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易中天:我對金庸毫無興趣,但我非常喜歡古龍

易中天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 自己對古龍的喜愛。

易中天教授從廈門大學退休後, 繼續完成他的“易中天中華史”的巨著成了他最主要的任務。

為了有個安靜的寫作環境, 易中天就離開城市, 躲進了浙江一個鄉下。

易中天曾向媒體透露, 他平常寫作累了, 古龍的書也在他的日常讀書消遣的書單中。

作為中文系的教授易中天, 曾經專門撰文, 從文學批評的角度, 對金庸小說進行了一番清理。

易中天曾在一篇論文中將文學區分為市場性文學和非市場性文學的區別。 市場文學是根據市場的需求, 讀者的口味, 有沒有意義和品味不要緊, 這完全是按照市場品味。 而非市場文學, 這完全是按藝術規律在寫作。

易中天諷刺了那些把金庸當成文學大師研究的文化人, 研究金庸的文學成就是文不對題, 更靠譜的應該是研究金庸如何把傳統的武俠小說市場做大, 如何行銷, 讀者遍佈各地。

易中天還強調, 武俠小說跟經典名著不是一回事, 武俠小說, 就是一種消遣娛樂, 如果讀得好, 還能益智健老。 而金庸偏偏總愛把武俠小說往往雅、品味、意義上靠近, 整理出一些愛貼一些微言大義, 哲學思想的標籤。

易中天認為, 從這點上, 金庸不夠坦誠, 是假正經, 不願面對武俠小說只不過是人們打發時間看著玩的。 相比之下 , 在他看來,

古龍就格外清醒, 格外有趣, 也可愛得多。 古龍說自己寫小說是為了換酒喝, 讀者讀是想找樂子。 誰都不當回事, 反而是個事了。

易中天認為, 皇帝、清官、俠客, 從來都是古代中國人的夢, 不能指望皇帝, 就指望清官, 沒戲只能指望俠客, 可連俠客都沒有, 只能指望武俠小說。 所以,武俠小說要想走出路子,就是把中國人這個幻象戳破給人看。

可是金庸,幾乎沒有。在易中天看來,金庸沒有現代意識,金庸是新瓶裝臭水,那股封建倫理的餿臭。而古龍多少有點現代性,古龍小說中更注重俠與俠客文化中的悲劇性,這是古龍有別于金庸的一點。

所以,武俠小說要想走出路子,就是把中國人這個幻象戳破給人看。

可是金庸,幾乎沒有。在易中天看來,金庸沒有現代意識,金庸是新瓶裝臭水,那股封建倫理的餿臭。而古龍多少有點現代性,古龍小說中更注重俠與俠客文化中的悲劇性,這是古龍有別于金庸的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