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曾經的肉業巨頭,如今淪落至“圈地套補”,雨潤集團還剩什麼?

"雨潤集團在其創始人祝義才自2015年被監視居住後, 便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旗下上市公司雨潤食品連續兩年巨虧。 近期, 雨潤再次爆出遼寧20多個項目停產,

曾經的肉製品行業巨頭, 如今卻是狼狽不堪。 有人指責雨潤是圈地套利, 並非用心做實業, 也有人認為雨潤的敗局始於經營多元化。 "

近期, 雨潤集團再次爆出遼寧20多個項目停產, 個別在建項目已經停止。 曾經與雙匯並稱中國肉製品市場兩大巨頭的雨潤集團, 如今卻在困在經營不善的淒風苦雨中, 艱難度日。

據媒體實地探查, 雨潤除位於瀋陽的福潤肉類加工公司仍在正常生產之外, 公司在遼寧20多個的肉類加工專案基本停產。 不過, 這家唯一開工的工廠產能利用率也嚴重不足, 工廠年設計生產能力300萬頭, 而目前每天屠宰生豬八九百頭, 年化計算, 也僅能生產30萬頭左右, 不足設計能力的十分之一。

曾經的肉製品行業巨頭, 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 有人指責雨潤是圈地套利, 並非用心做實業, 政府不補貼就做不下去了。 也有人認為雨潤的敗局始於經營多元化, 規模擴張過快。 導致持續盈利能力不強, 從而資金鏈斷裂。 或許, 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非理性擴張

雨潤集團靠並購起家, 憑藉收購南京罐頭廠快速擴張業務, 不過, 也因為過度無序的擴張倒下, 可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1996年, 雨潤以零對價並購南京罐頭廠, 並無償獲得了生產用地、廠房與大量經驗豐富的技術與管理人員, 雨潤的擴張模式也由此開始。

1997 年, 公司收購了江蘇東海肉聯廠通過延伸上游產業鏈, 拉開了低成本擴張的序幕。 2003 年, 公司成功收購哈爾濱肉聯廠,

從而引進大眾肉聯品牌。

多次並購令雨潤迅速擴張, 並于2005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然而過去的經驗並不能指導未來的發展。

雨潤仿佛迷失在過去的成功之中, 不僅在肉製品行業展開並購, 還把觸角伸向了地產、旅遊和物流等產業。

2002年, 雨潤收購南京河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 正式進軍房地產。 2005年, 雨潤收購重組南京中央商場, 進一步探索文化商業綜合體模式。

如果說上游養殖及物流的建設, 是屬於肉製品產業鏈的整合, 那麼進軍房地產, 則與原來的行業並無關聯。

一般而言, 採取多元化經營的企業, 均是考慮到戰略性資源可以共用, 比從事單一行業具有更多的優勢, 如技術、資源、品牌與人才的共用。

事物總有兩面性,

多元化經營也有弊端。 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 抽出資金發展新產業, 原本的主營業務則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 此外, 多元化經營也容易造成公司主次發展目標不明, 導致發展方向混亂, 並在管理上帶來混亂。

雨潤的多元化經營並未取得成功, 自2010年開始, 雨潤旗下地產、旅遊、物流等業務便頻頻爆出危機。 在海南, 計畫總投資35億元的旅遊度假區, 早已處於停工狀態。

事實上, 雨潤的多元化擴張一直依賴主業輸血, 而肉製品業務很多利潤又直接來源於政府補貼。 而產業擴張初期, 地方政府為了扶持農產品加工廠, 會在政策及補貼方面提供優惠。 一旦停止政府停止輸血, 多元化的經營便難以持續。

圈地套利

除了多元化擴張,

雨潤集團享受政府補貼, 低價買土地和國資也頗具爭議。 如果說雨潤的多元化擴張是非理性的, 那麼在肉製品行業的擴張, 則是為了攫取實實在在的利潤。

事實上, 雨潤為肉製品巨頭, 許諾大量投資三四線地區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而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 低價提供大量土地、打折出售國有資產, 另外提供大量補貼。

以雨潤2011年在遼寧黑山縣的投資為例。 雨潤向黑山縣政府購買土地, 縣政府受到土地款10日後, 以財政補貼的方式獎勵給雨潤。 同時, 政府將協助雨潤向上爭取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4000萬元, 協助新工廠落實5000萬元貸款的財政貼息資金。

根據雙方協定顯示, 此專案共占地194畝, 也就是說, 雨潤一分錢沒花, 就獲得了194畝土地使用權, 後續經營也將收穫政府巨額補貼。

據媒體統計,雨潤在遼寧十餘個城市陸續投資近30個肉類製品以及橫縱向延伸項目。總計占地約7000畝,計畫總投資250億元左右。

實際上,雨潤對獲取政府補貼並不避諱,在上市公司財報中,雨潤也將“政府補貼和負面商譽收入”列為重要的利潤來源。

商譽是並購過程中高於市場公允價值的部分,相反,負面商譽便是低於市場公允價值的部分。也就是說,雨潤從政府手中購買國有企業,到手後重新按照市場公允價值評估,然後把增值部分作為利潤入帳。

在發展的初期,利用政府的補貼款和負面商譽有助於雨潤迅速發展壯大。然而,雨潤卻將其當成了常規的盈利模式。

然而,擴張的速度過於迅速,同時也因為多元化經營佔用資金,雨潤在各地的項目往往進展緩慢,因而補貼模式也難以為繼。

隨著2015年3月,雨潤創始人祝義才被紀委帶走監視居住,偌大的集團陷入分崩離析。如今,遼寧20多專案的停止建設,說明雨潤的主業肉製品行業也只是勉強維持生計。龐大的集團已然倒下,旗下上市公司雨潤食品也僅有19.87億的市值。

或許雨潤留下的,更多的是對後人的警示。多元化擴張不能不著邊際,應該建立在充分利用公司自身資源的基礎上,而不是羡慕哪個行業掙錢就立馬進入。政府的補貼雖然有助於公司發展,卻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尋找到穩定有效的盈利模式,建立自身競爭力的護城河。

後續經營也將收穫政府巨額補貼。

據媒體統計,雨潤在遼寧十餘個城市陸續投資近30個肉類製品以及橫縱向延伸項目。總計占地約7000畝,計畫總投資250億元左右。

實際上,雨潤對獲取政府補貼並不避諱,在上市公司財報中,雨潤也將“政府補貼和負面商譽收入”列為重要的利潤來源。

商譽是並購過程中高於市場公允價值的部分,相反,負面商譽便是低於市場公允價值的部分。也就是說,雨潤從政府手中購買國有企業,到手後重新按照市場公允價值評估,然後把增值部分作為利潤入帳。

在發展的初期,利用政府的補貼款和負面商譽有助於雨潤迅速發展壯大。然而,雨潤卻將其當成了常規的盈利模式。

然而,擴張的速度過於迅速,同時也因為多元化經營佔用資金,雨潤在各地的項目往往進展緩慢,因而補貼模式也難以為繼。

隨著2015年3月,雨潤創始人祝義才被紀委帶走監視居住,偌大的集團陷入分崩離析。如今,遼寧20多專案的停止建設,說明雨潤的主業肉製品行業也只是勉強維持生計。龐大的集團已然倒下,旗下上市公司雨潤食品也僅有19.87億的市值。

或許雨潤留下的,更多的是對後人的警示。多元化擴張不能不著邊際,應該建立在充分利用公司自身資源的基礎上,而不是羡慕哪個行業掙錢就立馬進入。政府的補貼雖然有助於公司發展,卻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尋找到穩定有效的盈利模式,建立自身競爭力的護城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