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千錘百煉,方可成大器,宗慶後坎坷娃哈哈帝國路

說起宗慶後, 可能少部分人很熟悉, 但說起他創辦的娃哈哈, 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宗慶後42歲開始創業, 從貸款14萬元、靠三輪車代銷汽水及冰棒開始, 到擁有財富800億元, 成為“2012年中國內地首富”——25年來, 宗慶後心無旁騖, 以超乎常人的耐力, 堅守著自己的實業帝國。 其個人奮鬥史, 無疑是一部真人版的“勵志大片”。

宗慶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輕描淡寫地講述著娃哈哈誕生25年來的林林總總。

年均增長超過60%的娃哈哈

“很多年過去了, 我依然清楚記得那一天的情景:198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 天氣悶熱, 杭州的小巷子裡見不到人影。 我騎車出了家門, 去幹一件有些冒險 的事情——靠借來的14萬元錢, 去接手一家連年虧損的校辦工廠。 ”提起往事, 宗慶後有些動容, 他告訴記者, 創業初期的條件十分艱苦, 可以說是白手起家。 借來的14萬元錢, 也不敢全部用完, 只用了幾萬元錢,

簡單地粉刷了一下牆壁, 買了幾張辦公桌椅, 就開張了。

有了自己的事業, 宗慶後憋足了勁兒, 但當時, 他的“事業”卻是蠅頭小利的小生意, “我們代銷冰棒、汽水, 還有作業本、稿紙等, 主要是為學生服務。 一根冰棒4分錢, 賣一根只賺幾厘錢。 ”早年創業的艱辛, 已深深刻在宗慶後的記憶裡。

隨著時間的推移, 宗慶後的業務範圍也越來越廣, 開始為人家代加工產品。 風裡來雨裡去忙活了一年, 年底一算帳, 居然有了十幾萬元的進賬。 儘管賺了一些錢, 但宗慶後認為, 企業沒有自己的產品, 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1989年, 宗慶後帶領校辦工廠的100來個員工, 開始開發投產娃哈哈兒童營養液, 並成立了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 “當時, 國內食品市場的產品種類相對較少, 就連速食麵都是稀罕玩意兒。 ”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一經面世便迅速走紅。

1991年, 宗慶後做了一件更大膽的事:兼併了擁有2000多名職工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 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1991年企業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達到2.17億元。

1994年, 娃哈哈響應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移民工作的號召, 投身西部開發, 兼併了四川涪陵地區受淹的3家特困企業, 建立了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涪陵公司。 此後, 娃哈哈邁開了“西進北上”步伐, 先後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1996年對於娃哈哈來說, 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 這一年, 宗慶後瞄準瓶裝水市場, 娃哈哈純淨水誕生。 有經濟學家曾認為, 娃哈哈純淨水的出現, 是宗慶後搭建商業帝國最重要的一塊磚。

娃哈哈成立25年, 其產品包括含乳飲料、瓶裝水、童裝等共十大類150多個品種。 宗慶後坦言, 25年來, 娃哈哈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數不清的坎坷, 甚至也曾走過彎路, 但專心做實業、專注做品牌的信念始終沒丟。

25年來, 娃哈哈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年均增長超過60%。 提起2012年, 宗慶後由衷地舒了一口氣, “1—9月, 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 上繳稅金47億元, 預計2012年我們可以做到(營業收入)700億元。 年初的時候, 也曾為今年的經營情況捏了一把汗, 畢竟大的經濟形勢不是很好, 但是現 在, 我們終於可以輕鬆一下了。 ”

“中國內地首富”的簡單生活

”宗總不拘小節,也不怎麼在意個人形象,有時候顯得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娃哈哈的一名行政人員向記者爆料,一次,友人極力邀請宗慶後去參加一個時尚類活動,盛情難卻,宗慶後只好前往。“全場的人都是西裝革履,只有宗總穿著夾克衫,還是舊的,和當時的氛圍極不協調,可他自己根本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妥。”

和“首富”的頭銜比起來,宗慶後的生活談不上“品質”。平常,他總是穿一件普通的夾克衫,一雙有點舊的布鞋,有些是最便宜的大路貨,但他認為這很好,“幾十元的衣服穿在身上,人家都會以為是幾千元的,我幹嗎花那個錢?”宗慶後調侃道。

穿衣服隨便,吃飯也很簡單,用宗慶後自己的話說,這輩子最愛鹹菜腐乳,身體照樣健健康康。如果不出差,宗慶後的一日三餐幾乎都在公司食堂解決。

杭州這些年變化很大,西湖變得越來越美,整個城市的環境也越來越乾淨、充滿江南韻味。早年走街串巷送汽水的宗慶後,自以為閉著眼睛也走不丟,但最終他發現,杭州變得自己已經不認識了。“其實,不是杭州變化快,是他總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出去四處轉轉。”女兒宗馥莉總是勸父親多出去走走,但宗慶後只要一出門,基本就是奔機場。

有一次,電視臺錄製節目,專門把他拖到了西湖邊喝茶。節目錄完了,他大發感慨:“在這座城市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原來坐在這裡喝茶這麼舒服。”下屬建議,乾脆在西湖邊租個地方辦公得了,累了可以坐湖邊喝喝茶,看看景。“那就光顧著喝茶觀景了,看過的檔轉頭就得忘了。”宗慶後立刻否決了這個提議。

堅守實業“陣地”

25年,娃哈哈的總資產增長了57萬倍。集團旗下的娃哈哈系列產品,銷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在實體經濟面臨“空心化”、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雙重影響下,宗慶後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宗慶後給出的答案是:一切源於我們的“專注”。“認真做好一件事,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25年來,我們的信念從未動搖,快速積累財富的虛擬經濟我們視而不見,一心一意做產品、搞實業,一心一意為中國老百姓提供最實惠的必需品,是我們不變的追求。”

在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上,宗慶後可謂創造了一個很難複製的模式。宗慶後曾說:“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大企業,都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都是‘大權獨攬’。” 所以,一直以來,娃哈哈的“專制”在業界也是出了名的:娃哈哈集團直到現在也不設副總經理,生產、銷售等各個領域的管理則是由各個部長負責。

但這並沒有妨礙娃哈哈員工的忠誠度,因為宗慶後雖然“專制”,卻是個有情有義之人,25年來,他從未辭退過一個員工,一年中甚至有一半時間和員工奮戰在一線。

一方面高高在上,一方面又和大家一起摸爬滾打,宗慶後深諳“中國式領導”的精髓。

宗慶後強勢的另一面,則體現在娃哈哈對管道的控制上,這也是宗慶後管理經銷商的成功之道。

娃哈哈擁有遍佈全國的近5萬個經銷商,如何管理好這個至關重要的終端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娃哈哈成敗的關鍵。宗慶後的解決之道是創立了“聯銷體”,即 編織了一張遍佈全國各地6000多個一級批發商以及三四萬個二級、三級批發商的銷售終端行銷網,與經銷商結成利益同盟體,變一家企業在市場上與人競爭為幾千家企業合力一起與人競爭。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種種跡象表明‘實體經濟回歸’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聲音。而我們娃哈哈,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實業,為最基層、最廣大的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 宗慶後說。

如你想每天獲得商界大佬的正能量,如你也有自己的創業故事要發佈或推廣,可搜索或關注商界名人網。商界名人網專注于中華企業家、商界領袖、精英的勵志創業故事,讓大佬的事蹟“傳千古 勵世人”!

免責聲明:本人物故事來源於互聯網、網友、相關人士、當事人提供,由商界名人網編輯整理發佈。如有錯漏和描寫不對之處請聯繫商界名人網。

“中國內地首富”的簡單生活

”宗總不拘小節,也不怎麼在意個人形象,有時候顯得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娃哈哈的一名行政人員向記者爆料,一次,友人極力邀請宗慶後去參加一個時尚類活動,盛情難卻,宗慶後只好前往。“全場的人都是西裝革履,只有宗總穿著夾克衫,還是舊的,和當時的氛圍極不協調,可他自己根本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妥。”

和“首富”的頭銜比起來,宗慶後的生活談不上“品質”。平常,他總是穿一件普通的夾克衫,一雙有點舊的布鞋,有些是最便宜的大路貨,但他認為這很好,“幾十元的衣服穿在身上,人家都會以為是幾千元的,我幹嗎花那個錢?”宗慶後調侃道。

穿衣服隨便,吃飯也很簡單,用宗慶後自己的話說,這輩子最愛鹹菜腐乳,身體照樣健健康康。如果不出差,宗慶後的一日三餐幾乎都在公司食堂解決。

杭州這些年變化很大,西湖變得越來越美,整個城市的環境也越來越乾淨、充滿江南韻味。早年走街串巷送汽水的宗慶後,自以為閉著眼睛也走不丟,但最終他發現,杭州變得自己已經不認識了。“其實,不是杭州變化快,是他總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出去四處轉轉。”女兒宗馥莉總是勸父親多出去走走,但宗慶後只要一出門,基本就是奔機場。

有一次,電視臺錄製節目,專門把他拖到了西湖邊喝茶。節目錄完了,他大發感慨:“在這座城市活了大半輩子,沒想到原來坐在這裡喝茶這麼舒服。”下屬建議,乾脆在西湖邊租個地方辦公得了,累了可以坐湖邊喝喝茶,看看景。“那就光顧著喝茶觀景了,看過的檔轉頭就得忘了。”宗慶後立刻否決了這個提議。

堅守實業“陣地”

25年,娃哈哈的總資產增長了57萬倍。集團旗下的娃哈哈系列產品,銷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一,在實體經濟面臨“空心化”、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雙重影響下,宗慶後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宗慶後給出的答案是:一切源於我們的“專注”。“認真做好一件事,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25年來,我們的信念從未動搖,快速積累財富的虛擬經濟我們視而不見,一心一意做產品、搞實業,一心一意為中國老百姓提供最實惠的必需品,是我們不變的追求。”

在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上,宗慶後可謂創造了一個很難複製的模式。宗慶後曾說:“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大企業,都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都是‘大權獨攬’。” 所以,一直以來,娃哈哈的“專制”在業界也是出了名的:娃哈哈集團直到現在也不設副總經理,生產、銷售等各個領域的管理則是由各個部長負責。

但這並沒有妨礙娃哈哈員工的忠誠度,因為宗慶後雖然“專制”,卻是個有情有義之人,25年來,他從未辭退過一個員工,一年中甚至有一半時間和員工奮戰在一線。

一方面高高在上,一方面又和大家一起摸爬滾打,宗慶後深諳“中國式領導”的精髓。

宗慶後強勢的另一面,則體現在娃哈哈對管道的控制上,這也是宗慶後管理經銷商的成功之道。

娃哈哈擁有遍佈全國的近5萬個經銷商,如何管理好這個至關重要的終端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娃哈哈成敗的關鍵。宗慶後的解決之道是創立了“聯銷體”,即 編織了一張遍佈全國各地6000多個一級批發商以及三四萬個二級、三級批發商的銷售終端行銷網,與經銷商結成利益同盟體,變一家企業在市場上與人競爭為幾千家企業合力一起與人競爭。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種種跡象表明‘實體經濟回歸’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聲音。而我們娃哈哈,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實業,為最基層、最廣大的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 宗慶後說。

如你想每天獲得商界大佬的正能量,如你也有自己的創業故事要發佈或推廣,可搜索或關注商界名人網。商界名人網專注于中華企業家、商界領袖、精英的勵志創業故事,讓大佬的事蹟“傳千古 勵世人”!

免責聲明:本人物故事來源於互聯網、網友、相關人士、當事人提供,由商界名人網編輯整理發佈。如有錯漏和描寫不對之處請聯繫商界名人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