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沸沸揚揚的女星與上海迪士尼風波,是一堂活生生的兒童安全教育課

前幾天,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黃小蕾”這個名字, 起因是這位女藝人帶著2歲半的女兒去迪士尼坐小矮人礦山車, 因為現場孩子多次量身高未到, 工作人員勸說多次無效, 因她執意上了礦山車, 導致現場停運10多分鐘。 。 。 (可以想像當天所有現場遊客都受到了影響)

爸媽營開篇就說了我們不想討論這種雞飛狗跳的事情, 對我們那麼多爸媽沒啥意義, 我只想說點對大家有用的,

就是關於孩子身高限制的安全性。

首先, 2歲半的孩子, 爸媽營真心不建議去坐七個小矮人礦山車。

因為這個項目是過山車類型, 有急速降落, 還會穿越黑暗的空間。 對於2歲半的孩子來說大多還處於暗室恐懼的階段, 很多娃在家裡床上都必須要開個燈才敢睡覺, 現在在高速飛馳的過山車上穿越暗室(雖然有燈啦), 對2歲半的孩子來說真的也沒啥好夢幻的。 。 。

官網上也有明確標注:驚險程度刺激, 急速降落。

其次, 身高限制非同兒戲。

有網友說, 那為什麼不在排隊口就放個身高尺呢?額, 作為非常瞭解上海迪士尼的爸媽營, 可以很負責任地說, 關於身高限制這事兒, 幾乎沒看到比迪士尼做得更到位的了。

2)所有有身高限制的項目門口都有身高尺。

3)現場廣播和人員再三確認

迪士尼所有有身高限制的景點都有獨立廣播, 會再三說明身高限制, 我自己帶孩子都聽到過很多次。

景點進入口, 工作人員還會說一遍, 從大門口到上車前, 工作人員還要再問一遍。 我不是太確定上車前是否還有身高尺了, 總之在現場告知這個事情上, 以往都感覺迪士尼小心謹慎得不厭其煩甚至有點囉嗦。 。 。

4)連Fast pass領取處都有身高尺

因為前兩天母親節我才帶孩子去過迪士尼坐過七個小矮人礦山車, 所以我很清楚地記得, 連領取快速通行證的地方都有一個身高尺!(跟上圖門口的差不多, 很醒目)

所以, 在身高告知這個事情上, 作為兒童主題樂園毫無爭議的鼻祖, 迪士尼是絕對做得非常到位的, 在國內乃至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地嚴謹。

為什麼呢?

因為迪士尼怕出事啊!

在國外, 只要一旦出了一件兒童在園內的安全事故, 迪士尼就有可能面臨著被起訴賠償和信任危機等各種重大風險。所以在迪士尼有一套非常嚴密的安全保護機制,來確保兒童的安全。

那麼問題來了,兒童遊樂設施對身高的限制是為什麼呢?

遊樂設施有“身高門檻”,是為了安全,因為身高達不到遊樂設施要求,安全帶或安全杆有可能會達不到該設施安全使用的效果。雖然不一定會出事,但存在安全隱患。

為什麼七個小矮人礦山車的身高要求是97cm以上?肯定是跟下面圖上紅色劃出的安全防護欄有關,因為這個防護欄壓下去是固定高度的,所以97cm以下的孩子很有可能因為體型過小而無法壓住腿。

也就是說,97cm以下的孩子有可能會飛出去!

按照一個成年人的通識,實際為了降低風險,遊樂設施可能會把身高限制抬高一些,比如可能真實的身高限制是95cm,為了安全,將限制放在97cm,以將安全風險控制到最低。

但是作為一個爸媽,我寧願將安全風險控制到更低!也就是說 對我來說,97cm的身高限制,我寧願等孩子100cm的時候再去玩。少玩點沒關係,小命要緊啊!

而且對於爸媽來說,一定要懂得——孩子心中的夢幻和成人眼裡的是完全不同的。對於2歲多的小小孩來說,最夢幻的就是旋轉木馬、小飛象,真的沒有之一。對於這點,爸媽營自己絕對是有深刻體會的。

所以我家娃是在身高已經超過110cm以後才第一次坐了七個小矮人礦山車,但這也不妨礙她喜歡迪士尼,現在去還必須要小飛象刷1遍,旋轉木馬刷2遍,我們自己心裡都覺得這是個“幼稚滴小朋友”,可是這才這個年齡的孩子最童真和可愛的地方。這才是一個孩子自己心中“迪士尼的玩法”。

關於遊戲設施的身高限制,強烈建議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為你冒險的是孩子的生命安全,而遊樂園不過是降低自己品牌的安全風險。

孩子的小命就一條,到底是你該更緊張還是人家該更緊張?

再說一個事情,我家的娃在3歲多的時候去皇家加勒比的量子號,由於不知道情況,排隊半個多小時候以後到了上車點,悲劇地發現不滿5歲的娃不能上。。。

就是下面這個:

是的,皇家加勒比其實也有廣播告知,但是我們在說話沒聽到,而且現場也沒迪士尼那麼多的身高尺,所以我們確實也排隊到了才發現。(友情提示,建議訂比較好的房間有金卡,金卡不用排隊,我們當時沒發現)

娃自然是當場就大哭大鬧,我們也沒辦法只能各種哄騙帶娃離開,此處省略1000字。這個事情娃記得很牢,每次我們說“你長大了”,她就問“那我能開碰碰車了嗎?”,我們就告訴她要5歲哦!

然後娃5歲差1個月的時候我們全家又去了量子號。然後我們又去了碰碰車,而且又排了半小時隊。。。嗯。。。“又又又”。。。(也就是這次才發現金卡會員其實不用排隊的)

其實我們是有點僥倖心理的,心想就差1個月了啊,總沒問題了吧?此處自我檢討一下。

結果到上車點,工作人員拿機器一掃卡看了孩子生日,直接告知未滿實足5歲不能上。。。因為第二次了,我們就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到底為什麼是5歲,孩子身高比更大的孩子都要高啊。工作人員就說:“其實是因為安全帶的高度有出廠設定,如果孩子不夠高和不夠體重的話,很有可能因為安全帶綁不住身體而飛出去。碰碰車自然就是會碰來碰去啊,衝撞自然厲害,所以必須要達到5歲。

我們聽了這個也看了一下安全帶,確實和車上安全帶一樣,勒住身體的部分是斜的,如果孩子身高不夠,不僅有可能飛出去,甚至可能勒住孩子的脖子。

所以,我們只能又告訴孩子:還是沒到5歲,還是不能坐。

這回娃倒沒哭,失望是肯定的,我們趕緊帶她去看了其他好吃好玩的,分散了注意力。此處又省略1000字。

後來5歲生日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那我能坐碰碰車啦!至今只要說起坐船,娃都要提一遍——那我能去坐碰碰車啦!

可以看到,其實她沒有什麼心理陰影,反而變成了一個念念不忘的願望。

而我們為人父母的,對我們來說,確保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沒有什麼可以例外,孩子的命只有一條,失去孩子的後果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我寧願讓她短期失望一下。

而我們也經常看到爸媽不遵守安全告知,導致孩子喪失性命的可怕事件。爸媽營之前也報導過很多類似事件,比如之前《姚晨發聲天津大悅城2名孩子墜樓慘劇卻被噴!請爸媽樹立“懸崖”意識!》一篇報導過的,商場防護欄明明高度1.3米並且貼了“禁止攀爬”的字樣(見圖)

但是一位爸爸抱著2個孩子站在圍欄旁意外失手導致孩子墜樓,墜樓的男孩僅5歲、女孩僅2歲。真的是非常令人痛心。雖然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但是他的“無心”也表明了他並沒有“用心”去觀察和探查安全告知。

作為爸媽來說,因為我們有孩子,

帶孩子到任何一個地方,就應該先關心一下和孩子相關的安全規定。

如果去游泳池,就該看一下泳池深度和身高限制。

如果去遊樂園,就該看一下遊樂設施的身高限制。

如果買鞋子,就該看一下這個鞋子是不是防滑?(不防滑就別穿去游泳池)會不會夾進電梯?(比如洞洞鞋)

如果買童車、平衡車、滑板車,就該看一下身高限制和年齡限制。太小的孩子必須騎雙腳可以著地、速度不能過快的車。

如果買玩具,也需要看一下年齡限制。。。防止孩子吞咽,防止孩子戳傷自己。

以此類推。。。

因為我們已經為人爸媽,

所以我們身上還背負著孩子的性命,

因為我們深怕失去孩子,

所以我們應該比任何人更關注安全告知。

任何安全風險,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從來不抱什麼僥倖心理,

只因為我承擔不起失去孩子的後果。

如果你也認同,歡迎轉發本文,給更多這幾天會帶娃出去遊玩的爸媽們看到吧!歡歡樂樂的小長假,願孩子們都玩得開心,別出什麼么蛾子事情!

迪士尼就有可能面臨著被起訴賠償和信任危機等各種重大風險。所以在迪士尼有一套非常嚴密的安全保護機制,來確保兒童的安全。

那麼問題來了,兒童遊樂設施對身高的限制是為什麼呢?

遊樂設施有“身高門檻”,是為了安全,因為身高達不到遊樂設施要求,安全帶或安全杆有可能會達不到該設施安全使用的效果。雖然不一定會出事,但存在安全隱患。

為什麼七個小矮人礦山車的身高要求是97cm以上?肯定是跟下面圖上紅色劃出的安全防護欄有關,因為這個防護欄壓下去是固定高度的,所以97cm以下的孩子很有可能因為體型過小而無法壓住腿。

也就是說,97cm以下的孩子有可能會飛出去!

按照一個成年人的通識,實際為了降低風險,遊樂設施可能會把身高限制抬高一些,比如可能真實的身高限制是95cm,為了安全,將限制放在97cm,以將安全風險控制到最低。

但是作為一個爸媽,我寧願將安全風險控制到更低!也就是說 對我來說,97cm的身高限制,我寧願等孩子100cm的時候再去玩。少玩點沒關係,小命要緊啊!

而且對於爸媽來說,一定要懂得——孩子心中的夢幻和成人眼裡的是完全不同的。對於2歲多的小小孩來說,最夢幻的就是旋轉木馬、小飛象,真的沒有之一。對於這點,爸媽營自己絕對是有深刻體會的。

所以我家娃是在身高已經超過110cm以後才第一次坐了七個小矮人礦山車,但這也不妨礙她喜歡迪士尼,現在去還必須要小飛象刷1遍,旋轉木馬刷2遍,我們自己心裡都覺得這是個“幼稚滴小朋友”,可是這才這個年齡的孩子最童真和可愛的地方。這才是一個孩子自己心中“迪士尼的玩法”。

關於遊戲設施的身高限制,強烈建議大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為你冒險的是孩子的生命安全,而遊樂園不過是降低自己品牌的安全風險。

孩子的小命就一條,到底是你該更緊張還是人家該更緊張?

再說一個事情,我家的娃在3歲多的時候去皇家加勒比的量子號,由於不知道情況,排隊半個多小時候以後到了上車點,悲劇地發現不滿5歲的娃不能上。。。

就是下面這個:

是的,皇家加勒比其實也有廣播告知,但是我們在說話沒聽到,而且現場也沒迪士尼那麼多的身高尺,所以我們確實也排隊到了才發現。(友情提示,建議訂比較好的房間有金卡,金卡不用排隊,我們當時沒發現)

娃自然是當場就大哭大鬧,我們也沒辦法只能各種哄騙帶娃離開,此處省略1000字。這個事情娃記得很牢,每次我們說“你長大了”,她就問“那我能開碰碰車了嗎?”,我們就告訴她要5歲哦!

然後娃5歲差1個月的時候我們全家又去了量子號。然後我們又去了碰碰車,而且又排了半小時隊。。。嗯。。。“又又又”。。。(也就是這次才發現金卡會員其實不用排隊的)

其實我們是有點僥倖心理的,心想就差1個月了啊,總沒問題了吧?此處自我檢討一下。

結果到上車點,工作人員拿機器一掃卡看了孩子生日,直接告知未滿實足5歲不能上。。。因為第二次了,我們就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到底為什麼是5歲,孩子身高比更大的孩子都要高啊。工作人員就說:“其實是因為安全帶的高度有出廠設定,如果孩子不夠高和不夠體重的話,很有可能因為安全帶綁不住身體而飛出去。碰碰車自然就是會碰來碰去啊,衝撞自然厲害,所以必須要達到5歲。

我們聽了這個也看了一下安全帶,確實和車上安全帶一樣,勒住身體的部分是斜的,如果孩子身高不夠,不僅有可能飛出去,甚至可能勒住孩子的脖子。

所以,我們只能又告訴孩子:還是沒到5歲,還是不能坐。

這回娃倒沒哭,失望是肯定的,我們趕緊帶她去看了其他好吃好玩的,分散了注意力。此處又省略1000字。

後來5歲生日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那我能坐碰碰車啦!至今只要說起坐船,娃都要提一遍——那我能去坐碰碰車啦!

可以看到,其實她沒有什麼心理陰影,反而變成了一個念念不忘的願望。

而我們為人父母的,對我們來說,確保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沒有什麼可以例外,孩子的命只有一條,失去孩子的後果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我寧願讓她短期失望一下。

而我們也經常看到爸媽不遵守安全告知,導致孩子喪失性命的可怕事件。爸媽營之前也報導過很多類似事件,比如之前《姚晨發聲天津大悅城2名孩子墜樓慘劇卻被噴!請爸媽樹立“懸崖”意識!》一篇報導過的,商場防護欄明明高度1.3米並且貼了“禁止攀爬”的字樣(見圖)

但是一位爸爸抱著2個孩子站在圍欄旁意外失手導致孩子墜樓,墜樓的男孩僅5歲、女孩僅2歲。真的是非常令人痛心。雖然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但是他的“無心”也表明了他並沒有“用心”去觀察和探查安全告知。

作為爸媽來說,因為我們有孩子,

帶孩子到任何一個地方,就應該先關心一下和孩子相關的安全規定。

如果去游泳池,就該看一下泳池深度和身高限制。

如果去遊樂園,就該看一下遊樂設施的身高限制。

如果買鞋子,就該看一下這個鞋子是不是防滑?(不防滑就別穿去游泳池)會不會夾進電梯?(比如洞洞鞋)

如果買童車、平衡車、滑板車,就該看一下身高限制和年齡限制。太小的孩子必須騎雙腳可以著地、速度不能過快的車。

如果買玩具,也需要看一下年齡限制。。。防止孩子吞咽,防止孩子戳傷自己。

以此類推。。。

因為我們已經為人爸媽,

所以我們身上還背負著孩子的性命,

因為我們深怕失去孩子,

所以我們應該比任何人更關注安全告知。

任何安全風險,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從來不抱什麼僥倖心理,

只因為我承擔不起失去孩子的後果。

如果你也認同,歡迎轉發本文,給更多這幾天會帶娃出去遊玩的爸媽們看到吧!歡歡樂樂的小長假,願孩子們都玩得開心,別出什麼么蛾子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