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在美國年薪10萬美元還哭窮?

作者:王佳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在曼哈頓中城上班的Alex天天向朋友們哭窮, 抱怨自己收入低生活艱難。 他本科畢業才兩年, 年薪相對不高但也有10萬美元,

遠遠超過一般美國家庭的收入, 也超過紐約本科畢業兩年工作者的平均收入。 根據美國統計局去年9月的報告, 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2015年為55,775美元。 Alex這個上班兩年的單身漢, 收入幾乎達到家庭收入中位數的兩倍, 絕對算不上低收入。

但他為什麼哭窮呢?

美國在世界GDP第一的位置上的100多年裡, 一向以財大氣粗、出手闊綽著稱。 為什麼年薪10萬美元還覺得自己窮?

可支配收入領先世界

特朗普在推動稅法改革時曾抨擊美國稅收太重阻礙了經濟發展, 其實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在發達國家中並不算高。 美國人扣除稅收後的可支配收入在全球範圍內依然領先不少。 按照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報告, 美國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41,071美元,

在OECD38個國家中排名第一, 遠遠超過OECD國家29,016美元的平均水準。 在OECD成員國中, 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高的國家中除了美國, 大多都是人口少而人均資源豐富的小國, 如盧森堡、瑞士、挪威等。 總體經濟規模龐大的德國和日本的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僅分別為31,925美元和27,323美元, 顯著低於美國。

美國人不僅收入高, 而且擁有的家庭資產價值也高, 不包括房產的平均家庭金融資產達到163,268美元, 位居OECD國家之首。 而德國平均家庭金融資產僅有49,822美元, 日本人比較能存錢, 平均家庭金融資產也不過92,818美元。

Alex單身一人也沒買房子, 能抵扣稅收的項目不多, 累進最高稅率達到25%, 總的來說, 聯邦所得稅差不多是18,000美元, 加上6,200美元的社會安全稅, 1,500美元的醫療保障稅(Medicare), 總共要付給聯邦政府25,700美元。 其中繳納社會安全稅, 能使Alex在退休後有資格拿到每月2,000多美元的社會安全金, 相當於政府強制的退休儲蓄。 醫療保障稅也是類似性質, 能讓Alex退休後擁有政府提供的免費老年醫療保險。

Alex住在紐約,

所以他還要向紐約州繳納約5,600美元的州稅。 紐約市也收取市稅, 他要再繳納3000美元的市稅。 總共, Alex繳納了近3.5萬美元的所得稅, 雖然不算少, 但是還有近6.5萬美元的可支配收入, 本不應該覺得自己過得很窮。 不過, Alex的錢來得快也去得快。

花錢也容易

Alex理論上一個月的可支配收入有5,400美元, 但是每個月一到手一大半就沒有了。 Alex自稱非常節約地找了一個室友合租一個曼哈頓中城的二室一廳公寓, 這個地段相當於上海的內環或市中心。 公寓離他的辦公樓不算太遠, 房租每月5,500美元, Alex和室友平分, 這樣每月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多就沒有了。

此外, Alex上大學時還借了些學生貸款。 按照美國人的標準, Alex的父母已經是非常慷慨的, 他們把Alex讀紐約大學的每年5萬美元學費都給付了。

4年大學下來, 父母無償援助了他20萬美元學費。 不過, 父母並沒有負擔他上學期間的生活開支。 Alex在學校不斷打工, 最後畢業的時候還是欠了銀行5萬美元的學生貸款。 好在這幾年利息相對低, 而且學生貸款都可以分10年甚至更久還清, 每個月只要還500多美元就行。

“這方面我比較幸運, 我很感激父母幫我付了學費。 我的許多同學都是完全靠學生貸款的。 ”Alex說。

筆者諮詢的美國資深財務規劃專家霍莉也證明了這一點。她說,美國人有超前消費的觀念,孩子18歲上大學付了學費,他有後面一輩子的時間來償還,但如果家長為了給孩子付學費,自己的退休養老金卻沒有存下來的話,那對退休後的生活影響更大。兩者取捨,家長自然會先顧及自己的養老金。霍莉說:“如果要養老金和孩子大學學費都顧及,大部分美國人沒這個經濟實力。”

此外,Alex還要自己付一部分醫療保險。雖然公司提供醫療保險的大部分費用,但他每個月還是要支付150美元的保險費。如果去看病,在保險公司開始負擔任何費用之前,Alex還要負擔每年最初的500美元醫療費用(deductible)。

“我開始懷念父母退休前那幾年的日子,根據奧巴馬醫保法(ACA),我雖然已經成年但還可以作為家庭成員掛靠在父母的醫保下,不需要自己購買醫保。”Alex說。

在Alex看來,過去的幾年,保費年年在漲,而保險負擔的比例卻越來越低,自付額度越來越高。幸好,他還沒成家生孩子,否則每月需要自己負責的醫保費用就將直奔800美元去了。

房租,學生貸款和醫療保險這三樣固定開支已經把Alex每月5,4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花去了3,400美元,剩下的2,000美元平均下來,一天也就67美元可用,那要用於一日三餐以及交通、通訊和買東西。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的資料,2016年,美國整體的個人消費為12.76萬億美元,其中最大宗的是8.66萬億美元的服務業消費。服務業中,住房和醫療是最大兩塊消費。美國人一年在住房上消費2.3萬億美元,花在醫療方面的消費是2.2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在購買包括汽車在內的耐用消費品上的1.4萬億美元。

美國因為有從幼稚園到高中總共13年的免費義務教育,所以在教育上的消費相對於醫療和住房不算高。根據美國教育部資料,美國人去年在高中以後的教育上花費了5,170億美元。雖然這筆開支與醫療和住房相比不算多,但是對於希望找到白領工作、進入中產階級行列的人來說卻是必不可少。多數美國家長不認為自己有義務負擔已經成年的孩子的大學學費。Alex的弟弟因為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沒有申請到好的大學,就沒有像Alex一樣得到父母贊助學費的待遇,只能一切靠自己。Alex不敢想像他弟弟畢業後在還貸的重壓下如何生活。

支出上漲工資不動

根據美聯儲的資料,美國的學生貸款餘額在2017年第一季度達到1.44萬億美元的規模。而在10年前,學生貸款餘額只有5,440億美元,幾乎在10年裡增加了三倍。當然,學生貸款的增長並不僅僅是學費上漲造成的,但是大學學費以超過通貨膨脹的速度上升確實是事實。根據非政府組織College Board的統計,美國大學學費在過去10年裡大約每年上升5%,而同時期的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為2%。而且學費相對便宜的公立大學的學費因為政府削減撥款等原因上漲幅度更高。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10年內公立大學的學費平均每年上升6.5%。

房價和房租,在不同城市之間可能有不少差別,但東西海岸上的大城市如紐約、三藩市等都在不斷上漲。根據紐約房產仲介公司Douglas Elliman的研究報告,紐約的房價經過一輪高速上漲在2006年達到金融危機前的頂點,而在金融危機發生後的10年裡,紐約房價除了4房以上的豪宅因為單價高、興建多而有所下降外,3房以下房型的單價已經超過金融危機前2006年價格的10%。

美國的醫療費用也是不斷攀升。在奧巴馬醫保實行之後,保險公司聲稱因為要合乎法規,給已經有病的人提供一樣價格的保險,保費普遍出現上漲。以前如果只保員工一個人,通常公司會支付所有的保費,不需要員工分擔,現在公司也開始要求員工自己也支付一部分保費。

無論學費、房租還是醫療費用,雖然不是對所有美國人來說都屬於必要開支,但對於中產階級來說,上大學是必要的投資,有了像樣的工作也就無法申請政府免費提供的福利住房和免費醫療(Medicaid)。因此這三樣開支對中產階級是實實在在的剛性開支。剛性開支的快速上漲自然會成為財務上的巨大壓力。

畢竟,根據OECD的研究報告,美國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過去10年內僅上升0.1%,幾乎沒有增長。

不善理財

其實,如果Alex認為自己的收入不會大幅增長,可能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開支,做到量入為出。不過,他有著美國人樂觀自信的特點,認為自己的收入會不斷上升,所有困難能迎刃而解。Alex所有的開支中,並沒有為將來退休之後準備的401k儲蓄(注:企業年金)。這種做法在美國年輕人中很普遍,但是對研究經濟方面的專家,這是一個紅燈。

“絕大部分美國人的養老計畫都是不充足,無法支持他們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紐約曼哈頓智庫的資深分析師尼克·吉萊納斯說。

美國人在工作時不僅要為退休後的生活繳納社會安全稅和醫療保障稅,還可以自願往退休儲蓄帳戶401k裡存錢進行投資。政府除了用社會安全稅和醫療保障稅強迫美國人為退休後進行最基本的生活儲蓄,還提供稅務優惠,允許個人每年免稅往退休儲蓄帳戶401k裡存錢。401k正是稅法裡相關法條的編號,每年可以免稅儲蓄的額度是18,000美元,也就是一個月1,500美元。公司為了鼓勵員工儲蓄也會推出獎勵措施,如果員工往退休帳戶存錢,公司也將往員工帳戶裡存不超過4000美元的獎勵。

Alex認為反正退休還早,況且扣去房租、還貸和醫療保險費,自己每月只有2000美元的錢可用,無論如何也存不下1500美元到401k,還不如等自己漲了工資之後再說。根據美國基金公司Fidelity的統計,美國人平均退休儲蓄帳戶401k只有不到10萬美金,也就是相當於5年多的免稅存款額度。

Alex相信,年輕白領要有一定的生活水準,不能脫離小夥伴們的圈子,所以寧可不存退休金也不願意搬去房租相對便宜的地方。他還時不時下了班和朋友去酒吧喝上兩杯,平均每杯約10美元。儘管他也知道,同樣的東西的酒吧價比超市價高上好幾倍。

“我們什麼時候會存錢呢?就是我們心裡不確定的時候,未來越不確定,我們越需要存越多的錢。但美國人的心態非常樂觀。而且這個社會一直是超前消費的。 車、房、大學學費都可以借,這個理念就是我先在當下享受,只要我能付20%,我就可以借剩下的80%。我不必把所有現金鎖在一個地方。”霍莉說。

Alex的生活方式是美國人的一個縮影。他們一邊抱怨自己沒錢,一邊寧願不存錢也要瀟灑地活出人樣。

霍莉說,在美國,有錢可以得到很大的享受,但沒錢的生活也夠體面,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年老後如果沒錢,可以去住政府贊助的老年公寓,公寓內的一切設施都達到政府規定標準。當然,美國也有每天要付300到500美元的高級老年公寓,不過對中產階級來說,這就不用想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筆者諮詢的美國資深財務規劃專家霍莉也證明了這一點。她說,美國人有超前消費的觀念,孩子18歲上大學付了學費,他有後面一輩子的時間來償還,但如果家長為了給孩子付學費,自己的退休養老金卻沒有存下來的話,那對退休後的生活影響更大。兩者取捨,家長自然會先顧及自己的養老金。霍莉說:“如果要養老金和孩子大學學費都顧及,大部分美國人沒這個經濟實力。”

此外,Alex還要自己付一部分醫療保險。雖然公司提供醫療保險的大部分費用,但他每個月還是要支付150美元的保險費。如果去看病,在保險公司開始負擔任何費用之前,Alex還要負擔每年最初的500美元醫療費用(deductible)。

“我開始懷念父母退休前那幾年的日子,根據奧巴馬醫保法(ACA),我雖然已經成年但還可以作為家庭成員掛靠在父母的醫保下,不需要自己購買醫保。”Alex說。

在Alex看來,過去的幾年,保費年年在漲,而保險負擔的比例卻越來越低,自付額度越來越高。幸好,他還沒成家生孩子,否則每月需要自己負責的醫保費用就將直奔800美元去了。

房租,學生貸款和醫療保險這三樣固定開支已經把Alex每月5,4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花去了3,400美元,剩下的2,000美元平均下來,一天也就67美元可用,那要用於一日三餐以及交通、通訊和買東西。

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的資料,2016年,美國整體的個人消費為12.76萬億美元,其中最大宗的是8.66萬億美元的服務業消費。服務業中,住房和醫療是最大兩塊消費。美國人一年在住房上消費2.3萬億美元,花在醫療方面的消費是2.2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在購買包括汽車在內的耐用消費品上的1.4萬億美元。

美國因為有從幼稚園到高中總共13年的免費義務教育,所以在教育上的消費相對於醫療和住房不算高。根據美國教育部資料,美國人去年在高中以後的教育上花費了5,170億美元。雖然這筆開支與醫療和住房相比不算多,但是對於希望找到白領工作、進入中產階級行列的人來說卻是必不可少。多數美國家長不認為自己有義務負擔已經成年的孩子的大學學費。Alex的弟弟因為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沒有申請到好的大學,就沒有像Alex一樣得到父母贊助學費的待遇,只能一切靠自己。Alex不敢想像他弟弟畢業後在還貸的重壓下如何生活。

支出上漲工資不動

根據美聯儲的資料,美國的學生貸款餘額在2017年第一季度達到1.44萬億美元的規模。而在10年前,學生貸款餘額只有5,440億美元,幾乎在10年裡增加了三倍。當然,學生貸款的增長並不僅僅是學費上漲造成的,但是大學學費以超過通貨膨脹的速度上升確實是事實。根據非政府組織College Board的統計,美國大學學費在過去10年裡大約每年上升5%,而同時期的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為2%。而且學費相對便宜的公立大學的學費因為政府削減撥款等原因上漲幅度更高。根據教育部統計,過去10年內公立大學的學費平均每年上升6.5%。

房價和房租,在不同城市之間可能有不少差別,但東西海岸上的大城市如紐約、三藩市等都在不斷上漲。根據紐約房產仲介公司Douglas Elliman的研究報告,紐約的房價經過一輪高速上漲在2006年達到金融危機前的頂點,而在金融危機發生後的10年裡,紐約房價除了4房以上的豪宅因為單價高、興建多而有所下降外,3房以下房型的單價已經超過金融危機前2006年價格的10%。

美國的醫療費用也是不斷攀升。在奧巴馬醫保實行之後,保險公司聲稱因為要合乎法規,給已經有病的人提供一樣價格的保險,保費普遍出現上漲。以前如果只保員工一個人,通常公司會支付所有的保費,不需要員工分擔,現在公司也開始要求員工自己也支付一部分保費。

無論學費、房租還是醫療費用,雖然不是對所有美國人來說都屬於必要開支,但對於中產階級來說,上大學是必要的投資,有了像樣的工作也就無法申請政府免費提供的福利住房和免費醫療(Medicaid)。因此這三樣開支對中產階級是實實在在的剛性開支。剛性開支的快速上漲自然會成為財務上的巨大壓力。

畢竟,根據OECD的研究報告,美國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在過去10年內僅上升0.1%,幾乎沒有增長。

不善理財

其實,如果Alex認為自己的收入不會大幅增長,可能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開支,做到量入為出。不過,他有著美國人樂觀自信的特點,認為自己的收入會不斷上升,所有困難能迎刃而解。Alex所有的開支中,並沒有為將來退休之後準備的401k儲蓄(注:企業年金)。這種做法在美國年輕人中很普遍,但是對研究經濟方面的專家,這是一個紅燈。

“絕大部分美國人的養老計畫都是不充足,無法支持他們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準。”紐約曼哈頓智庫的資深分析師尼克·吉萊納斯說。

美國人在工作時不僅要為退休後的生活繳納社會安全稅和醫療保障稅,還可以自願往退休儲蓄帳戶401k裡存錢進行投資。政府除了用社會安全稅和醫療保障稅強迫美國人為退休後進行最基本的生活儲蓄,還提供稅務優惠,允許個人每年免稅往退休儲蓄帳戶401k裡存錢。401k正是稅法裡相關法條的編號,每年可以免稅儲蓄的額度是18,000美元,也就是一個月1,500美元。公司為了鼓勵員工儲蓄也會推出獎勵措施,如果員工往退休帳戶存錢,公司也將往員工帳戶裡存不超過4000美元的獎勵。

Alex認為反正退休還早,況且扣去房租、還貸和醫療保險費,自己每月只有2000美元的錢可用,無論如何也存不下1500美元到401k,還不如等自己漲了工資之後再說。根據美國基金公司Fidelity的統計,美國人平均退休儲蓄帳戶401k只有不到10萬美金,也就是相當於5年多的免稅存款額度。

Alex相信,年輕白領要有一定的生活水準,不能脫離小夥伴們的圈子,所以寧可不存退休金也不願意搬去房租相對便宜的地方。他還時不時下了班和朋友去酒吧喝上兩杯,平均每杯約10美元。儘管他也知道,同樣的東西的酒吧價比超市價高上好幾倍。

“我們什麼時候會存錢呢?就是我們心裡不確定的時候,未來越不確定,我們越需要存越多的錢。但美國人的心態非常樂觀。而且這個社會一直是超前消費的。 車、房、大學學費都可以借,這個理念就是我先在當下享受,只要我能付20%,我就可以借剩下的80%。我不必把所有現金鎖在一個地方。”霍莉說。

Alex的生活方式是美國人的一個縮影。他們一邊抱怨自己沒錢,一邊寧願不存錢也要瀟灑地活出人樣。

霍莉說,在美國,有錢可以得到很大的享受,但沒錢的生活也夠體面,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年老後如果沒錢,可以去住政府贊助的老年公寓,公寓內的一切設施都達到政府規定標準。當然,美國也有每天要付300到500美元的高級老年公寓,不過對中產階級來說,這就不用想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