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離九寨溝不遠的德格,用竹筆寫下西藏的滄桑

神秘的川西大地, 美景如畫的雪山大河。 離九寨溝不遠的德格, 恢弘親切的寺廟, 顏色交錯的壁畫。 那裡神秘的藏族印刷術, 以及號稱“蟲不吃,

鼠不咬”的紙張, 還有那看起來難懂但又神秘的藏文, 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直想著有機會去看看。

現在藏文書法的發展勢頭遠沒有唐卡好, 傳統的藏文書法仍然是主流。 源遠流長的藏文書法如何才能和千年的唐卡藝術在新的時代雙峰並置, 互相輝映?

藏文書法怎樣從傳統的審美意識出發誕生出新的審美風格?藏文書法在傳達藏文化對神性的敬畏和膜拜時, 是否還能傳遞出更多的心聲?

這些問題時常讓藏文書法藝人陷入苦思, 它們像牧場上的草長在自己心裡, 一年過了又一年, 綠了又枯, 枯了又綠。

他們, 大多數人一臉儒雅氣, 如果第一次見, 你會懷疑他們是從某卷經文裡走出來的, 但那一頭自然捲曲的頭髮又告訴你他們來自牧區, 來自人和太陽最近的地方。 他們中很多人, 不僅寫得一手好藏文, 也是畫唐卡的行家。

他們書寫的藏文, 字體圓潤, 筆鋒柔和, 造型飄逸。 與傳統藏文書法截然不同, 他們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 在傳統藏文書法的審美世界裡突圍, 更好的融入當今的時代。

在藏文書法傳承人的工作室, 漢式茶具上放著藏茶。 每天, 寫字寫累了, 他就從古色古香的茶具上端起一杯藏茶細品起來。 窗外是安靜的社區, 社區外便是繁華熱鬧的成都。

你知道藏族的書法長這樣麼? (單選) 0人 0% 知道 0人 0% 不知道 投票

西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常淩翀 中央編譯出版社 9787511729620 ¥28.5 購買

非遺是條岔路, 左轉滿是回憶, 右轉給你溫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