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端午節的起源並不是因為屈原?胡適:屈原可能並不存在

端午節一詞, 最早出現是在西晉時期, 周處寫的《風士記》, 但對於端午節的起源卻是眾說紛紜, 說法不一。

紀念屈原說最早的記載是在南北朝時期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和吳均的《續齊諧記》。 但這都是在屈原死後700多年的事了。

而關於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技則是出現在屈原之前, 因為在春秋之前吳越之地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屈原在《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餘上沅兮, 齊吳榜以擊汰。 船容與而不進兮, 淹回水而凝滯。 朝發枉渚兮, 夕宿辰陽。 ”而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之船。

在《越地傳》裡, 這種龍舟則是來源與勾踐操練的水軍, 而在東吳紀念的則是伍子胥, 還有一說則是紀念東漢孝女曹娥, 所以, 端午的習俗在不同的地區不同觀念裡所紀念的人物說法也不盡相同。

然而, 即使是流傳最廣的屈原說也只不過是後世的牽強附會?

最早將端午節和屈原綁在一起的是屈原死後700多年的《續齊諧記》裡, 而在這七百年間居然沒有類似的記載, 這倒是一件挺奇怪的事。 我們暫且將其記為巧合。 但是屈原這麼一個牛人的首次登場也是司馬遷的《屈原列傳》裡,

而在這百幾年間屈原神一般地消失的茫茫人海之中。 因此當時胡適也對屈原的存在表示懷疑。

在《續齊諧記》的記載中, 屈原抱石投淚羅江的時間大約在西元前278年, 而面對這麼偉大的壯舉, 身為楚國的後裔吃粽子幾年屈原那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秦、齊、趙、魏、韓、燕這六國的後裔也一起吃粽子來紀念屈原則有點莫名其妙, 畢竟大家都挺忙的, 哪國沒幾個自家的英雄人物。 但如果是由於統治者通過頒佈法令和宣傳而將其綁在一起的又另說了。

那統治者為何要將屈原和節日綁在一起?因為像屈原這種忠君愛國的形象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是歷代君王想要老百姓去學習去仿效的。

於是為了這一目的就要樹牌坊樹榜樣然後進行全面的推廣。 榜樣的力量可以巨大的, 古代統治者利用屈原這個符號來告訴老百姓們, 要愛國, 要奉獻, 而屈原就是最值得大家效仿的偶像。 就這樣屈原的這個符號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 並相沿迄今。 至於胡適先生所懷疑的屈原存在的真實性仿佛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考古專家及學者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中,端午節的來源則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這個也比屈原還要早。

還有漢王朝經歷四百餘年歷史,依舊保持著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前時代的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隻言片語記載,這也是蠻奇怪的一件事。

所以說,朋友圈裡,紀念屈原的粽子,多謝屈原的假期,也是蠻奇怪的

考古專家及學者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中,端午節的來源則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這個也比屈原還要早。

還有漢王朝經歷四百餘年歷史,依舊保持著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前時代的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隻言片語記載,這也是蠻奇怪的一件事。

所以說,朋友圈裡,紀念屈原的粽子,多謝屈原的假期,也是蠻奇怪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