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考古專家發現一保存完整的隋朝墓,但棺上寫的:開者即死,尷尬了

“喪葬”在中國古代一直就是非常獨特, 莊嚴的習俗。 它是舉行喪事, 讓死者有歸宿, 生者有悼念等相關事宜的儀式。 而喪葬的奢華程度也是表現出葬者的身份和在世時人們對他的尊敬程度。 而在一些貴族或者皇族的墓葬中, 都不乏有許多奇世珍寶。 但好墓就怕被盜, 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目前保存最完整, 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它是一位只有九歲的女童, 名叫李靜訓的墓。 但此墓是一個小墓, 整個墓室呈長方形, 近地表處長6.05米、寬5.1米;向下逐漸內收, 至墓底部長5.5米、寬4.7米, 深度為2.9米。 是在陝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的一處施工工地意外發現的。 雖然這是一座看起來僅能容身的小石棺, 卻被技藝高超的石匠雕刻成了殿堂的模樣。 在這不足3平方米的地方有超過230多件陪葬品放置在石槨、石棺中間。

想必此女家族肯定不簡單。 根據墓誌和有關文獻得知, 李靜訓家世顯赫, 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大將軍、祖父李崇, 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 而她的外祖母則為周皇太后楊麗華。 隋朝時封樂平公主。

在李靜訓的墓上的棺蓋是由一塊整石雕刻成九脊殿堂式屋頂, 在正脊的中央置一火珠, 正脊兩端的東西兩邊有平直垂脊, 南北兩端又有角簷垂脊, 屋瓦都是浮雕出的筒瓦, 屋簷刻有蓮花紋的圓瓦當。 另外棺蓋東坡正面的筒瓦上也刻有一行“開者即死”四個字。

而李靜訓是於西元608年, “遘疾終於汾源之宮”, 年僅9歲。 李靜訓死後, 她的親人們非常難過, 為了表達對其思念之情, 最後決定厚葬她, 於是就有了如此奢華的石棺。

小編覺得在考古人員發現棺墓上的這四個大字, 多少也應該會有點尷尬, 心顫把。

謝謝閱讀, 喜歡就點個贊, 關注下小編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