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方言專家赴徽“尋根”天津話

本報訊5月22日至27日, 天津市檔案局(館)、天津電視臺和本報記者組成採訪小分隊, 赴安徽拍攝天津方言尋根溯源紀錄片。 天津方言專家譚汝為、天津曲藝名家劉德印、天津民俗專家郭文傑等共同前往。

此次赴徽“尋根”天津話, 是建立在2015年天津市檔案館完成的天津方言語音建檔工程基礎上, 對天津方言文化產品的一次創新開發與利用, 是對天津方言保護形式的一種延伸與拓展。 天津方言專家譚汝為介紹, 已故天津文史館館員李世瑜先生在上世紀80年代去皖北調查, 無意中聽到火車上幾位乘客口音非常像天津話,

繼而得知他們是安徽宿州人。 李世瑜先生去了宿州, 發現當地語言和天津話非常接近。 經過進一步考察, 提出“天津方言島”一說, 得到了學者的廣泛認可。

天津民俗專家郭文傑說, 天津與皖北相距近千公里, 但是來到這裡發現, 兩地語音的發音系統是一樣的。 他認為, 為天津話尋根, 並非尋找天津文化的根, 而是尋找天津方言發音的根。 此次採訪小分隊分赴合肥、蚌埠、鳳陽、固鎮、蒙城、宿州等地, 圍繞天津方言發音及詞彙這一主題, 與當地學者及原住民交流對談, 實拍當地風土民情、生活細節, 著力於發現當地語音與天津方言之間的近似之處, 為天津方言尋根。 紀錄片將從紀實性、可視性、故事性著手, 充分挖掘津皖方言在文化、歷史、民俗等方面的關聯,

全力搶救保護天津方言文化遺產, 實現紙質、音訊、視頻的全媒體、多維度的天津方言語音記錄, 留下美麗鄉音與動人鄉愁, 實現檔案記憶與數位記錄同在同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