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90後買房其實已經落後了四五十年

從歷史的大時代來看, 一線二線大城市市中心的房子, 現在的持有者至少是三十歲以上的, 四五十歲的應該占了大多數, 可以這麼想,

這些人老去, 按照現在的醫療, 大概需要四五十年, 也就是半個世紀後, 他們的房子大概率會傳給子孫後代, 為什麼說大概率, 因為考慮到各種政策形勢變化, 比如房產持有稅, 交易稅, 多套房子持有, 不動產互聯網公示以及人口的變化等, 因此也就是說短時間內我們這些九零後正要步入買房年紀的人晚了四五年就晚了半個世紀, 短時間內按照現在的操作, 除非用置換的方法, 或者你撞大運中了1000萬(對一線而言), 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進入一線城市的市中心, 但是大家對大城市市中心的需求其實是在五十歲前, 等五十歲後, 我們很多人和現在的這些老人沒什麼不同, 都想著去郊區住, 享受寧靜安逸和好的環境,
按照現在的掙錢水準, 大部分家境普通的年輕人等到還完一線城市市中心的房子, 往往就得五十知天命, 所以其實對我們意義真的不大了, 但是對於子孫後代意義很大, 減小了他們的奮鬥難度。 但是

所有這一切都建立在不會像學區房那樣亂變政策,

如果五十年後王尼瑪在北京換完了海澱區的學區房, 但是遷都到延安了, 好嘛, 當年從延安窯洞走出來的王尼瑪戶口想遷回老家都不能, 當然這就是個打比方, 未來五十年會發生什麼我們誰都無法預測, 所以只從我們自身考慮, 我們只能被動地跟著走, 如果哪天房子真的像bb機一樣不值錢了, 那麼囤房的也只能默默接受, 而且那一天上面的家屬一定是已經抽身了, 所以上面可以放心殺豬, 說生不逢時說我們這代人其實還是挺有道理的, 不是那些買了房的人比我們能力多強, 只是他們比我們早出生了四五年, 而這四五年導致我們落後了四五十年, 就這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