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距今5000多年的哈民遺址被發現,將你帶入史前文明

歷史有無數個今天, 無數個今天彙聚成歷史的長河。 《內蒙古歷史上的今天》專欄擷取內蒙古歷史上所發生的有代表意義的重大事件, 全面系統展示自治區輝煌發展的歷程, 和您一起銘記我們走過的不平凡歲月, 迎接黨的十九大、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

2010年5月29日, 考古人員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哈民艾勒嘎查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的綜合遺址。 經探測, 該遺址年代距今5500至5000年, 是迄今為止在內蒙古乃至東北地區發現的面積最大的一處大型史前聚落遺址。

哈民史前聚落遺址總面積17萬平方米。 2010年5至9月, 因通(遼)-霍(林河)鐵路複綫改擴建設,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通遼市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組成聯合考古隊, 開始對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2011年,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哈民遺址進行了大面積有計劃的科學考古發掘工作。 至2014年, 已發掘面積8200平方米, 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 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角、蚌器等珍貴文物上千件。 2011年, 哈民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014年, 哈民遺址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五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地政府開始規劃和建設集遺址保護、文物展示、考古體驗、文化旅遊、生態保護“五位一體”的哈民考古遺址公園。 2016年8月19日, 內蒙古哈民考古遺址公園在科左中旗舍伯吐鎮哈民艾勒嘎查開園,

並正式對外開放。 遺址公園建設用地面積13萬平方米, 其中博物館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 展示館占地面積5600平方米, 哈民遺址研究管理中心2000平方米(包括600平方米的文物庫房)。 同年, 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十大考古遺址公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