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電視劇大戰“得九千歲者得天下”?“九千歲”是誰?

提示:點擊上方"新民晚報"↑免費訂閱

最近, 電視業界出現了一個新詞——“九千歲”。 所謂“九千歲”, 其實就是由90後、00後組成的年輕觀眾。 當前, 電視劇大戰格局已從過去的“得大媽者得天下”, 一下變成了“得九千歲者得天下”, 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喜是憂, 近來業界議論紛紛。

01

層出不窮怪現象

“九千歲”成長于互聯網時代, 大多接觸過網路遊戲和網路小說, 於是, 迎合“九千歲”的觀賞喜好, 玄幻、仙幻、魔幻、虛幻等劇應運而生, 風靡一時。

《古劍奇譚》《花千骨》《青雲志》《九州天空城》《幻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接連問世, 《擇天記》《海上牧雲記》《莽荒紀》等蓄勢待發。

為了迎合“九千歲”, 不少影視製作公司不惜出高價購買網路熱門IP、並請網路關注度高、粉絲量龐大的“小鮮肉”明星來擔綱主演。

但問題是, 這種盲目迎合並沒有出現收視、口碑齊飛的螢屏佳作, 卻導致欣賞品位走低、“小鮮肉”片酬飛漲、“倒模表演”“摳像合成”“替身演戲”等怪現象層出不窮。

近日, 電視劇《手機》《人活一句話》的編劇宋方金因《臥底橫店, 帶回一線實錄》一文爆紅網路, 這篇涉及行業內“濫用替身”“天價片酬”等現象的文章, 再次刷新外界對影視劇製作、表演的認知底線。

昨天, 宋方金和同為職業編劇、寫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史航在思南讀書會進行了一場名為《影視行業究竟怎麼了》的對談, 炮轟行業亂象。

“小鮮肉”與“奶油小生”

宋方金把唐國強比喻成第一代“小鮮肉”, 唐國強曾為了扭轉“奶油小生”的形象, 在鏡頭前吃過蛇。 現在的“小鮮肉”只有顏值, 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奶油小生”演技過硬, 但現在的“小鮮肉”演戲基本靠摳像, 史航說:“摳像劇等於人妖。 ”

聯想到現實生活的審美危害, 宋方金說:“摳像劇、玄幻劇, 大IP劇, 審美的簡陋, 粗製濫造, 假冒偽劣, 原來我覺得這種危害至少十年和二十年後顯現出來,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組結婚照, 這就是看玄幻劇看多了, 看審美水準特別低的劇看多了, 才會拍這樣的結婚照。 ”

影視劇成“理財產品”

老戲骨也好, 小鮮肉也好, 其實都是粉絲經濟中的一環。 編劇蘭曉龍曾說過, 做商業可以追求利益的擴大化, 但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現在卻是處處追求最大化,沒有人把目光放到“賺第二次錢”的價值需求上。

史航透露,著名編劇高滿堂接受採訪公開說,現在跟張國立湊到一塊一說起來就哭。中國一線編劇,電影編劇是500萬左右一部,稅後。可是,上週一個排名第一的小鮮肉演員開出的價格是1.8億,製片方覺得太多了,還了1.3億,這個“小鮮肉”沒接,他低於1.8億稅後不接。製片方重新找了另外一個“小鮮肉”,這個排名前三,在1.5億以上。後來這個製片方找了另外一個前八的小鮮肉,最後以稅後7500萬成交。

這個資料意味著1.85億的要價實際上身價超過2億。從上周開始,中國“小鮮肉”演員正式進入2億時代。

中國目前沒有六億製作的任何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那就意味著,等於一個演員基本上拿走了一部戲一多半的製作費,且這不過是一個演員,兩個人拿走接近3億,怎麼拍戲?為了節約成本,所以大家看到了摳圖,《孤芳不自賞》主演和群眾演員不在一個畫面裡。

“現在中國的影視劇都是理財類產品。”史航不由歎道

02

利益驅使格局變

螢屏突然出現“九千歲”現象,一個重要原因是視頻網站的快速崛起。

原先,電視劇主要由各大電視臺購買,吸引廣告投入的方式主要是收視率,而大媽們正是電視機前最忠實的觀眾,由此出現了所謂“得大媽者得天下”的現象,婆媳劇、苦情戲、家庭倫理劇等一度紮堆湧現就是證明。

然而,活躍在網路上的90後、00後根本不喜歡這類劇,而這些年輕人眼下正是廣告投放的主力消費群,也是市場上最有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的目標人群。

隨著視頻網站的興起和“一劇兩星”政策對電視臺購買電視劇能力的削弱,網路版權費高於電視臺版權費的劇集屢見不鮮,如《如懿傳》的網路版權就賣出了單集900萬元,超過了兩家一線衛視的總和。

這使得網路對電視劇更具有話語權,利益驅使讓電視劇欣賞口味迅速年輕化,市場格局由此改變,婆媳劇、苦情戲、家庭倫理劇等大為降溫,玄幻、仙幻、魔幻、虛幻劇迅速走紅。

一劇兩星

即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該政策於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03

不必跪舔“九千歲”

著名導演鄭曉龍近日直言“玄幻劇”走不遠:虛無題材的作品,離現實主義越來越遠了。我們仔細想想就可以發現,以往在國際上得獎的片子都是非常現實主義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曾批評說,玄幻、仙幻、魔幻、虛幻等題材的電視劇被炒作得過熱,很多仙俠魔幻劇反映出製作人文化儲備不夠,創作態度不嚴肅。他明確指出,現實題材劇應在播出中占主導地位。可見,此類題材電視劇存在著政策調控的風險。

電視劇需要滿足年輕人的口味,但不能只是迎合,放棄引領。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電視劇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而去討好特定人群並不明智,他們呼籲電視劇應有文化自信,不必跪舔“九千歲”。

近年來佳作頻出的《琅琊榜》製片人侯鴻亮,在話及“九千歲”現象時提醒電視業,“不要讓眼前的東西遮住了藝術的真實”。

但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現在卻是處處追求最大化,沒有人把目光放到“賺第二次錢”的價值需求上。

史航透露,著名編劇高滿堂接受採訪公開說,現在跟張國立湊到一塊一說起來就哭。中國一線編劇,電影編劇是500萬左右一部,稅後。可是,上週一個排名第一的小鮮肉演員開出的價格是1.8億,製片方覺得太多了,還了1.3億,這個“小鮮肉”沒接,他低於1.8億稅後不接。製片方重新找了另外一個“小鮮肉”,這個排名前三,在1.5億以上。後來這個製片方找了另外一個前八的小鮮肉,最後以稅後7500萬成交。

這個資料意味著1.85億的要價實際上身價超過2億。從上周開始,中國“小鮮肉”演員正式進入2億時代。

中國目前沒有六億製作的任何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那就意味著,等於一個演員基本上拿走了一部戲一多半的製作費,且這不過是一個演員,兩個人拿走接近3億,怎麼拍戲?為了節約成本,所以大家看到了摳圖,《孤芳不自賞》主演和群眾演員不在一個畫面裡。

“現在中國的影視劇都是理財類產品。”史航不由歎道

02

利益驅使格局變

螢屏突然出現“九千歲”現象,一個重要原因是視頻網站的快速崛起。

原先,電視劇主要由各大電視臺購買,吸引廣告投入的方式主要是收視率,而大媽們正是電視機前最忠實的觀眾,由此出現了所謂“得大媽者得天下”的現象,婆媳劇、苦情戲、家庭倫理劇等一度紮堆湧現就是證明。

然而,活躍在網路上的90後、00後根本不喜歡這類劇,而這些年輕人眼下正是廣告投放的主力消費群,也是市場上最有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的目標人群。

隨著視頻網站的興起和“一劇兩星”政策對電視臺購買電視劇能力的削弱,網路版權費高於電視臺版權費的劇集屢見不鮮,如《如懿傳》的網路版權就賣出了單集900萬元,超過了兩家一線衛視的總和。

這使得網路對電視劇更具有話語權,利益驅使讓電視劇欣賞口味迅速年輕化,市場格局由此改變,婆媳劇、苦情戲、家庭倫理劇等大為降溫,玄幻、仙幻、魔幻、虛幻劇迅速走紅。

一劇兩星

即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該政策於2015年1月1日起實施。

03

不必跪舔“九千歲”

著名導演鄭曉龍近日直言“玄幻劇”走不遠:虛無題材的作品,離現實主義越來越遠了。我們仔細想想就可以發現,以往在國際上得獎的片子都是非常現實主義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李京盛曾批評說,玄幻、仙幻、魔幻、虛幻等題材的電視劇被炒作得過熱,很多仙俠魔幻劇反映出製作人文化儲備不夠,創作態度不嚴肅。他明確指出,現實題材劇應在播出中占主導地位。可見,此類題材電視劇存在著政策調控的風險。

電視劇需要滿足年輕人的口味,但不能只是迎合,放棄引領。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電視劇放棄自己的藝術追求而去討好特定人群並不明智,他們呼籲電視劇應有文化自信,不必跪舔“九千歲”。

近年來佳作頻出的《琅琊榜》製片人侯鴻亮,在話及“九千歲”現象時提醒電視業,“不要讓眼前的東西遮住了藝術的真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