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打動中國大半個CEO圈的陳志武到底牛在哪裡?

為什麼很多人勤勞而不富有?

《福布斯》雜誌會定期發佈全球富豪榜的身價讓人覺得高不可及, 他們又是怎樣實現財富自由的?

原因在於有沒有投資收入。 這些成功的企業家們正是瞭解金融邏輯, 正確利用金融來實現財務自由的。

在陳志武看來, 金融對富人可能是錦上添花, 對普通人來說則意義更為重大。 省錢、存錢固然是根本, 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投資, 學習金融知識。

巴菲特說:“如果到四五十歲, 你還不能在睡覺的時候也賺錢, 你就太失敗了!”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 說美國有一群人三十多歲就提前退休了,

成為了巴菲特口中的“成功者”。 有人採訪了幾位順利在40歲以前結束職業生涯的神人, 在他們看來, 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 就是省錢、存錢、投資。

省錢、存錢自然不用多說, 人人都會, 關鍵是投資。 如何迅速搞懂金融邏輯, 掌握財富道理?

※一門吸引近百位CEO的大眾金融課※

陳志武,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 與張維迎、吳敬璉等並稱為最受企業家推崇的華人經濟學家。 被《G20國家最具影響力人物報告》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代表作《金融的邏輯》獲得過23項最佳年度圖書獎。

5月30日, 陳志武在喜馬拉雅FM開設一檔名為《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的音訊課程, 吸引了萬通董事局主席馮侖、紅杉資本創始合夥人沈南鵬、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等, 中國大半個CEO圈的人都來聯合推薦。

這裡有一份署名推薦陳志武課程的CEO名單, 大家感受一下:

這樣的陣容還是不多見的, 畢竟企業家們在談經濟大勢時都是謹慎的。 但他們信奉的並非是高深的經濟原理, 企業方向策略判斷的方法論, 而是陳志武提出的基本金融邏輯與財富觀。

陳志武最近拋出了7個關於財富的問題:

1.為什麼金融對普通人更重要?

2.中國人為什麼愛存錢?

3.馬化騰何以比乾隆更有錢?

4.為什麼說養子防老是不道德的?

5.為何中國人以前有婚姻但沒愛情?

6.很多人為什麼勤勞卻不富有?

7.很多人為什麼富有但不幸福?

問題看似普通, 但反思自身, 必然會遭遇7問中的任何一問。

對於普通人來說, 如果只是靠月工資, 沒有投資、沒有財產性收入, 那麼, 你就很難富有。

但普通人並不理解這樣的原因,

他們疲於奔命且常常為自己緊巴巴的生活而哀歎。 究其原因, 在一般人的教育構架中, 常常忽視財富觀的構建, 或者說也不具備構建財富觀的客觀條件。

1999年, 陳志武在成為耶魯大學教授之後, 一直苦悶於找不到一本適合普通人學習金融的教材和課程。 因為大學金融課教材, 尤其是MBA課程, 都太側重技術性或者只關注操作細節, 而一般的經濟學教材又對金融價值談得太少, 或者側重于貨幣金融學。 所以, 開一門適合國民學習金融的課, 以通俗語言講解金融的邏輯, 既講到主要金融市場和一些操作性知識與技巧, 又談到金融的社會價值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於此, 陳志武一直想開設一門適合國民學習金融的課, 並且寫一本這樣的書,這門課會避免抽象的理論和數學模型,而是以通俗語言講解金融的邏輯,既講到主要金融市場和一些操作性知識與技巧,又談到金融的社會價值,尤其是為什麼金融是個人自由、婦女解放的基礎。

於是,《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由此而生,在這門為期一年的課程中,陳志武概括了過去三十餘年裡他對金融的學習與研究認知,並重點回答了幾個問題:

第一, 金融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第二, 金融能幫你做什麼?如何幫你致福,並解決未來生老病死方方面面的風險?

第三, 在金融市場出現之前,傳統社會靠什麼完成金融工具要做的事?如何從金融角度解讀傳統習俗、文化,包括婚姻、家庭以及儒家等文化的演變邏輯?

第四, 你要創業,或者要把公司做大做強,如何利用金融市場實現你的夢想、確立最優商業模式?

第五, 為什麼各國金融發展狀況千差萬別?金融發展好與壞、多與少,到底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什麼影響?在中國經濟處於交叉路口之際,到底該“脫虛向實”,還是“脫實向虛”?

簡單看下陳志武對這些問題的闡釋:

很多人如此努力還這麼窮的原因是在於:沒有投資收入。

陳志武在課程中講到,在沒有金融市場的傳統社會裡,財富是一個狹義的東西,是過去剩餘收入的累積。當我們說“張三很富有”,意思是他過去賺了很多錢,沒有花完留下來了,這是過去收入的概念。

但是,如今有了金融市場之後,財富不再只是過去剩餘收入的累積,更重要的是包括了未來收入的貼現值。也就是說,今天說到的財富是過去收入和未來預期收入之和。

※他們是怎樣實現財富自由的?※

每年《福布斯》雜誌會定期發佈全球富豪榜,位列榜單的富豪們的身價都讓人覺得高不可及。

王健林身價2000多億、馬化騰1000多億,等等,我知道這些都是天文數字,是過去的中國人難以想像到的數量級。

是否也想窺探他們獲得財富的秘密?

誠然,他們的財富不是過去賺到的收入累計的結果,而是他們持有的公司股權的價格,這些股價是市場對他們公司未來收入的貼現估值結果。其中,“對未來收入貼現”指的是未來的錢跟今天的錢不完全相同,5年後的1塊錢折算到今天應該少於1塊錢,等等,按照這個思路對未來各種收入預期進行轉換,換成相當於今天的價值。

當然,貼現值是否能真正成為今天的資本,取決於這些公司股權是不是已經上市交易。只有通過資本市場才能把折算的結果變現成今天的錢,既可以花,也可以再投資。既然未來收入能以這種方式變成今天的財富,那麼,財富量當然就多了,因為未來幾乎是無限的!

可是,也正因為未來是無限的,提供太多想像空間,金融泡沫、財富泡沫就難以避免,金融危機和由此引發的經濟危機會時有發生。所以瞭解金融背後的邏輯、掌握資本市場的規律、正確利用金融規避風險非常關鍵。

那麼這些成功企業家們是如何瞭解金融邏輯,正確利用金融來實現財務自由的?

聽聽沈南鵬、徐小平、潘石屹怎麼說?

潘石屹、 徐小平、沈南鵬推薦

※其實金融對普通人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會問:“上面說到的馬化騰、王健林、沈南鵬、潘石屹等都是靠創業而成為億萬富翁的,金融對他們當然有用。可是,我今後不會去創業。那金融對我有什麼用呢?”

對於工薪階層,不僅要有資產、要有金融投資,而且運營好自己的投資,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比如上文中的小張,假如他能有投資意識,10年前在北京購房,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套出錢去投資,購買理財產品,也許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陳志武舉過一個經典的例子,如果以1925年底作為起點、2014年底作為終點,假定當初你有一萬美元做投資,而且每年利息和分紅都重新投入同樣的金融產品,那麼,這89年裡,如果一直把錢投在短期美國國債裡,到2014年底就成了21萬美元;如果投資的是美國大公司股票,你今天就有5316萬美元,而如果一直投資小公司股票亦即小盤股,最終你會有2億7千4百19萬美元!

所以,不同的投資安排,收益千差萬別,風險和其它指標也大為不同。小盤股比大盤股的股性強,故其收益也高。不管你從事的職業是什麼,都應該學習金融邏輯、把控好金融投資。

在陳志武看來,金融對富人可能是錦上添花,對普通人來說則意義更為重大。

金融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窮人的抗災能力。另一方面同時有利於激發人們的創新能力,並縮小貧富之間發展機遇的差距。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金融市場健康發展、未受扭曲的前提下。

因此,如果你還不太瞭解金融,《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的意義顯而易見。

即使你學過金融、從事金融職業,甚至是金融監管者,那麼,你可能也只熟悉金融的技術性細節,不一定瞭解你所從事的職業的社會價值。

如果你錯過了房地產致富大潮,也不用過於責怪自己,而是花時間學習金融、掌握現代理財和致富模式。之後,你還可以創業。或者,你繼續自己喜歡的職業,得到月薪收入,但與此同時,利用金融投資給你財產性收入,使你睡覺的時候也能賺錢。

並且寫一本這樣的書,這門課會避免抽象的理論和數學模型,而是以通俗語言講解金融的邏輯,既講到主要金融市場和一些操作性知識與技巧,又談到金融的社會價值,尤其是為什麼金融是個人自由、婦女解放的基礎。

於是,《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由此而生,在這門為期一年的課程中,陳志武概括了過去三十餘年裡他對金融的學習與研究認知,並重點回答了幾個問題:

第一, 金融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第二, 金融能幫你做什麼?如何幫你致福,並解決未來生老病死方方面面的風險?

第三, 在金融市場出現之前,傳統社會靠什麼完成金融工具要做的事?如何從金融角度解讀傳統習俗、文化,包括婚姻、家庭以及儒家等文化的演變邏輯?

第四, 你要創業,或者要把公司做大做強,如何利用金融市場實現你的夢想、確立最優商業模式?

第五, 為什麼各國金融發展狀況千差萬別?金融發展好與壞、多與少,到底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什麼影響?在中國經濟處於交叉路口之際,到底該“脫虛向實”,還是“脫實向虛”?

簡單看下陳志武對這些問題的闡釋:

很多人如此努力還這麼窮的原因是在於:沒有投資收入。

陳志武在課程中講到,在沒有金融市場的傳統社會裡,財富是一個狹義的東西,是過去剩餘收入的累積。當我們說“張三很富有”,意思是他過去賺了很多錢,沒有花完留下來了,這是過去收入的概念。

但是,如今有了金融市場之後,財富不再只是過去剩餘收入的累積,更重要的是包括了未來收入的貼現值。也就是說,今天說到的財富是過去收入和未來預期收入之和。

※他們是怎樣實現財富自由的?※

每年《福布斯》雜誌會定期發佈全球富豪榜,位列榜單的富豪們的身價都讓人覺得高不可及。

王健林身價2000多億、馬化騰1000多億,等等,我知道這些都是天文數字,是過去的中國人難以想像到的數量級。

是否也想窺探他們獲得財富的秘密?

誠然,他們的財富不是過去賺到的收入累計的結果,而是他們持有的公司股權的價格,這些股價是市場對他們公司未來收入的貼現估值結果。其中,“對未來收入貼現”指的是未來的錢跟今天的錢不完全相同,5年後的1塊錢折算到今天應該少於1塊錢,等等,按照這個思路對未來各種收入預期進行轉換,換成相當於今天的價值。

當然,貼現值是否能真正成為今天的資本,取決於這些公司股權是不是已經上市交易。只有通過資本市場才能把折算的結果變現成今天的錢,既可以花,也可以再投資。既然未來收入能以這種方式變成今天的財富,那麼,財富量當然就多了,因為未來幾乎是無限的!

可是,也正因為未來是無限的,提供太多想像空間,金融泡沫、財富泡沫就難以避免,金融危機和由此引發的經濟危機會時有發生。所以瞭解金融背後的邏輯、掌握資本市場的規律、正確利用金融規避風險非常關鍵。

那麼這些成功企業家們是如何瞭解金融邏輯,正確利用金融來實現財務自由的?

聽聽沈南鵬、徐小平、潘石屹怎麼說?

潘石屹、 徐小平、沈南鵬推薦

※其實金融對普通人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會問:“上面說到的馬化騰、王健林、沈南鵬、潘石屹等都是靠創業而成為億萬富翁的,金融對他們當然有用。可是,我今後不會去創業。那金融對我有什麼用呢?”

對於工薪階層,不僅要有資產、要有金融投資,而且運營好自己的投資,其重要性不言自明。比如上文中的小張,假如他能有投資意識,10年前在北京購房,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套出錢去投資,購買理財產品,也許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陳志武舉過一個經典的例子,如果以1925年底作為起點、2014年底作為終點,假定當初你有一萬美元做投資,而且每年利息和分紅都重新投入同樣的金融產品,那麼,這89年裡,如果一直把錢投在短期美國國債裡,到2014年底就成了21萬美元;如果投資的是美國大公司股票,你今天就有5316萬美元,而如果一直投資小公司股票亦即小盤股,最終你會有2億7千4百19萬美元!

所以,不同的投資安排,收益千差萬別,風險和其它指標也大為不同。小盤股比大盤股的股性強,故其收益也高。不管你從事的職業是什麼,都應該學習金融邏輯、把控好金融投資。

在陳志武看來,金融對富人可能是錦上添花,對普通人來說則意義更為重大。

金融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窮人的抗災能力。另一方面同時有利於激發人們的創新能力,並縮小貧富之間發展機遇的差距。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金融市場健康發展、未受扭曲的前提下。

因此,如果你還不太瞭解金融,《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的意義顯而易見。

即使你學過金融、從事金融職業,甚至是金融監管者,那麼,你可能也只熟悉金融的技術性細節,不一定瞭解你所從事的職業的社會價值。

如果你錯過了房地產致富大潮,也不用過於責怪自己,而是花時間學習金融、掌握現代理財和致富模式。之後,你還可以創業。或者,你繼續自己喜歡的職業,得到月薪收入,但與此同時,利用金融投資給你財產性收入,使你睡覺的時候也能賺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