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何伊凡:如何找到最好的問題

何伊凡先生

怪物史萊克有句名言:洋蔥有層次, 妖怪也有層次, 萬事萬物都有層次。

臺灣著名編劇、導演、小說家許榮哲先生非常喜歡這句話,

他覺得, 如果不能看出層次, 史萊克永遠只是一隻醜不拉幾的怪物, 如果能看出層次, 那麼怪物就有很多種可能:一個值得信任的好朋友、值得相守一輩子的好情人……

很少有人不喜歡層次感。 故事一層一層展開, 就能看到一層又一層不一樣的風景。

最近讀了愛爾蘭作家凱特·湯普森所著的《尋找時間的人》, 作者就是靠一個層次豐富的故事獲得了十二項國際大獎, 看一下封底短短幾句介紹就知道了:

一樁多年前的家族隱私引起了吉吉的好奇心,

但留給少年探尋的時間並不多,

因為時間似乎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從我們的世界流出,

於是為了滿足媽媽的心願,

也為了弄清困擾自己家族的秘密,

吉吉在安妮的帶領下來到了永恆之地,

和一個出色的小提琴手, 一隻受傷的狗,

一起踏上了只屬於他的奇幻旅程。

你瞧, 每一句話都是洋蔥的一層。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都去哪了?”的故事, 怎樣的家族隱私?為什麼時間的速度會不可思議?媽媽的心願是什麼?狗怎麼受的傷?以及什麼是永恆之地?

一部好電影, 一本好小說, 一首好音樂, 都具備層次感。

▲電影《摔跤吧!爸爸》

如果女兒們一開始就認同爸爸對他們虐待式訓練, 如果爸爸對女兒的指導, 始終堅持“進攻”, 而不是在“進攻”、“防守”和“隨心所欲”之間切換, 《摔跤吧!爸爸》就只是一部爆米花大片。

段位元越高的企業家, 層次感越豐富。

如果不能看出層次, 馬雲永遠只是一個雄辯滔滔、高瞻遠矚的戰略家。 如果能看出層次, 他就是一個有自卑, 有恐懼, 有不願碰觸的往事, 在情和理之間也會有猶豫的人。

如果不能看出層次, 埃隆·馬斯克永遠只是一個擁有破釜沉舟勇氣的冒險家, 瘋狂的連續創業者。 如果能看出層次, 他還是一個從小就分不清幻想和現實,

喜歡和人打賭(賭注總是1美元), 不擅社交卻享受在聚光燈之下的人。

▲埃隆·馬斯克

有一次, 我和好朋友, 也是合夥人楊鑠今老師、西姐在舟山坐船, 海面一陣下雨, 一陣颳風, 快靠岸時, 晴空萬里, 好像天氣一直如此, 而西姐已經吐的滿地找牙。 楊老師有句話很有意思:你說下雨是真的,

颳風是真的, 還是現在一波不起是真的?在那一秒鐘, 都是真的。

這就是萬事萬物的層次, 每一層, 都是真的, 就算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會戴著面具生活, 面具也是一層面皮, 並非身外之物。

判斷一個財經作品好不好, 也主要看層次。 那麼, 怎樣才能剝洋蔥?

最實用方法就是提對問題。 面對商業世界的不確定性, 好問題比好答案更重要, 用關鍵提問來識別謬誤和操縱, 將用戶引導出迷宮。

偉大思想家喜歡用對話方式, 在交鋒中逼近自己與提問者的靈魂。

《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和對話。 所謂“有教無類”, 他對話的物件, 沒有任何限制, 只要達到最基本的拜師求學的基本禮數, 都可以來交流。

蘇格拉底的名言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他認為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又要教授別人知識,要解決這個難題,就將自己定位為助產婆:人們早已懷“胎”,只是自己還不知道,他來幫助別人產生知識。他喜歡通過追根究底的提問方式,讓對話者發現自己思維中的漏洞。後人將這種提問方式總結為套路,也就是“蘇格拉式反詰法”。

我讀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訪談錄》,接受訪談的都是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風雲人物,如北島、阿城、李陀、陳丹青、陳平原、崔健等,問的好,答的也妙,八十年代畫卷通過一個個截面緩緩展開,視野廣闊而不空疏。

看這一段與阿城的訪談:

查建英:那你說說,臺灣的七十年代,和你那個知青的七十年代,比較起來感覺怎麼樣?

阿城:臺灣的七十年代呢,比較感性。大陸的七十年代呢,就我接觸到的,比較理性。因為我們在大陸碰到安身立命的急迫的東西,你在這個地方怎麼安身立命。雖然臺灣處在戒嚴時期,比較起來,臺灣還是有活動的自由。有自由,又是很多人的青春期,更多的是感性的東西,所以他們回憶起來更多的是感歎。

查建英:嗯,不過,我想中年人回頭看青春期,多少都有點這種感歎吧。先是純情時代,後來就有了挫折有了城府,油滑了,感情也不太純粹了,你能說這是臺灣的特殊現象嗎?還是一個生理現象?

與阿城的談話,實際沿著“知識結構”與“焦慮”這兩個主題漸次剝洋蔥,把八十年代放到百年中國這樣一個更大的歷史視野中去描述。查建英是個很會掌握節奏的“話托兒”,才能將話題展開。

優秀的企業家在管理中都是好的提問者,他們從不輕易給出答案。王陽明說,殺人須就咽喉上著刀,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好的提問,也需要找到咽喉和心髓。

▲周鴻禕

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雖然強勢,但在高管會議上很少直接給結論,往往會從各種角度追問。例如行政部要組織週末去昌平採摘,需要他審批,他不會說行還是不行,而是先問為什麼去昌平而不是平谷?為什麼是採摘而不是其他項目?為什麼是這週末而不是下週末?

這只是個虛擬場景,對於真正的專案,他判斷是否靠譜的思考邏輯也大體如此。負向的理解,老周刨根問底兒太苛刻,正向的理解,老周是在用提問方式逼著管理層成長。

總之,跟著這樣的老闆混,壓力很大。

提問是個好習慣,一個人是否能剝開洋蔥,主要看能否提對問題,然後沿著這個問題思考。

王陽明曾說,一天不管有事沒事,都要問自己一句:必有事焉。也就是說,必定會發生什麼事吧?

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也說,兩個管理者見面,至少可以問一下:“What now?”這是很口語的用法,大意是“接下來怎麼辦呢?”施瓦辛格在電影中打倒身邊的反派,也會問這樣一句。

毀掉思考能力最粗暴的方式就是從不提問,即不問別人,也不問自己的內心。萬事萬物皆有層次,但這樣的人,把身邊的洋蔥,黏成了一個個橄欖球。

偶爾,你也會遇到這樣的橄欖球,怎麼辦?

我是個職業“話托兒”,每年至少要訪談100位多位企業家,主持十幾場與商業相關的論壇。如何在提問中互動,洞察,推理,設計衝突,剔除偏見,切換主題,將裹的緊致而辛辣的洋蔥打開,是個技術活。

即使從未有訪談經驗的人也知道,要提出好問題,提前就要做詳細資料準備,可如何分解資料才是最有效的?

我自己常用工具是使用腦圖,先為受訪者建立一個坐標系,內部稱之為“十維圖”。

假設要採訪劉強東,在初級資料篩選階段,會將不同資訊填充進每一個細分項,這樣不難發現,細分項之間有所關聯,都是蛛網中的一環。例如一年內宏觀經濟資料一項,若藍領工人的薪資上漲幅度加快,就會影響到京東的成本結構。

第二步,會使用“六問移情圖”,類似表格在一些國際市場調研機構中也會使用,我將之作了改良。

所謂移情,也就是將自己置入受訪者位置,從對方角度來看環境,這樣才能對他所處的場,有一個自己勾勒的層次。

偶爾我會在牆上貼滿這樣的便簽:

這只是準備階段,尚未進入問題細化階段,以及現場調度階段。盒飯財經內部關於提問,一共設計了九個環節,也稱為九宮格問題模型,在此就不一一展開。

一年前“六一兒童節”,我正式離職,與朋友一起創業,過去一年中每天反復追問自己的問題都圍繞兩個字:用戶。用戶在哪裡?用戶需求是什麼?

後來我終於意識到自己提錯了問題,應該問的是:用哪種方式,才能更好滿足使用者需求?基於這種思考,“盒飯財經(ID:daxiongfan)”接下來將定位於“打破盒飯問到底”,反復追問,為最佳的商業問題找答案。我們會設計各種玩法,還會成立一個“捉問題小組”,將對商業世界剝洋蔥的遊戲玩透。

什麼是最好的問題?大體基於以下四個框架:

是什麼?(事實)

為什麼?(原因)

怎麼辦?(方案)

好不好?(價值判斷)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洋蔥,或者想做一個剝洋蔥的人,歡迎和我們一起來玩。可以發郵件到heyifan@dggroup.cndaxiongfan)”,約個時間,在後臺瘋狂留言也可。

作者丨何伊凡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蘇格拉底的名言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他認為自己本來沒有知識,而又要教授別人知識,要解決這個難題,就將自己定位為助產婆:人們早已懷“胎”,只是自己還不知道,他來幫助別人產生知識。他喜歡通過追根究底的提問方式,讓對話者發現自己思維中的漏洞。後人將這種提問方式總結為套路,也就是“蘇格拉式反詰法”。

我讀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訪談錄》,接受訪談的都是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風雲人物,如北島、阿城、李陀、陳丹青、陳平原、崔健等,問的好,答的也妙,八十年代畫卷通過一個個截面緩緩展開,視野廣闊而不空疏。

看這一段與阿城的訪談:

查建英:那你說說,臺灣的七十年代,和你那個知青的七十年代,比較起來感覺怎麼樣?

阿城:臺灣的七十年代呢,比較感性。大陸的七十年代呢,就我接觸到的,比較理性。因為我們在大陸碰到安身立命的急迫的東西,你在這個地方怎麼安身立命。雖然臺灣處在戒嚴時期,比較起來,臺灣還是有活動的自由。有自由,又是很多人的青春期,更多的是感性的東西,所以他們回憶起來更多的是感歎。

查建英:嗯,不過,我想中年人回頭看青春期,多少都有點這種感歎吧。先是純情時代,後來就有了挫折有了城府,油滑了,感情也不太純粹了,你能說這是臺灣的特殊現象嗎?還是一個生理現象?

與阿城的談話,實際沿著“知識結構”與“焦慮”這兩個主題漸次剝洋蔥,把八十年代放到百年中國這樣一個更大的歷史視野中去描述。查建英是個很會掌握節奏的“話托兒”,才能將話題展開。

優秀的企業家在管理中都是好的提問者,他們從不輕易給出答案。王陽明說,殺人須就咽喉上著刀,為學當從心髓入微處用力,好的提問,也需要找到咽喉和心髓。

▲周鴻禕

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雖然強勢,但在高管會議上很少直接給結論,往往會從各種角度追問。例如行政部要組織週末去昌平採摘,需要他審批,他不會說行還是不行,而是先問為什麼去昌平而不是平谷?為什麼是採摘而不是其他項目?為什麼是這週末而不是下週末?

這只是個虛擬場景,對於真正的專案,他判斷是否靠譜的思考邏輯也大體如此。負向的理解,老周刨根問底兒太苛刻,正向的理解,老周是在用提問方式逼著管理層成長。

總之,跟著這樣的老闆混,壓力很大。

提問是個好習慣,一個人是否能剝開洋蔥,主要看能否提對問題,然後沿著這個問題思考。

王陽明曾說,一天不管有事沒事,都要問自己一句:必有事焉。也就是說,必定會發生什麼事吧?

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也說,兩個管理者見面,至少可以問一下:“What now?”這是很口語的用法,大意是“接下來怎麼辦呢?”施瓦辛格在電影中打倒身邊的反派,也會問這樣一句。

毀掉思考能力最粗暴的方式就是從不提問,即不問別人,也不問自己的內心。萬事萬物皆有層次,但這樣的人,把身邊的洋蔥,黏成了一個個橄欖球。

偶爾,你也會遇到這樣的橄欖球,怎麼辦?

我是個職業“話托兒”,每年至少要訪談100位多位企業家,主持十幾場與商業相關的論壇。如何在提問中互動,洞察,推理,設計衝突,剔除偏見,切換主題,將裹的緊致而辛辣的洋蔥打開,是個技術活。

即使從未有訪談經驗的人也知道,要提出好問題,提前就要做詳細資料準備,可如何分解資料才是最有效的?

我自己常用工具是使用腦圖,先為受訪者建立一個坐標系,內部稱之為“十維圖”。

假設要採訪劉強東,在初級資料篩選階段,會將不同資訊填充進每一個細分項,這樣不難發現,細分項之間有所關聯,都是蛛網中的一環。例如一年內宏觀經濟資料一項,若藍領工人的薪資上漲幅度加快,就會影響到京東的成本結構。

第二步,會使用“六問移情圖”,類似表格在一些國際市場調研機構中也會使用,我將之作了改良。

所謂移情,也就是將自己置入受訪者位置,從對方角度來看環境,這樣才能對他所處的場,有一個自己勾勒的層次。

偶爾我會在牆上貼滿這樣的便簽:

這只是準備階段,尚未進入問題細化階段,以及現場調度階段。盒飯財經內部關於提問,一共設計了九個環節,也稱為九宮格問題模型,在此就不一一展開。

一年前“六一兒童節”,我正式離職,與朋友一起創業,過去一年中每天反復追問自己的問題都圍繞兩個字:用戶。用戶在哪裡?用戶需求是什麼?

後來我終於意識到自己提錯了問題,應該問的是:用哪種方式,才能更好滿足使用者需求?基於這種思考,“盒飯財經(ID:daxiongfan)”接下來將定位於“打破盒飯問到底”,反復追問,為最佳的商業問題找答案。我們會設計各種玩法,還會成立一個“捉問題小組”,將對商業世界剝洋蔥的遊戲玩透。

什麼是最好的問題?大體基於以下四個框架:

是什麼?(事實)

為什麼?(原因)

怎麼辦?(方案)

好不好?(價值判斷)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洋蔥,或者想做一個剝洋蔥的人,歡迎和我們一起來玩。可以發郵件到heyifan@dggroup.cndaxiongfan)”,約個時間,在後臺瘋狂留言也可。

作者丨何伊凡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