科特出生於原英屬西印度群島中的聖露西亞島(1979年獨立)首府卡斯翠市。 父親是英國人, 以畫水彩畫維持生計, 並酷愛詩歌、戲劇和歌劇, 但不幸的是沃爾科特一歲時便失去了父親。

母親則是非洲裔, 以教書為業, 同時又是個社會工作者, 業餘時間還創作劇本, 十分繁忙, 所以對 3個子女難免照顧不周, 而且脾氣也不太好。 多年後已成為名人的沃爾科特在回憶童年時說,

他和孿生弟弟與姐姐是在“一個暴躁的母親和一屋子書堆中長大的”。 此外沃爾科特還具有荷蘭血統。

14歲時, 他初次在報紙上發表詩歌。 四年後, 他用母親積攢下的錢自費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詩25首》(1948)。 沃爾科特跑遍全島推銷自己的詩集, 令人意外的是, 在這個當時只有不到8萬人口的地方, 詩集賣的錢竟然可以回本。

在寫詩的同時, 沃爾科特還醉心於戲劇創作。 1949年, 也就是在完成自己的第一部詩集的一年後, 他的第一部劇作《亨利·克裡斯多夫》也得以公演, 並獲得殖民地發展與繁榮獎學金。 同年, 20歲的沃爾科特創建了聖露西亞藝術行會, 並考入本島的聖瑪麗學院, 後進入西印度大學的牙買加莫納校區, 攻讀英語、法語和拉丁語文學,

1953年畢業, 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隨後, 沃爾科特在聖露西亞、格瑞那達、牙買加等地中學任教。 1959年在千里達創立了戲劇工作間, 並擔任導演達十年之久。 同時他還為多家刊物撰稿, 擔任專欄作家。 自1970年代開始, 他以客座教授和住校詩人的身份出入美國各大學, 後任教于波士頓大學創作系。

其一生創作頗豐, 著有二十餘種詩集, 諸如《年輕人的墓誌銘》(1949)、《在綠夜裡》(1962)、《星星蘋果王國》(1980)、《仲夏》(1984)、《奧美羅斯》(1990)、《厚贈》(1997)、《白鷺》(2010)等。 除此之外他還有近三十種劇本。

除了199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外, 沃爾科特還曾獲得過多種榮譽, 如皇家學會文學獎(1966)、千里達和多巴哥金蜂鳥勳章(1969)、喬姆利詩歌獎(1970)、非百老匯戲劇界最傑出戲劇獎(1971)、麥克亞瑟基金會獎(1981)、艾略特詩歌獎(2011)等。

瑞典文學院給沃爾科特的授獎詞評價他的詩歌是“具有偉大的光彩, 歷史的視野, 獻身多元文化的結果”。 “獻身多元文化的結果”, 考慮到他的身世, 這很容易理解。 但事實並不簡單。

黑白分明的尷尬身份?

2001年, 沃爾科特在米蘭參加座談會。 東方IC 資料

聖露西亞所在的西印度群島,其文化受到許多外來因素的影響。哥倫布於 1498 年發現了這片位於風光旖旎的加勒比海中的群島,在此後的數百年裡,西班牙、法國和英國都曾經先後統治過這裡。

直到1979年,聖露西亞才獲得獨立,但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的殖民文化具有強大的慣性,這種慣性表現在詩人沃爾科特身上就是如幽靈般纏繞著他的身份問題。

黑人與白人,臣民與宗主,加勒比本土與西方文明的二元對立,在沃爾科特的創作主題中佔有重要地位。比如在《遠離非洲》一詩中,處於種族和文化混雜中身不由己的複雜心態暴露無遺:

我,被兩種血液所毒害,

分裂直到血脈,將轉向何方?

我,曾經詛咒

那醉醺醺的英國治安官員,在這

非洲和我喜愛的英語之間如何選擇?

背叛二者,還是歸還它們所給予的?

他從小一路接受的都是西方或者說英式教育,荷馬、盧克萊修、奧維德、但丁、莎士比亞、里爾克、馬查多、洛爾迦、阿赫瑪托娃、曼德爾施塔姆、帕斯捷爾納克、波德賴爾、瓦雷裡、阿波利奈爾,這些精神和文化上的導師在他的世界來來回回。

但在另一方面,黑色的皮膚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的另一半血脈來自哪裡,以及他的民族和國家曾經歷了怎樣艱難的歷史。在《飛行號雙桅船》一詩中,沃爾科特借一位水手之口說出了混血兒夾在黑白分明的社會中的尷尬:

前者用鐵鍊鎖住我的雙手,抱歉說:“歷史如此”;

後者說我不夠黑,算不得他們中的精粹;

……

我曾接受堅實的殖民地教育,

我體內有荷蘭人、黑人和英國人的血。

要麼我誰也不是,要麼我就是一個民族。

他經常面對來自兩方面的批評:本土批評家說,“太英國了”,而英國評論家則說,“有些用語太地方了”。

但這並未使他屈從于某一方。他選擇了接受。

無論是本土文化還是殖民文化,既然已經成為他身上不可更改的事實,那麼為何不擁抱它們並從中獲得給養呢?結果就是,沃爾科特成為了多元文化的受益者,如他所欽慕的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一樣,在“我是誰”的叩問中“發現”了“我之為我”。

1992年,憑藉《奧美羅斯》,沃爾科特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這部史詩中,沃爾科特把加勒比海文化和殖民歷史交融其中,產生了莫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以至於被西方文學評論家譽為“當代的荷馬”。

“詩人”身份超越了“加勒比詩人”

但是作為詩人的沃爾科特並未滿足於此。他把處理加勒比人集體經驗的“任務”交給了戲劇,而在詩歌中,他希望駛向更為開闊的地方,這種願望到了晚年尤其強烈。《白鷺》就是在這種情緒下產生的作品。

2011年,憑藉《白鷺》,沃爾科特“擊敗”了希尼等詩人,獲得了英語世界最為著名和重要的詩歌獎之一的艾略特獎。

在《白鷺》中,很大程度上,身份認同已經不再困擾他了,或者說已經不是沃爾科特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了。

“詩人”這個身份,在此時顯然已經超越了“聖露西亞詩人”或“加勒比詩人”。

他將隱匿於他此前詩歌中的“充滿危險的秘密出航”(《港口》)這個意涵放大,開始應對起一個偉大詩人所應具有的野心。

如同奧茲、布羅茨基、希尼一樣,沃爾科特越老語言越煉。但簡潔曉暢的語言和普通平常的日常卻承載著高度複雜的技藝。已經年屆八旬的詩人,仍然孜孜求索於突破,難怪艾略特獎評委會主席安妮·史蒂文生會稱《白鷺》是一部“具有冒險精神並且幾乎無懈可擊的作品”。

或許,那時老邁的詩人心中,除了語言,就只有一段段經歷塑造成的“我”。但正因為專注於個人經驗,才有了超越地域和集體的可能,也才有了對整個人類說話的機會。

【本文參考了傅浩《德瑞克·沃爾科特詩選》序、程一身《白鷺》序、江向東《聖露西亞的驕傲》、布羅茨基《潮汐的聲音》(程一身譯)等文,謹致謝忱。】

東方IC 資料

聖露西亞所在的西印度群島,其文化受到許多外來因素的影響。哥倫布於 1498 年發現了這片位於風光旖旎的加勒比海中的群島,在此後的數百年裡,西班牙、法國和英國都曾經先後統治過這裡。

直到1979年,聖露西亞才獲得獨立,但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的殖民文化具有強大的慣性,這種慣性表現在詩人沃爾科特身上就是如幽靈般纏繞著他的身份問題。

黑人與白人,臣民與宗主,加勒比本土與西方文明的二元對立,在沃爾科特的創作主題中佔有重要地位。比如在《遠離非洲》一詩中,處於種族和文化混雜中身不由己的複雜心態暴露無遺:

我,被兩種血液所毒害,

分裂直到血脈,將轉向何方?

我,曾經詛咒

那醉醺醺的英國治安官員,在這

非洲和我喜愛的英語之間如何選擇?

背叛二者,還是歸還它們所給予的?

他從小一路接受的都是西方或者說英式教育,荷馬、盧克萊修、奧維德、但丁、莎士比亞、里爾克、馬查多、洛爾迦、阿赫瑪托娃、曼德爾施塔姆、帕斯捷爾納克、波德賴爾、瓦雷裡、阿波利奈爾,這些精神和文化上的導師在他的世界來來回回。

但在另一方面,黑色的皮膚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的另一半血脈來自哪裡,以及他的民族和國家曾經歷了怎樣艱難的歷史。在《飛行號雙桅船》一詩中,沃爾科特借一位水手之口說出了混血兒夾在黑白分明的社會中的尷尬:

前者用鐵鍊鎖住我的雙手,抱歉說:“歷史如此”;

後者說我不夠黑,算不得他們中的精粹;

……

我曾接受堅實的殖民地教育,

我體內有荷蘭人、黑人和英國人的血。

要麼我誰也不是,要麼我就是一個民族。

他經常面對來自兩方面的批評:本土批評家說,“太英國了”,而英國評論家則說,“有些用語太地方了”。

但這並未使他屈從于某一方。他選擇了接受。

無論是本土文化還是殖民文化,既然已經成為他身上不可更改的事實,那麼為何不擁抱它們並從中獲得給養呢?結果就是,沃爾科特成為了多元文化的受益者,如他所欽慕的愛爾蘭詩人謝默斯·希尼一樣,在“我是誰”的叩問中“發現”了“我之為我”。

1992年,憑藉《奧美羅斯》,沃爾科特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這部史詩中,沃爾科特把加勒比海文化和殖民歷史交融其中,產生了莫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以至於被西方文學評論家譽為“當代的荷馬”。

“詩人”身份超越了“加勒比詩人”

但是作為詩人的沃爾科特並未滿足於此。他把處理加勒比人集體經驗的“任務”交給了戲劇,而在詩歌中,他希望駛向更為開闊的地方,這種願望到了晚年尤其強烈。《白鷺》就是在這種情緒下產生的作品。

2011年,憑藉《白鷺》,沃爾科特“擊敗”了希尼等詩人,獲得了英語世界最為著名和重要的詩歌獎之一的艾略特獎。

在《白鷺》中,很大程度上,身份認同已經不再困擾他了,或者說已經不是沃爾科特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了。

“詩人”這個身份,在此時顯然已經超越了“聖露西亞詩人”或“加勒比詩人”。

他將隱匿於他此前詩歌中的“充滿危險的秘密出航”(《港口》)這個意涵放大,開始應對起一個偉大詩人所應具有的野心。

如同奧茲、布羅茨基、希尼一樣,沃爾科特越老語言越煉。但簡潔曉暢的語言和普通平常的日常卻承載著高度複雜的技藝。已經年屆八旬的詩人,仍然孜孜求索於突破,難怪艾略特獎評委會主席安妮·史蒂文生會稱《白鷺》是一部“具有冒險精神並且幾乎無懈可擊的作品”。

或許,那時老邁的詩人心中,除了語言,就只有一段段經歷塑造成的“我”。但正因為專注於個人經驗,才有了超越地域和集體的可能,也才有了對整個人類說話的機會。

【本文參考了傅浩《德瑞克·沃爾科特詩選》序、程一身《白鷺》序、江向東《聖露西亞的驕傲》、布羅茨基《潮汐的聲音》(程一身譯)等文,謹致謝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