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端午節起源的紀念說、圖騰說和惡日說,你都知道嗎?

(圖片來自網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其以獨特的文化內涵流行於包括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在內的漢字文化圈,

並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為每年的五月初五, 在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開展賽龍舟、吃粽子、祭拜屈原的活動。

端午節的起源不只紀念屈原那麼簡單

(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主要分為紀念說、圖騰說和惡日說。 紀念說是指端午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 同時還有伍子胥、曹娥等人。

(圖片來自網路)

圖騰說是指端午的原型是古代百越族人舉行的龍圖騰崇拜活動。

而惡日說則是指端午所在的五月份為惡月, 氣候炎熱,

百病滋生, 而五日更是會給人帶來不幸, 因此人們開展一些對抗疾病災禍的活動, 這便形成了端午節。 端午節起源的諸多版本賦予了端午豐富的文化內涵, 使得端午文化經久不息。

端午節的習俗

(圖片來自網路)

端午的文化風俗主要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和佩戴艾草菖蒲飲用雄黃酒。

南方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就是龍舟競渡, 這也是端午起源圖騰說的一個標誌。 劃龍舟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 唐朝的端午節競渡興盛, 而賽龍舟的起源要追溯到更早的朝代了。

(圖片來自網路)

民俗學家黃石在他的研究中分析了端午習俗的各種現象,

提出端午節是“逐疫節”, 意思是端午節是古代人民祛除病疫、災厄的節日。

現代學者認為, 端午節是為追悼屈原等人而設立的說法其實是讀書人的誤解, 龍舟競渡要比楚人紀念屈原, 吳人紀念伍子胥, 越人紀念勾踐都要早。 它起源於送災、禳災, 其本意乃是用“法術”處理災厄的群體性活動。

後將龍舟活動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對屈原愛國精神的讚頌與肯定。

(南海神廟,圖片來自網路)

龍舟競渡前,一般要先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閩、臺地區則前往媽祖廟祭拜,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才開始競渡。

如今這些祭拜神明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時氣氛很嚴肅,龍舟競渡多伴隨著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的願望。

“粽子節”還得吃粽子!

(圖片來自網路)

除了龍舟競渡外,端午節最明顯的特徵當屬吃粽子,這也是端午起源紀念說的一個標誌。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人們或用茭白的葉子將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或將黍米裝入竹筒中烤熟,稱“筒粽”,這些便是粽子的前身。

(圖片來自網路)

到了魏晉時期,粽子成為正式的端午食品;唐代的時候,粽子便傳到日本、高麗(現今朝鮮半島)等地;宋代的時候,粽子的餡開始花樣繁多,果脯,獸肉,乾果等品種開始出現,從此南北粽子甜鹹兩黨開始對立,形成現今北方主流的甜粽和南方以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為主的鹹粽風格。

掛艾草,飲雄黃

(《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形象,圖片來自網路)

端午節另外一個著名習俗則是掛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這也是端午起源惡日說的一個標誌。艾草的莖葉會產生的特殊的芳香,這種化學物質可有效地驅除蚊蠅、蟲蟻。

菖蒲又稱蒲劍,形狀直立像一把寶劍,人們端午節時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象徵驅逐邪祟的寶劍。

飲雄黃酒同樣是為了驅蟲殺菌,酒中微量的雄黃具有殺菌的作用,古人認為端午飲用雄黃酒有助於強身健體,去除毒物,因此在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素貞飲用了雄黃酒後便現出了原形。

編輯:胡小雨

(南海神廟,圖片來自網路)

龍舟競渡前,一般要先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閩、臺地區則前往媽祖廟祭拜,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才開始競渡。

如今這些祭拜神明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時氣氛很嚴肅,龍舟競渡多伴隨著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的願望。

“粽子節”還得吃粽子!

(圖片來自網路)

除了龍舟競渡外,端午節最明顯的特徵當屬吃粽子,這也是端午起源紀念說的一個標誌。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人們或用茭白的葉子將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或將黍米裝入竹筒中烤熟,稱“筒粽”,這些便是粽子的前身。

(圖片來自網路)

到了魏晉時期,粽子成為正式的端午食品;唐代的時候,粽子便傳到日本、高麗(現今朝鮮半島)等地;宋代的時候,粽子的餡開始花樣繁多,果脯,獸肉,乾果等品種開始出現,從此南北粽子甜鹹兩黨開始對立,形成現今北方主流的甜粽和南方以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為主的鹹粽風格。

掛艾草,飲雄黃

(《白蛇傳》中的白素貞形象,圖片來自網路)

端午節另外一個著名習俗則是掛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這也是端午起源惡日說的一個標誌。艾草的莖葉會產生的特殊的芳香,這種化學物質可有效地驅除蚊蠅、蟲蟻。

菖蒲又稱蒲劍,形狀直立像一把寶劍,人們端午節時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象徵驅逐邪祟的寶劍。

飲雄黃酒同樣是為了驅蟲殺菌,酒中微量的雄黃具有殺菌的作用,古人認為端午飲用雄黃酒有助於強身健體,去除毒物,因此在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素貞飲用了雄黃酒後便現出了原形。

編輯:胡小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