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醫療器械行業爆發前夜,公司和資本在做什麼?

從國內市場來看, 國產醫療器械具有低占比、高增速、潛力大等特質, 而高端市場卻一直是一塊“心病”。 由於核心技術缺乏, 難以擺脫進口核心零部件來進行組裝的尷尬。

同時需求端, 醫院方面對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態度並不太認可。

近期, CFDA連發四份徵求意見檔意在通過政策引導, 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 5月11日, 政策發佈《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改革臨床試驗管理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週期管理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3份徵求意見稿。

5月12日, CFDA又發佈了《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保護創新者權益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 此次連發的4份徵求意見稿從審評審評、臨床試驗、全生命週期管理以及創新者權益4個方面入手,

期望通過政策引導, 鼓勵藥品醫療器械的創新。

隨著鼓勵政策的頻現, 雖然進入方式和細分領域各有不同, 資本已開始大量湧入醫療領域。

融資方的目標各異

東軟醫療在進行第二次創業, 東軟醫療CEO武少傑在5月14日第三屆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大會上表示。

2014年東軟醫療從集團分離, 其後引進了戰略投資、鴻毅、高盛等。 2015年, 正式成立了新的東軟醫療。 東軟醫療現在也給自己一個重新的定位, 規劃了自己的五大發展戰略, 實際上也規劃了自己的IPO道路。

東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 也是1996年中國第一個在A股上市的軟體公司。 東軟醫療曾是東軟集團的一個事業部。 之後, 獨立分離。

“東軟醫療實際上是起源於東軟的教授, ”武少傑介紹稱東北大學的一批教授在1998年開發出了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一台CT機, 首次打破了國際壟斷, 實現了產權化。

關於新的東軟醫療, 據武少傑透露, 未來會將軟體和硬體結合, 作出非常強大的解決方案。 “東軟醫療現階段在資本助力下屬于高速發展的階段。 在過程中我們希望與各位投資人有更為密切的合作, 一方面我們需要資本的助力, 另一方面, 我們也在尋求去投資並購一些和我們企業相關的上下游, 或者是橫向相關的企業。 ”

與東軟醫療融資來進行創業發展不同, 和佳醫療更加關注形成生態鏈和生態迴圈來提升企業自身估值和促進自身發展。 而作為產業鏈構建的關鍵一環,

智慧醫院的整體建設方案開展則通過融資手段的運用來形成切入點, 將產品切入下游醫院。

和佳醫療創始人郝鎮熙表示, 和佳醫療智慧醫院整體建設方案宗旨在為醫院提供基礎設施工程建設, 重點學科規劃與建設、遠端醫療服務建設, 同時提供金融平臺和醫療供應鏈平臺支撐。

據郝鎮熙介紹, 通過融資建設最後交付的方式是把整體醫院建設好以後交給當地政府來運營, 回收是採用醫院每個月的固定還款來作為主要的金額。 “同時會收3%-5%的資金, 醫院的收費是4%到5%, 中間還有一定的差異, 和佳醫療做這樣的事情好像要虧, 但是這是生態鏈的奇妙之處, 因為我們的利潤在於拿到整體醫院的建設專案之後,

所有的和佳的主營產品全部可以打包進入到這個醫院, 我們的主流設備、醫療設備、醫療服務避開了紅海行業的慘烈廝殺, 遠遠不是我們3%投資和回收所能帶來的收益。 ”

“當然, 如果整體醫院包括專案的日常收入不足以來償還投資的時候, 我們還有一種方式。 ”據郝鎮熙介紹, 以前和佳會採用一種方式, 經常院方和政府方投資方式是4%和5%, 現在不談了。 “醫院的整體建設, 主營收入不足以覆蓋我們7到8年的還款期, 我們可以無期的來做, 我們要有醫院7到8年的耗材配送期, 通過配送實現收益。 我相信我們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護城河。 這是我們第一個跟主營業務相關的閉環, 在這個閉環當中各個子板塊也是相互補充。 ”

此外,記者也觀察到,除利用資本手段進行企業擴張融資和完善其收入鏈條外,器械上市企業還通過定增籌建醫療中心,後續又因收購下游醫院從而通過變更此前配套資金用途來進行擴張。

4月26日,此前轉型伽馬刀的星河生物便發佈公告,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四川友誼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友誼醫院”)75%股權,對應股權的交易金額為9.75億元。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資金來源於將收購瑪西普時募集的配套資金6億元變更用途,剩餘為自籌資金。對於配套資金用途的變更,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是出於公司的長遠發展考慮。原投資專案“立體定向放射外科設備綜合供應商專案”主要獲得的是一次性收益,而轉投本次收購公司將分享友誼醫院的長期收益。

資本方的關注點

參與2015年星河生物收購瑪西普時定增,一位當時公司所引入的深圳前海國華騰達醫療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合夥人告訴經濟觀察報,如何選擇醫療企業投資,主要大的框架是看整個市場容量,市場容量有多大,再看它在行業裡的競爭力。再細化到一個小領域看它具體的產品、市場、利潤增速怎樣。

“星河有幾個大點,首先最近整個經濟處於調整期,選擇醫療是因為這是一個抗週期的行業,其二醫療器械估值都很高,其三上市公司領域專注做腫瘤放療領域星河是一個比較好的標的,還有新華醫療,但是沒有星河做的這麼專注。而且星河市值比較小,有比較大的市值拓展空間。”

該合夥人表示,比如過去醫療領域的有一些定增都跌破發行價。大部分是因為買時估值過高,而且在他們持有的過程中,業績確實在下滑。作為投資人,應該去買業績增長的企業而不是下滑的企業。因為投資者是有鎖定期的,業績如果往下走,這個投資就不好。

國藥資本董事總經理鄒敏表示,近些年資本對於醫療器械行業的關注有幾大背景。據鄒敏透露,根據2030年的規劃,我們稱之為衛生總費用也好,大健康產業也好,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

這個意味著什麼?鄒敏分析稱,2015年,該數字為4萬億,如果2020年超過8萬億,就意味著我們增速將不低於14.5%。

鄒敏判斷,衛生總費用由三大因素構成,藥品、器械和服務。我們在過去這麼多年已經看到,藥品這塊我們從藥品的發展,到追求品質、服務,藥品的增速,從原來百分之二十多,到現在的百分之十出頭,我們判斷藥品的占比呈現下降的態勢。而醫療器械在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占比呈現穩中略升的態勢。而產業的趨勢有三個方向:即行業向平臺化發展、業務由製造向服務延伸、產品則向創新科技內涵發展。

平臺化方面,由於器械領域細分品類很多,互相之間如果想要跨越,在技術上有一定難度。鄒敏觀察到,不管是國內、外優秀的領先者都是通過資本的方式,並購整合來增加產品線的品類,所以平臺化的發展方向是被海內外論證的趨勢。

再則就是從製造向服務延伸,製造企業向服務延伸的時候,特別是按照一個治療類別來進行延伸。具體而言,鄒敏關注的常規耗材到高端耗材,從IVD的深化到蓬勃發展的分子診斷,更多應用在基因測序。同時還有分子診療,特別是POCT帶來的機遇,另外包括外包服務,比如設備的維修、洗滌、消毒這些領域都是值得介入的方向。

一位華領集團醫療行業領域投資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資本當然可以助推器械規模的提升,中國的資本更注重器械企業的規模,器械領域創新的根本不在資本,而在於時間,而中國資本的耐心有限。她認為平臺化將是趨勢,下游則要注重管道整合。

“不同的醫院裝不同的科室,所以我們先要收一個醫療管理平臺,而醫院要因地制宜。”該負責人表示,在挑選專案時,更看重該專案的未來應用場景,例如POCT類項目可以在未來的社區醫院使用,醫院醫療系統與病患CRM系統的對接等等,一定要有大規模的應用場景。

一位華東私募機構人士表示,看毛利率比較高的行業,如血透之類毛利率能達到90%,而移動穿戴這種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坑,增長率也就在30%。

(原標題:醫療器械行業爆發前夜,公司和資本在做什麼?)

【聲明】:本文由醫維線上整理發佈,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醫維線上立場

此外,記者也觀察到,除利用資本手段進行企業擴張融資和完善其收入鏈條外,器械上市企業還通過定增籌建醫療中心,後續又因收購下游醫院從而通過變更此前配套資金用途來進行擴張。

4月26日,此前轉型伽馬刀的星河生物便發佈公告,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四川友誼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友誼醫院”)75%股權,對應股權的交易金額為9.75億元。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資金來源於將收購瑪西普時募集的配套資金6億元變更用途,剩餘為自籌資金。對於配套資金用途的變更,公司相關人士表示是出於公司的長遠發展考慮。原投資專案“立體定向放射外科設備綜合供應商專案”主要獲得的是一次性收益,而轉投本次收購公司將分享友誼醫院的長期收益。

資本方的關注點

參與2015年星河生物收購瑪西普時定增,一位當時公司所引入的深圳前海國華騰達醫療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合夥人告訴經濟觀察報,如何選擇醫療企業投資,主要大的框架是看整個市場容量,市場容量有多大,再看它在行業裡的競爭力。再細化到一個小領域看它具體的產品、市場、利潤增速怎樣。

“星河有幾個大點,首先最近整個經濟處於調整期,選擇醫療是因為這是一個抗週期的行業,其二醫療器械估值都很高,其三上市公司領域專注做腫瘤放療領域星河是一個比較好的標的,還有新華醫療,但是沒有星河做的這麼專注。而且星河市值比較小,有比較大的市值拓展空間。”

該合夥人表示,比如過去醫療領域的有一些定增都跌破發行價。大部分是因為買時估值過高,而且在他們持有的過程中,業績確實在下滑。作為投資人,應該去買業績增長的企業而不是下滑的企業。因為投資者是有鎖定期的,業績如果往下走,這個投資就不好。

國藥資本董事總經理鄒敏表示,近些年資本對於醫療器械行業的關注有幾大背景。據鄒敏透露,根據2030年的規劃,我們稱之為衛生總費用也好,大健康產業也好,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

這個意味著什麼?鄒敏分析稱,2015年,該數字為4萬億,如果2020年超過8萬億,就意味著我們增速將不低於14.5%。

鄒敏判斷,衛生總費用由三大因素構成,藥品、器械和服務。我們在過去這麼多年已經看到,藥品這塊我們從藥品的發展,到追求品質、服務,藥品的增速,從原來百分之二十多,到現在的百分之十出頭,我們判斷藥品的占比呈現下降的態勢。而醫療器械在整個醫療健康產業的占比呈現穩中略升的態勢。而產業的趨勢有三個方向:即行業向平臺化發展、業務由製造向服務延伸、產品則向創新科技內涵發展。

平臺化方面,由於器械領域細分品類很多,互相之間如果想要跨越,在技術上有一定難度。鄒敏觀察到,不管是國內、外優秀的領先者都是通過資本的方式,並購整合來增加產品線的品類,所以平臺化的發展方向是被海內外論證的趨勢。

再則就是從製造向服務延伸,製造企業向服務延伸的時候,特別是按照一個治療類別來進行延伸。具體而言,鄒敏關注的常規耗材到高端耗材,從IVD的深化到蓬勃發展的分子診斷,更多應用在基因測序。同時還有分子診療,特別是POCT帶來的機遇,另外包括外包服務,比如設備的維修、洗滌、消毒這些領域都是值得介入的方向。

一位華領集團醫療行業領域投資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資本當然可以助推器械規模的提升,中國的資本更注重器械企業的規模,器械領域創新的根本不在資本,而在於時間,而中國資本的耐心有限。她認為平臺化將是趨勢,下游則要注重管道整合。

“不同的醫院裝不同的科室,所以我們先要收一個醫療管理平臺,而醫院要因地制宜。”該負責人表示,在挑選專案時,更看重該專案的未來應用場景,例如POCT類項目可以在未來的社區醫院使用,醫院醫療系統與病患CRM系統的對接等等,一定要有大規模的應用場景。

一位華東私募機構人士表示,看毛利率比較高的行業,如血透之類毛利率能達到90%,而移動穿戴這種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坑,增長率也就在30%。

(原標題:醫療器械行業爆發前夜,公司和資本在做什麼?)

【聲明】:本文由醫維線上整理發佈,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醫維線上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