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通號:軌交行業的龍頭,能隨高鐵再提速麼?

作者:格隆匯·注孤生

2016年最大的網紅非特朗普莫屬了, 這個不做作的大喇叭說出了很多美國人的心聲, 因此也順利當選米國總統,

其在競選時曾提到美國的鐵路建設一塌糊塗, 與中國相比簡直就是第三世界, 完全顛覆了美國在我心中高大上的形象。

為此專門向定居海外的同學瞭解情況, 得到的答覆是肯定的:美國幾乎所有領域的基礎設施都很落後, 融資不足導致設備陳舊、技術落後。

橋樑岌岌可危, 道路亟需維修、港口破敗不堪、列車無法提速。 但如果在美國說起中國高鐵, 則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背後的英雄中國通號卻很少有人知道。

一:公司簡介

來頭很大

中國通號全稱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1953年鐵道部成立的通信信號工程公司, 1981年鐵道部批准成立了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通號集團。 國資委成立後歸屬國資委管理, 2010年國資委對中國通號集團進行業務重組, 將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業務相關資產注入, 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 截止2016年6月底, 中國通號集團持有75.14%股本, 為第一大股東。 社保基金全國理事會持有2.04%。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 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提供控制系統設計、設備製造和系統交付、後期運維的全套一條龍服務。

技術過硬

國資背景不是金字招牌, 技術過硬才是王道。 公司擁有700多項專利, 參與並主導信號技術領域全部13 項國家標準中的9 項的編制及全部159項行業標準中的91 項,

直接說明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領導地位。 主營產品CTCS-3用於運營時速300KM以上高速鐵路或高原高寒高溫等“三高”鐵路中, 全球領先, 在行業內壟斷優勢明顯。

競爭優勢

即使關乎安全的鐵路信號控制系統也產是一家獨大, 目前是三足鼎立, 但中國通號是行業領頭羊, 在200km/h以上的鐵路市場佔據65.2%的市場份額, 在350km/h的高鐵系統設計設計集成領域佔據絕對優勢, 控制72%以上的份額。 其餘二家是中國鐵建和中國中鐵, 主要在速度等級250km/h以下以及普速鐵路和中國通號一起競爭。 這三家企業也是中國唯三的擁有“四電集成"牌照的企業。

在300km/h以上的高鐵領域, 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有系統集成能力, 但沒有核心設備製造能力, 在專案建設時向各個國家認證的供應商進行採購。 全產業模式和較高的行業壁壘是公司很深的護城河。

壟斷格局

軌交控制設備對技術要求非常高, 軌交的安全性又至關重要, ZF對核心控制系統產品的准入資質也是嚴格把控。 客戶更傾向于選擇安全記錄良好的大廠商, 新進入者幾乎沒有希望。

二:行業前景

鐵路行業具有逆週期性,因為在經濟下行期間,ZF投資鐵路既可以拉動基建,又可以帶動區域產業的優化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與此同時,地鐵、輕軌給二三線城市帶來出行便利,在GDP增長和民生的考核下,官員非常樂意推動這方面的投資,業績確定性高。這可以從全國高鐵營運里程瞥見一斑。

根據規劃,我國將在十三五期間新增鐵路3萬公里,其中高鐵1.2公里。此外,城際鐵路由於審批權從中央下放到省內,將成為新一輪主要的投資熱點,新建里程將達到上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未來五年總里程將達到近萬公里。有軌電車已有上百個城市規劃籌建,五年後里程預計達到5000多公里。

在軌道交通建設中,電氣化、資訊化及智慧化業務約占鐵路總投資額 20%左右。鐵路業務中電氣化、資訊化開支約為 10%、 10%,城軌業務中相應開支比例分別為 12%、 8%。總體平均下來就是10%的投入,每年萬億的市場,就是千億的投入。

對於中國通號,鐵路板塊是最大的收入來源,2013-2015年鐵路板塊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8.7%,78,7%和65.6%。包括鐵路(普速、高鐵、城鐵):列車控制系統、電腦聯鎖系統、中央調度系統。200km/h以上鐵路市場佔有65.2%的市場份額,在350km/h的高鐵設計系統集成領域佔據72%以上份額。

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輕軌、單軌及有軌電車)是第二大收入來源,2013-2015 年城軌板塊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15.2%,11.1%和16.4%。在國內市占率達40%以上,穩居行業第一。

以2016年中報為例,分析下中國通號的主要收入。其中設計集成和設備製造是一次性收入,系統交付是一次性收入之後的經常性收入。也就是說買了它的產品後面就離不開它了——賣你一台淨化器,以後你還得買它的濾芯,壞了還得它上門維護。

參考日本、歐洲等國歷史經驗,20%資金投入後期市場,又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市場不斷變大,營收不斷增長。同時,已吃下來的就難再吐出去,這就是穩定的現金流啊。放在哪裡都熠熠生輝。

在一個千億市場裡穩居行業第一的市場佔有率,中國通號的表現如何?

三:財務狀況

經常出行的朋友可以明顯感受到鐵路線路開通的越來越多,出行越來越便捷。八縱八橫的鐵路規劃覆蓋黑河騰沖一線全國大部分人口。日常最直觀的感受與現實中中國通號的成長是一致的,可以看到公司業績增長穩定,多年來營收保持年化20%以上增速。

與大眾熟知的鐵路總公司負債累累的慘狀不同,中國通號由於沒有重資本投入,所以淨利潤有保障,利潤率在10%左右。

現金流非常健康,截至2016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139.6億人民幣。

資產負債率約為53%,在鐵路系統中已算穩健,ROE由於上市新增股本攤薄後達13%也很不錯。

應收賬款雖然高,但是國企客戶賬款占比都在90%以上,發生破產形成實質性壞賬的可能性極低。從賬齡分析,一年期內的占比都在75%以上,品質也較好。

在港股裡中國通號是細分行業軌交細分行業唯一的標的,但各項指標即使拿到A股也是不輸的。

考量資產負債率情況,低於重資產的中國中車,軌道交通門的康尼機電,財務比較穩健。

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淨收益達到了驚人的114.67%,問鼎群雄,比中國中車還強。表明其經營活動的收益轉化為現金淨流入的能力非常強,在產業鏈中話語權較強。

以營收增速來講,僅略低於從事軌交電源的鼎漢技術,遠超中國中車、康尼機電、中車時代電氣。

到了估值這裡,與中車時代電氣一樣,市盈率遠低於同行,市淨率也屈居末位。

我能想到的理由也就只有上市掛牌時間是在2015年8月,正值熊市半山腰,市場對其瞭解和認可度不高,所謂落難鳳凰不如雞,大概就是這樣吧。

新進入者幾乎沒有希望。

二:行業前景

鐵路行業具有逆週期性,因為在經濟下行期間,ZF投資鐵路既可以拉動基建,又可以帶動區域產業的優化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與此同時,地鐵、輕軌給二三線城市帶來出行便利,在GDP增長和民生的考核下,官員非常樂意推動這方面的投資,業績確定性高。這可以從全國高鐵營運里程瞥見一斑。

根據規劃,我國將在十三五期間新增鐵路3萬公里,其中高鐵1.2公里。此外,城際鐵路由於審批權從中央下放到省內,將成為新一輪主要的投資熱點,新建里程將達到上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未來五年總里程將達到近萬公里。有軌電車已有上百個城市規劃籌建,五年後里程預計達到5000多公里。

在軌道交通建設中,電氣化、資訊化及智慧化業務約占鐵路總投資額 20%左右。鐵路業務中電氣化、資訊化開支約為 10%、 10%,城軌業務中相應開支比例分別為 12%、 8%。總體平均下來就是10%的投入,每年萬億的市場,就是千億的投入。

對於中國通號,鐵路板塊是最大的收入來源,2013-2015年鐵路板塊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8.7%,78,7%和65.6%。包括鐵路(普速、高鐵、城鐵):列車控制系統、電腦聯鎖系統、中央調度系統。200km/h以上鐵路市場佔有65.2%的市場份額,在350km/h的高鐵設計系統集成領域佔據72%以上份額。

城市軌道交通(地鐵、輕軌、單軌及有軌電車)是第二大收入來源,2013-2015 年城軌板塊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15.2%,11.1%和16.4%。在國內市占率達40%以上,穩居行業第一。

以2016年中報為例,分析下中國通號的主要收入。其中設計集成和設備製造是一次性收入,系統交付是一次性收入之後的經常性收入。也就是說買了它的產品後面就離不開它了——賣你一台淨化器,以後你還得買它的濾芯,壞了還得它上門維護。

參考日本、歐洲等國歷史經驗,20%資金投入後期市場,又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市場不斷變大,營收不斷增長。同時,已吃下來的就難再吐出去,這就是穩定的現金流啊。放在哪裡都熠熠生輝。

在一個千億市場裡穩居行業第一的市場佔有率,中國通號的表現如何?

三:財務狀況

經常出行的朋友可以明顯感受到鐵路線路開通的越來越多,出行越來越便捷。八縱八橫的鐵路規劃覆蓋黑河騰沖一線全國大部分人口。日常最直觀的感受與現實中中國通號的成長是一致的,可以看到公司業績增長穩定,多年來營收保持年化20%以上增速。

與大眾熟知的鐵路總公司負債累累的慘狀不同,中國通號由於沒有重資本投入,所以淨利潤有保障,利潤率在10%左右。

現金流非常健康,截至2016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139.6億人民幣。

資產負債率約為53%,在鐵路系統中已算穩健,ROE由於上市新增股本攤薄後達13%也很不錯。

應收賬款雖然高,但是國企客戶賬款占比都在90%以上,發生破產形成實質性壞賬的可能性極低。從賬齡分析,一年期內的占比都在75%以上,品質也較好。

在港股裡中國通號是細分行業軌交細分行業唯一的標的,但各項指標即使拿到A股也是不輸的。

考量資產負債率情況,低於重資產的中國中車,軌道交通門的康尼機電,財務比較穩健。

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淨收益達到了驚人的114.67%,問鼎群雄,比中國中車還強。表明其經營活動的收益轉化為現金淨流入的能力非常強,在產業鏈中話語權較強。

以營收增速來講,僅略低於從事軌交電源的鼎漢技術,遠超中國中車、康尼機電、中車時代電氣。

到了估值這裡,與中車時代電氣一樣,市盈率遠低於同行,市淨率也屈居末位。

我能想到的理由也就只有上市掛牌時間是在2015年8月,正值熊市半山腰,市場對其瞭解和認可度不高,所謂落難鳳凰不如雞,大概就是這樣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